精细化设计施工在堆场桩基工程中的实践

2021-08-25 05:23侯建飞
港工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堆场标高分区

侯建飞,庞 然

(1.天津津港建设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2.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220)

引言

天津港新建的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内采用双悬臂ARMG 进行堆取箱作业。ARMG 对轨道平整度、顺直度要求很高,轨道基础的沉降差标准需控制在0.1 %以内;因堆场堆箱层数较高(6层)及自动化装卸定位精度的需要,箱角梁允许的沉降量也非常小。设计阶段经过详细计算分析,拟定在轨道梁及箱角梁下均采用桩基础,且顶标高保持一致,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本工程规模大、工期紧,堆场区的桩基超过1万根,桩基的施工成为制约项目施工工期、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施工前期通过试验施工对桩型、桩径等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分析、论证,并针对以往预制桩施工中存在的桩长控制不精细的问题,采用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模式,施工过程中分成若干施工小区对桩长逐区进行分析、论证,精准控制打设深度及截桩长度,降低了桩基造价,实现了桩基工程的精细化设计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1 试验施工确定桩型、桩径

场地地勘资料显示,场地表层为较厚杂填土,杂填土厚度一般为2.20 m~7.00 m,呈杂色,松散状态,成分复杂,主要由原临时堆场结构层、砖块、大块混凝土碎石、粉煤灰渣及废土组成。杂填土以下为淤泥质粘土、粘土、粉质粘土及粉土等土层。桩基持力层可以考虑⑨1粘土层或⑨2粉土层,预估桩底标高在-25~-35 m 之间。

轨道梁及箱角梁下的桩基础可以采用PHC 桩或者灌注桩。从成桩难度来看,由于杂填土的存在,采用钻孔灌注桩成桩更有保证。考虑到 PHC 桩具有工程造价低、成桩速度快、质量易控制,不受地下水影响,不存在泥浆排放带来的场地污染问题等诸多优点,采用PHC 桩更适合本工程在工期、造价及环保方面的要求。但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PHC 桩打穿堆场结构层、大块混凝土具有一定难度。

为检验PHC 桩成桩可行性,本工程于2019 年12 月组织了PHC 桩的试验施工,试桩3 根。试验施工采用含障碍物等硬土层穿透性强、抗弯、抗剪及抗扭强度高、符合复杂工况下受力要求PHC 800 AB 130 桩型。

桩长30 m 和32 m,分为三节打设,打桩机配备D100 柴油锤。打桩过程中,表层遇到较大混凝土块,打桩遇到一定困难,采用挖掘机挖除后,后续打桩较为顺利,3根桩沉桩时间分别为137分钟、122 分钟、140 分钟,均顺利打至预定底标高。

图1 现场大块混凝土

经过试桩检验,PHC 桩在未采用桩尖、引孔等辅助措施的情况下,能够较顺利穿透杂填土层,证明本工程场地采用PHC 桩完全可行,相较于灌注桩,造价更低、施工效率更高,且环保无污染。本工程轨道梁及箱角梁下的桩基础拟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PHC 桩)。

2 精细化设计施工优化桩长

2.1 桩基长度控制原则

本工程设计要求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3 800 kN。工程前期3 根非工程桩试验施工打设底标高分别是-25 m,-25 m,-27 m。经静载试验检测,3 根非工程桩极限承载力分别为2 280kN、3 420kN及3 800kN。试验结果显示,相同桩长情况下,不同平面位置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差异很大;达到相同承载力的情况下,短桩与长桩的差值可达到8~10 m。且桩底标高至少应低于-27 m 并且进入粉土持力层才有可能达到3 800 kN 单桩承载力。

本工程场地条件较复杂,桩基持力层标高分布差异很大。图2 为堆场桩基持力层分布范围及顶板标高等值线图。

图2 桩基持力层分布范围和顶板标高等值线

图中可以看出场地西北侧持力层深度较深,预估在-30~-35 m,其他区域在-27~-30 m 之间,本工程设计桩长预估在30~40 m 之间,需要分区控制桩长。

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设计桩长差异较大且施工难以控制,尤其是各区域过渡区域桩长更难控制。如何最经济合理的控制各区域1 万根桩的桩长,是摆在参建各方面前的一道难题。

经过多次专题分析讨论,本工程堆场桩基按照精细化控制的目标,通过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的手段控制桩长,对桩长逐区进行优化。将设计拟定的桩长分区,并与总体施工分区相结合,划分为多个桩基打设小区,每个小区先在周边按照初定的停锤标准打设,再根据典型桩的结果,专题分析后续本小区其他桩基的打设深度,确定是否调整停锤标准及桩长优化的可能性,按照“划分小区→每小区典型桩施工→对比地勘资料+高应变检测验证→参建方每小区专题分析→调整桩长”的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模式进行桩基施工。

2.2 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优化桩长过程

根据试验施工结果并结合初勘资料,按照贯入度与底标高双控的原则,初步确定桩基打设停锤标准:“打设底标高不高于-27 m(预估-27~-35 m),最后3 阵平均贯入度不大于5 mm/击,当已达到控制贯入度而桩端未达到-27 m 标高时,应继续锤击两阵,每阵100 mm 或30~50 击,贯入度平均值不大于3 mm/击。”

根据2020 年1 月提供的的最新详勘报告,结合前期试桩情况对重箱堆场区桩基打设长度进行了详细分区,不同分区桩长分别按照33 m~39 m 控制。

桩基正式施工后,按照第一次桩长分区方案,先在持力层较深的区域进行5 根工程桩的典型施工,为保证达到设计承载力,5 根工程桩均按照贯入度控制停锤标准,最后 30 击贯入度均小于100 mm。5 根桩最终打设长度为34.1 m,34 m,35.3 m,35.2 m,33.9 m。经静载试验检测,5 根桩单桩极限承载力均大于3800 kN。典型施工时发现:桩长及桩底标高较难控制,距离不超过10 m 的两根桩,达到相同贯入度时,桩底标高相差达1.4 m,在不同桩长设计分区衔接过渡处的桩基长度也很难把握,按照原定设计分区进行桩基打设很难实施,每个施工分区内及施工分区边界处需要多次桩基试打,才能确定最合理桩长,对施工效率影响很大。根据以上情况,参建各方对5 根工程桩的典型施工情况,及时进行了总结,经充分研究分析,将桩长初步合并调整为34 m 及37 m(局部)两种桩长。

每个在地质I、II 区的打桩分区桩基先按照34 m 少量配桩及打桩,根据桩基出露长度及高应变结果进行专题讨论,确定后续打桩分区的大量桩基桩长是否可以再优化,按照以上步骤,逐区进行试打,发现B1 区、A1 区、B2~B5 区均可以进行桩长优化,经对比地勘资料并高应变检测验证后,确定B1 区桩长由34m 优化为32m,A1 区也有约60根桩桩长可以优化2m,B2~B5 区桩长可由34 m 优化为33 m。优化桩长的桩基,经不利桩位的高应变检测后,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证明在不降低设计标准的情况下,经过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达到了桩长优化的目的。后续施工过程中按照前期确定的原则和步骤,根据施工进度,不断对各区桩长进行动态施工并及时总结调整,将本工程堆场PHC桩截桩长度大部分控制在1 m 以内,实现了桩基工程的精细化设计施工,总的桩基优化长度达到约6 300 m,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2.3 优化经验小结

桩基精细化设计施工优化效果明显,并结合最终的检测效果,总结出几点经验,供后续类似桩基工程项目参考:1)地质复杂、桩基持力层标高变化较大的场地,各施工小区桩长控制建议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底标高控制为辅(同一小区内桩长为定值,桩底标高及截桩长度存在差异)。2)PHC 桩数较多的项目,为保证施工进度,桩基检测比例可较规范适当放宽,因大多数桩不检测,为保证100 %桩满足承载力要求,桩基没有出露长度或出露长度过小是有风险的,适当留有出露长度(可控制在<2 m)是合理的质量保证措施。3)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出现桩长不够再接短桩续打现象。增加桩基接头(尤其是临近桩顶的接头)将降低桩基质量。一旦出现因桩长不够导致桩基承载力不足需要接桩,意味着不仅检测桩需要接桩,按照同一桩长控制标准打设的周边未检测桩,存在承载力不足的可能性也较大。只能对这些桩都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再评估后续处理措施,或者对未检测桩直接接桩,但是需要接桩的桩的范围及数量是很难确定的。一旦出现桩长不够再接短桩续打现象,无论采取何种处理措施,后续的处理措施都将明显降低施工效率,增加工期,对工程进度是非常不利的,也不利于桩的质量控制。

3 结语

本文通过回顾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堆场桩基施工过程,证明了大面积桩基施工通过合理划分施工分区,通过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能够实现桩基工程的精细化设计施工,确定出最经济合理的桩基参数。本工程的实践经验,可供后续类似桩基工程项目参考。

猜你喜欢
堆场标高分区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轧花厂棉花堆场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多级节能工厂化养殖池塘建设的标高设计初探
办公楼楼面装饰标高控制流程及注意事项
考虑码头内外堆场竞争的集装箱堆存定价模型
浪莎 分区而治
安庆铜矿主井提升机系统反转/过卷故障分析与处理
基于SAGA聚类分析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基于多种群遗传改进FCM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集装箱码头堆场布置形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