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历史课堂“读?思?达”教学法的应用

2021-08-30 02:12林启贤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3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应用策略

林启贤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教育领域和以往相比也呈现出全新的局面,常见情形为从知识传授到综合素养培育,核心素养也因此而形成。历史作为高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基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和表达世界,由此一来才能准确落实核心素养目标。读思达教学方式就是如此,本文则从多方面分析在历史教学应用读思达教学法策略,望给予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读思达教学法  应用策略

21世纪是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高中生在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中该如何正确思考和表达显得极为重要,因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读思达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新知,提高历史综合素养。

一、鼓励学生多层阅读 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是读思达教学法的首要步骤,要求学生阅进内容和读出内涵。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教学应面对全体学生,促使每个学生均能掌握知识和技能,实现共同发展。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多层阅读,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首先正确阅读教材,当前大部分高中生对教材心生逆反情绪,不论教材编写得多么精彩,学生都普遍认为其是带有强制色彩的学习工具,基本很少有学生主动阅读完教材内容。再加上学生潜意识里认为阅读是一项语言学科任务,尤其历史学科无须深入阅读。事实上,教材是历史学科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基于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材都有相应的特征,虽然在具体实践中还存有不足,但每个章节内容和课后内容的设置都别具匠心。例如,岳麓版历史教材从引言、正文到最后活动建议等多环节设置都是其他教学辅导材料无法比拟的。尤其教材中选取的史料有较强的可读性,因而需要历史教师指导学生高效阅读教材,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时需合理运用教材内容结构,岳麓版教材编著者以大小字体形式为学生呈现知识内容,每个章节均设有引言对內容进行引领,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学习。以“西学东渐”一课为例,教师可借助于教材图片指导学阅读,在学习该章节中的“万木草堂旧址”时,首先让学生熟悉图片内容并细细把握和研究图中情景和细节,随即分析图片标题、寓意和主要思想,再阅读教材中和图片有关的信息并借此寻找图片存在的依据,最后教师运用直观、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图片,引领学生走入特定历史环境当中感受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其次合理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历史是已发生的事情,虽然说明了事情原因和结果,学习者仍然会感到困惑,因而需要从历史角度思考。高中历史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提出问题,为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提供途径。以“西学东渐”为例,在首要章节“开眼看世界”就可提出以下问题:“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前后对世界有哪些认识?”“为何将林则徐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师夷长技以制夷有哪些进步性特征?”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下深入阅读课文,随即教师让学生简单复述课文核心思想。上述教学看似简单,实际上在锻炼学生概括、提炼、归纳文本内容的能力。经长期训练后,学生在阅读任何文本时都能短时间分析其结构内容,活跃思维,从而提高教师的历史教学质量。

二、指导学生辩证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在于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真正达到读史使人明志目的。而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站在客观角度思考历史事件和问题,提高学习质量。批判思维是一种以否定和质疑为基础的思维模式,更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质疑和否定梳理事件主次脉络。大部分批判思维都围绕现实发展情况,高中历史教学也是如此。即在教学过程中将同类型事件放置一起比较,并从多角度分析其中存在的弊端,再运用批驳的方式阐述观点,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主次脉络。基于历史角度的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能推理和分析历史事实和结论,确定历史事件的精确性与真实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习惯性认为教材提供的知识内容和教师提供的辅助性材料均为毋庸置疑的历史真相,基本很少对其进行反思,对此教师可借助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一般历史事件都有前因后果,并非无缘无故出现,甚至形成过程都极其曲折。其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是相互制约或促进。高中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时可运用矛盾分析法,即站在事物两面性角度分析事物与事件的矛盾,借此把握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规律。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关知识为例,对于该部分知识而言,其重难点为儒家思想作为当时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发展产生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运用辩证分析法思考,如:“有哪位同学可以大胆设想一下没有罢黜百家的学术思维社会。”有学生指出,如果社会中存在较多类型的学术思想,就会影响社会正常秩序。有学生说道,学术类型较多,难以统一思想,人与人的交流更加困难。随即历史教师则运用矛盾思想提出全新问题:“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甚至说出儒家思想重要性。是否可以说明儒家思想在当时封建社会有利无害?”学生经思考后说道:“虽然儒家思想减少当时社会矛盾,然而单一的思想脱离时代发展,长此以往人们的思想也会陷入单一困境当中。”教师:“是的,这就是事物发展的两面性,利害兼具,重点在于如何合理利用。”学生在历史教师的引导下能站在客观角度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利弊并形成“矛盾”思维,在后续学习中也能自主辨析知识,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发展规律和影响,提高学习质量。

三、注重文字表达训练 培养表达能力

表达是读思达最后一个环节,同样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尤其近年高考十分重视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正因如此将历史学科提升至比以往更高的高度。历史指人类过去活动的客观存在,因而文字表达必须遵循准确无误原则。培养学生准确的文字表达能力要学会利用历史教材,因为教材收录很多优秀史料和文字,无疑是文字表达典范,通过表达充分领会文字意义和特征。与此同时文字表达还在于史论结合;史论结合是历史学学科对语言文字表达最高要求,近年来高考历史注重考查学生史论结合能力。一般史论结合有以下两层含义,其一以论御史,在罗列史实和组织材料以及推导逻辑中体现自身观点和结论,要求观点和结论与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相符。其二论从史出,即在占有史实的基础上经加工思维后得出结论与观点。高中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史论结合文字表达能力时要明确以下两点要求,首先准确无误地引用史料,观点鲜明正确。通常高中历史教材运用的史料基本没有问题,如果学生在表达过程中要引用教材外史料,那么就要明确史料准确性,不能随意运用过时或未经考证的史料。其次运用的史料要求观点鲜明,换言之在观察和分析问题过程中必须运用到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原理。其中要坚持辩证观点和全面观点,在辩证观点方面则基于一分为二的角度展开分析,例如在历史人物评价方面,不单单要分析其对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也要应用充足的史料佐证历史人物过失。在全面观点方面,即从多层面和多角度方面分析问题,并借助于史料分析性质、目的、历史影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四、结语

总之,读思达是当前广泛应用至课堂中的新型教学方式,能促使学生多种能力协同发展。尤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读思达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新知,启发思维和智慧,更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切实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慧.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J].求知导刊,2019(2):142143.

[2]陈风雪.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厘清和重视辩证思维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2):157158.

[3]林曦.关于高中生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78.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应用策略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