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2021-08-30 06:39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疼痛

张 园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辽宁 抚顺 113200)

创伤实性骨折是临床上严重的骨折,最近这些年,随着交通事业和建筑行业的发展等导致创伤性骨折的发生率逐年提高。临床治疗创伤性骨折的主要方案是手术,但因为手术治疗属于外界应激源再加之创伤性骨折对患者机体产生的撕裂性刺激等,综合导致患者术后会出现严重的疼痛。若患者术后疼痛剧烈就会对患者的机体产生干扰,也会导致患者手术以后生活质量大大降低,也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1-3]。因此对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要积极的配合良好护理。优质护理是最近几年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方法,这种护理可以将患者放在中心原则,尊重患者的个性特点,在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对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护理。这样就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能改善疼痛对患者的刺激,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研究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创伤骨科手术治疗当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治疗的8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23∶21,患者的年龄为18~75岁,平均(45.05±13.05)岁,骨折到入院时间为1~5 h,平均(3.25±1.25)h;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22∶22,患者的年龄为20~74岁,平均(46.12±12.58)岁,骨折到入院时间为1~55 h,平均(3.23±1.21)h。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到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创伤性骨折诊断均符合创伤性骨折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X线和CT等影像学诊断依据。③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和患者家属均主观同意参与研究,在《知情同意书》上面签字。

1.2.2 排除标准 ①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②特别严重的沟通交流障碍或精神类疾病。③心脏、肝脏、肾脏等严重病变,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④手术治疗禁忌。⑤同时参与其他研究者。

1.3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配合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方案从如下几点进行。

第一,成立疼痛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一名护士长和相关责任护士。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排班,并且对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查。而且组长要对所有的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使小组成员全面了解如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记录和评价,以及如何对患者的疼痛类型和疼痛时间进行甄别,并且了解镇痛药物的使用状况。在组长的主持下,小组成员需要进行统一的协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订护理计划,并且在护理中能严格按照护理计划实施各项护理。同时随着护理不断的进展,对护理存在的不完善的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以便于丰富护理计划。

第二,疼痛护理流程:强化对患者的观察和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评估患者的疼痛等,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还要了解患者的呼吸状况、面色情况和心率血压等相关生命体征,还要检查患者的手术切口是否存在红肿和发热症状,以便确定患者疼痛的原因和性质。随时将患者的状况告知主治医师,对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干预。根据患者疼痛的分级来适当的采取镇痛方法。对重度疼痛的患者,可遵医嘱应用阿片类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轻度或中度疼痛的患者则可以通过物理疗法或者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疼痛。进行镇痛干预的过程中,用药患者应严格遵医嘱限制用药的剂量和频度,采取有效的措施综合提升整体舒适性。

第三,环境护理:确保病房具有良好的空气流通性,同时在病房当中要放置颜色鲜艳的绿植,及时地为患者更换床单和被罩,定期对患者进行紫外线照射和消毒,维持良好的病房环境,为患者的康复创造舒适的环境。

第四,心理护理:注意强化对患者心理的指导,在和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评估患者的心理表现,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告知患者骨折对于患者产生的影响,同时告知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使患者认识到在康复过程当中的注意事项,以便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提高整体治疗的依从性。

第五,强化观察: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还要重点了解骨折远端的血流状况,了解患者外固定是否有脱落和外固定不牢的情况。重点评估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若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观察伤口的血流情况,根据患者相对应的受伤部位来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指导[2]。

第六,疼痛干预:患者可能因骨折、石膏固定等导致疼痛,此时应该协助患者进行石膏的重置。如果患者存在有压迫等相关的不良感受,可能是体位不当而导致的,所以要帮助患者选择良好的体位。如果患者感到痛苦,通常是由切口创面或神经血管伤情而导致,因此应为患者应积极采取物理控制方法进行干预,并且通过冷敷或按压等方法增加患者血液的循环速度。

第七,护理维持:及时对患者换药,护理中要采用文明的举止,保证各项护理行为都能够精确无误,以便于减轻患者因护理而产生的疼痛。对患者换药以前需要尽量使患者食用少量的食物。在护士进行查房时要负责患者的康复状况和疼痛情况,及时对护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更正,并且解决相关的问题。

第八,并发症干预:尽可能避免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与便秘。护理时要勤帮助患者翻身、叩背,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以便于促进排痰,提升呼吸道的通畅度。而且确保患者的病房能够经常开窗通风,促进空气的流通,以便清洁患者的呼吸道。还要鼓励患者多饮水,确保患者24 h内的饮水量超过2 000 mL,大量的排尿可以保证患者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为防止便秘情况出现,要指导患者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患者合并便秘,需要为患者给予缓泻药和润肠丸等进行干预。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②评估患者的疼痛。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利用一条带有0~10个刻度的尺子进行评估,一个刻度记为1分,代表一级疼痛,评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4]。

1.4 统计学方法 以IBM SPSS25.0当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对照组为22.73%(10/44),P<0.05;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干预以后的疼痛和住院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不同干预以后的疼痛和住院时间比较()

3 讨 论

当前环境下,我国的医疗事业在不断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医疗界也开始重视临床的护理工作,这能够有效的促进相关患者病症的恢复。临床上创伤性骨折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损伤,患者受伤以后恢复缓慢,而且根据患者的伤情,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所以在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多种不良的心理情绪,这会对患者的恢复产生严重影响。临床通过有效护理方案的落实,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来自于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感受,对于促进患者病症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价值。

很多创伤性骨折的患者都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治疗以后患者会存在严重的疼痛,而且会对患者的活动产生制动,这样就会对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与此同时,家庭和社会压力也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对患者的恢复会产生不利作用。所以临床医护工作者要重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工作,以便于进一步的提高对患者护理过程当中的舒适程度。所以临床护理工作者需要立足于患者的实际状况,充分地对患者的生理表现和心理表现加以考虑,选择有效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本文所应用的护理方案属于新型的优质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可以针对患者的实际状况,对患者进行各方面的指导,可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所产生的影响,强化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的信心和决心,有效护理方案的落实还能帮助患者改善疼痛,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的就医环境,确保患者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条件之下促进患者骨折的恢复,整体上提升了患者的恢复效率。

手术以后疼痛会引起多种不良的病理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导致患者的血压水平出现,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进而对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产生影响[5-6]。而手术之后产生疼痛,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睡眠,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治疗的改善。为有效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积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进行干预,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对观察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进行干预,结果得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对照组为22.73%(10/44);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能够充分说明,通过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心理和机体方面存在的不良表现,对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是理想的科学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骨科创伤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创伤性骨折疼痛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