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石可攻玉

2021-08-27 18:07徐淑群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9期
关键词:语文实践网络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徐淑群

摘 要: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改指导下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重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给小学生开展更高层面的知识讲解,立足学校课堂教学,开辟家庭“第二课堂”,在语文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网络信息技术能丰富课程教育资源,也能拓展课程教育空间并革新知识讲解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与创新性。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网络信息技术体现出的应用价值,结合学科特色和班级学生的课程基础进行创新性知识讲解,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对小学生进行学科知识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网络信息技术;语文实践

网络教学是在一定教学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师、生、媒体等多边、多向互动和对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共享,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现在的小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网络学习经验。个人认为,虽然网络教学弊端甚多,但是如果在课堂教学的主战场外,恰如其分地穿插网络教学,则能大大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给学生打造更高、更广层面的探究平台。同时课堂教学之外补充网络教学也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与实践运用能力,让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所得。

一、课前预习,课堂交流水到渠成

小学生不具备较强的思维理解能力,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态度,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指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的支持作用不容小觑,课前预习使教学重心前移,有助于教师及早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检査课前预习情况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然而这样的预习检查带有明显的被动性,没有反复训练验证的机会。如果学生预习不到位,很可能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甚至要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进行补救,这对课堂教学而言,自然是莫大的损失。

有了寒假网课学习的铺垫,开学后我要求学生将预习成果各自提交到“钉钉”学习软件,通过网络课前就完成预习结果检查工作。有时,我会提前将答案发送给小组长,让学习小组长参与检查。要求组长将组内成员预习结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组内各成员提交上来的预习结果;另一部分是组长对各成员在平台交流中表现情况的总结和评价。

这样让学生参与预习检查,不仅丰富了检查手段,还提高了检查效率,这样,教师依托信息网络构建语文预习平台,可以为学生创设富有活力的预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前学习兴趣,增强课前预习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课前就完成一部分知识储备,课堂上的学习交流便可以水到渠成。

二、课内辅助,学生表达精彩纷呈

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从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看,直观、形象的教学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逼真的学习环境,将教学置于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一种形象、生动、逼真、极富美感的情景中学习。

如在学习五年级下19课《牧场之国》时,在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作特点后,为了深化理解,我上网搜寻了荷兰牧场的风光片让学生欣赏,帮助学生加深印象。随后,定格一幅画面,让学生写一写他们眼中的荷兰,写完交流欣赏。再如在学习古诗《从军行》一课时,通过播放青海湖、雪山等塞外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青海长云暗雪山”的意思,体会诗人在偏远荒凉的塞外,远离家乡、亲人,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心情亦是黯淡的。

利用网络,创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美丽的颐和园、壮观的钱塘江、优美的《月光曲》、悠扬的《高山流水》,这些美景佳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乐于表达,乐于分享!

三、课外拓展,第二课堂妙趣横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随时关注网络信息技术和语文教育相融合的价值,要结合具体时机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这样才可以提高班级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小学生所体现出的认知能力和特点,教师可以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传统节日,巧用网络,开辟“第二课堂”,通过丰富课程教学资源的方式调动班级学生探索文学知识的欲望,提高语文素养。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如何利用这个契机,“润物细无声”地把语文课堂演化为深受学生喜爱的端午文学大餐、实现语文课堂文学性和实践性有机融合呢?

课前,我早早提醒学生搜集端午节的由来及相关习俗;课上,我带领学生观看了端午节相关的视频,吟诵了相关的童谣,激发学生喜欢民族节令的情感,并重点学习了有关端午的两首古诗——唐朝文秀的《端午》和北宋苏轼的《浣溪沙端午》,让课堂回归语文本色,让学生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课后我布置了两个作业:一是给端午节设计一张名片,二是做一份端午美食,配上解说词,拍摄成一份美食教程,两项作业都要求发在微信群里互相借鉴、互相评议。

这样,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把课堂延伸至课外,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端午节令的快乐成为孩子永远的记忆。另外,从课程的角度来说,也实现了课堂教学指向生活、指向生命的“大语文”格局。

总之,本文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改指导下改变单一、狭隘的教学模式,大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给学生打造更广层面的探究平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巧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与实践运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保翠.以现代技术之水浇灌语文素养之花:现代技术支持下语文素养培养课堂的构建[J].名师在线,2020(13).

[2]李禹镜.如何做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一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20(4).

[3]杨光.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2).

猜你喜欢
语文实践网络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浅谈高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创新语文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学校档案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巧用课堂生成 推进语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