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家庭 “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2021-08-27 05:42郝明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育家庭教育高中

郝明星

摘要:生涯规划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第一中学学生家长“生涯规划教育”相关问题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论述了高中学生家长在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认知程度、态度、方法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家庭教育中有关“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与建议,以此助力家长指导学生发现自我、唤醒潜能,探索学业生涯与职业生涯世界,学会生涯管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理性的选择向人生梦想进发。

关键词:高中;家庭教育;生涯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33-0056-03

一、调查目的

适合的家庭教育是现在时教育与未来时教育的结合,是与之相匹配的素质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结合。家庭教育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当下的衣食住行、体魄健康、成绩优秀,更重要的是培养其指向未来的健康心态,健全人格以及终生发展的生涯规划意识与能力。家长能够指导学生发现自我、唤醒潜能,探索学涯与职涯世界,学会生涯管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理性的选择向人生梦想进发。这一方面是对学生自身成长的助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新高考背景下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助力和补充。此次调查旨在进一步了解我校(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第一中学)学生家长对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态度、方法、需求等方面的现状,揭示家庭教育中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引起家长对生涯规划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肇源一中2016级至2018级全体在校生家长,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回收问卷1691份,占在校人数的79.2%;有效问卷1691份,有效率100%。

(二)方法

采用自编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调查问卷(家长版),以“问卷星”为载体发放试卷和回收数据,通过SPSS20.0分析统计数据。问卷共分指导语、基本信息、问卷主体三个部分。其中基本信息8项,问卷主体31个问题,旨在调查家长对生涯规划的认知、态度、方法、价值观,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对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和所能提供的助力七个维度的状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从参与对象身份来看,母亲占比78.1%,这从侧面表明,在参与孩子教育及学校延展活动方面,母亲参与度明显高于父亲。从样本分配年级来看,高一、二、三三个年级均衡分布,样本分配合理,有利研究。

从参与对象的居住地、家长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来看:城乡居民比例均衡;家长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占比58%,高中/中专以下总占比81.2%,反映出我校家长整体学历水平不高;家庭收入5万以下占比59%。同时我们也看到,家长学历水平与家庭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性存在正相关。

(二)各因子调查情况分析

1.家长对生涯规划知识的了解情况

家长对生涯规划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并不理想。对社会所需人才要求、岗位设置、职业发展前景及院校专业信息等不太了解的占比均超60%。说明家长亟待提升自身生涯规划知识,以期对孩子的职业生涯选择做出合理指导。从信息了解途径来看,网络和朋友沟通占比较大,这提示学校可以运用多种网络媒介资源,如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等进行生涯规划知识宣传。同时,学校培训课程占比较低。

2.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情况

数据显示,家长对孩子的发展需求了解程度不够,不是很清楚、不清楚、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的占比62.2%;在对孩子潜能、兴趣、性格维度上的了解情况不是特别理想,一般、不清楚、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总占比均超50%。值得注意的是,在人职匹配维度,一般、不清楚、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的占比超过71.1%,这和家长对生涯規划知识的了解程度成正相关。同时,在对孩子学习目标和动力的评价中,67.8%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非常明确或较明确的学习目标,动力较足,但这与我们采集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及观察到的学生在校情况有较大出入。根据学生自评,65%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学习外部动力占78%以上。这表明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并不够准确,亲子间就相关问题的沟通不足。

3.家长对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理念、态度

数据显示,家长对生涯规划的兴趣相对较高,63.6%的家长表示对此比较感兴趣。家长在孩子文理分科时能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潜能和未来职业,这样的生涯理念相对比较正确,但在针对未来的生涯规划意识方面有所欠缺,如在孩子高考填报志愿维度上,57.7%的家长选择“等高考成绩出来再考虑”和“现在没有考虑”。在对孩子未来职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维度上,有清晰规划的只占5.6%,表明家长的生涯规划意识薄弱或存在误区。家长对生涯规划重要程度的评价较高,普遍认为生涯规划教育很重要,对未来很有帮助,也愿意鼓励孩子多参与相关活动。

4.生涯规划教育的做法

在选择方法上,家长更倾向于熟悉、信任的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占比达55.5%;其次是孩子自己做决定。对新兴的专业服务机构的选择比率不高,这反映出县域内家长的生涯教育视野开阔性问题。

在生涯规划教育平时的做法上,能经常与孩子探讨生涯规划与学业规划的家长不足30%。对此,我们的建议是,生涯规划教育不是应急教育,应融入家庭教育的点滴之中,对孩子目标导向、选择能力、生涯意识时时关注并引导。让人颇感欣慰的是,关于生涯抉择或抉择有冲突时的解决方法,大部分家长表示会遵从孩子的意愿。

5.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观

在对孩子的职业期望即职业价值观方面,33.7%的家长仍旧希望孩子能从事传统和稳定的工作,而“没有规划,根据能考上的大学专业再定”占了34.7%,反映出家长生涯观念的传统性和滞后性。在职业期待方面,家长更在意职业能符合孩子的兴趣、能力及职业本身的发展前景;在大学选择方面,家长最在意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是就业率、知名度和师资;专业价值观上,家长更重视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就业前景以及能学到的东西。在职业、院校、专业价值观方面协同度很高。

6.对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

家长更认可和需要的学校生涯规划教育,集中在“学校的生涯规划课程” “校园活动”“专业测评”选项。这也为学校的生涯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我校的生涯教育课程已进行了两年实验,课时分配和教学内容在逐渐调整;在相关生涯教育的校园活动和专业测评上还有缺失甚至是空白。这也是学校亟待提升的部分。

7.能为学校生涯规划教育提供的助力

调查显示,家长认为自己能为学校生涯规划教育提供的帮助项目较为分散,比较之下“学校生涯指导”“实地参观”“人物访谈”占比较高,这也为学校未来生涯规划教育路径的拓展提供了方向。有效的社会资源和家长资源是学校生涯教育的有力支持和辅助,下一步需要通过班主任对家长详细情况进行采集,然后对接,或“请进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开展“家长讲堂”活动,或“走出去”,通过家长资源带领学生去相关单位进行生涯实践。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

家庭中生涯教育的缺失,导致的显性问题包括在文理分科或志愿填报时要么是家长大包大揽,要么是看似将主动权交给孩子,但其实由于孩子缺乏生涯规划能力与意识,无法真正把握与抉择机会;缺少远景规划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足;选择失误,我校每年会有10%左右的学生表示因文理科选择错误而陷入学习困难或高考失利,有近一半的学生在入大学后,表示对所学专业或未来所从事职业不了解,无兴趣或后悔。

新高考背景下的生涯教育要加强家校合作和互动,家庭资源是学生生涯发展中的重要资源,生涯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调查中所体现的问题,总结如下建议。

(一)家长需正确理解生涯教育,树立正确生涯教育意识

针对家长对生涯知识掌握不足、生涯教育意识薄弱、存在滞后性等问题,建议家长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督促孩子学习的同时,更要加强自身相关知识的学习,主动汲取生涯教育相关信息,以期在帮助孩子形成合理生涯选择的过程中提供正向助力。

(二)在指导家庭生涯教育的形式及途径上,广泛利用各种媒介和通道,使形式多样化、环境最优化

针对家长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盲區和误区,学校应给予适切的指导。通过对家长获取信息途径的调查和需求调查,学校可以建立家长培训机制,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就家长关心、学生需要的内容进行培训。方式途径上,可通过家长学校授课,学校微信平台、微博、QQ交流群、班级微信群、直播交流、邮件、开放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提升家长生涯规划教育能力,形成家校教育最大合力。

(三)在家庭生涯教育内容上,注重实效性,贴近学生心灵,符合学生需求

家庭生涯教育应根据孩子自身特点与不同学年所对应的不同问题设置内容,主要应包括:促进孩子生涯唤醒、学业适应、生涯定向和高中规划;辅助孩子学业发展、素质拓展、职业体验和大学探索;协助学生准备升学、调整平衡、学会抉择和迎接变化等。

参考文献

[1]孟凡刚.新高考形势下家庭教育对高中生生涯规划的指导意义[J].教育观察,2018(10):20-21.

[2]陈劼,严瑞.新课改下家庭教育对初中学生生涯的规划[J].新课程,2018(12):83.

[3]杨忠健.生涯教育系列疑难问题之三——家庭对孩子的生涯规划有何影响[J]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24):36-37.

编辑/刘 芳 终校/卫 虹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教育家庭教育高中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探索模块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