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结构化主题教学创新学习模式探索

2021-08-27 09:14袁丽仙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主题教学学习模式结构化

袁丽仙

摘 要:数学学科的结构性极强,在教学期间,借助结构化主题教学形式对学习模式做出创新调整,既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促进其主动学习。现从这一认知出发,提出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结构化主题教学的问题,以利于创新学习模式的概念、运算及规律基本指向,并分别从结构梳理、结构介入与结构反思几个角度,说明模式的实施要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结构化;主题教学;学习模式;创新

一、引言

一直以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接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始终是一个难点,很多时候均无法做到协调,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各自为政,无法贴近。其具体表现为: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缺少结构性的主题内容;教学方法不够新颖,统一环境下学生不容易取得个体进步;结构化主题教学空有其名而无其实,无法抓住本质内容,等等。诸多问题的存在,让教学模式同教育发展需求不相一致,需要进行及时纠正。为了更好地将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贯穿起来,对教学表现做出优化,则要求教师能够分别从不同角度做出调整,使教學设计与教学内容等达到整体和细节相融合、结构与主题相融合、内容和目标相融合的理想效果,教师在尝试调整期间所做的结构梳理、介入与反思努力,也均是值得肯定的。

二、小学数学结构化主题教学内容指向暨必要性

小学数学结构化主题教学,可对学生学习模式的发展起到优化作用,而该优化作用的着眼点,应当是具体的教学内容,即要以内容为依托,突出主题与模式的长处,让结构更具推动力量。由于每一名教师采取的视角各有不同,对于课型所做的分类也有很大差别,但在小学阶段,概念、运算和规律依然是比较普遍的内容指向,差异化结构与主题的内容选择通常要建立在这几方面之上。

(一)概念

概念的产生需要足够的具体材料作为支撑,在进行比较充分感知的前提下,完成抽象概括的任务。而概念的产生并非可以一次完成,需要通过多个层次、多个角度的比较、分析和综合之后,才能有所收获,其间又不能缺少正例、反例等形式的辨析及提炼,这完全能够证明结构主题建立于其上有其必要性。另外,数学概念并非孤立存在的特质,即多个概念在本质上的关联性,也要求把知识梳理成网络,形成结构化脉络。

(二)运算

传统意义上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需要学生牢记法则,而在新课程改革牵引下,淡化形式和注重本质的价值倍受重视,实际上在各个版本教材中已经较少强调计算法则,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算法相比较,算理更受教育者所关注,与前者相比,它更加强调客观存在的规律,且可以给计算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一般认为,作为算法的理论依据,通过算理角度学习运算,更加强调对于结构和主题的依赖,所以在运算教学期间,应在怎么算、为何这样算、还可如何算等问题的思考后,突出结构主题创新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三)规律

依《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生需要进行充分的观察、实验、计算、推理等活动,而这些活动几乎毫无例外包含了感知规律、学习规律与应用规律的任务。一般规律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提出猜测,并对猜测结果进行验证和归纳,防止只做凭空猜想。在此期间,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让学生得到必要的指导,使之了解如何完成各个步骤,引导其简洁、准确与严密地表述。而大量教学实践证明,要想达到这样的理想效果,必然要将学生置于对结构性主题的探索状态。

三、小学数学结构化主题教学的梳理、介入与反思

(一)梳理结构是学习模式探索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既备教材,又备教法,同时不能忽视“备”学生、“备”结构,此处的结构可涉及知识结构、思维结构与过程结构。所以教师首先应当发现主题内不同部分的相互关联可能性,以便让结构有所依托、有所作为,内容的关联性体现在本学科之中横向或纵向方面,也体现在跨学科的横向或纵向方面。一种或者多种关联,使数学拥有了结构特点。其中纵向关联更多可展现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而横向关联则更多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为了表明梳理结构是学习模式探索的基础,现举例进行阐述。当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分别利用纵向与横向两种策略对结构给予梳理,其中纵向关联可将此前学生已经接触过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知识内容、垂直和平行内容引入课堂,并顺势渗入未来会学习的梯形和三角形认识部分知识,而横向关联则可容纳平行四边形特点,平行四边形各个部分名称、含义,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知等部分。教师需要留意,发现主题内各个部分的关联,对于结构化主题教学而言比较关键,其自身需要深刻领会教学内容之中各项概念、原理、法则等,以及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等,让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被有效分解为易于被学生所把握的基本要素,从而让大家可以自觉抓住核心知识产生、发展过程,并通过适度横向对比形式,取得学习模式的自觉探索效果。

其次,学生可得到来自教师的、着眼于数学本质的帮助,对结构进行有效梳理,这是由于对数学本质的探索中,数学学科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将会展现出来,而数学知识和方法之间的联系也才能真正实现,这是对认知结构与思维结构建立的鞭策。例如,教学“面积”的基础知识时,教师可注意面积对于图形测量的基础作用,学生理解这一概念的深浅程度,将比较直接地对未来难度更高的图形度量任务产生影响,使其完成效果产生不同表现。为此,在开展数学结构化主题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模式时,教师便可突出面积的本质,使学生意识到它度量平面或者平面上一块区域大小的特点,显然面积本质建立在度量的基础上,据此本质,可在课堂上渗透相应的意识和方法,以利于学生理解对应任务。如教师提出比较随意的问题:桌面有几个手掌大?如何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把两个长方形面积填充起来?这都是基于面积本质而给出的策略,这些策略从结构化主题出发,具有较强的引导功能。总的说来,一旦教师抓住了本质,再由此衍生开来,那么结构化主题将起到优化学习模式的无往而不利的促进效果。

猜你喜欢
主题教学学习模式结构化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讨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
基于软信息的结构化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