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阅读器对儿童阅读效果的实证研究*——以比巴为例

2021-09-01 05:17陈柳红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意愿趋势对象

陈柳红

(东莞图书馆,广东东莞 523071)

1 前言

人工智能产品在儿童阅读领域已有实际应用,主要有刷绘本、讲故事、智能对话、语音点播以及儿童观察、感知和思考,带来另类的阅读体验,但在图书馆的研究应用案例较少。本项目选取性价比高的人工智能儿童阅读产品比巴M15智能机器人为实验产品,东莞图书馆与四组家庭进行儿童读者体验,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儿童阅读服务中的情况和分析存在问题,填补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实证研究空白。

2 东莞地区图书馆开展儿童阅读服务的发展现状

儿童阅读是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的阅读活动,主要是指在校中小学生的阅读。具体地说,儿童阅读是指从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出发,选择、供应适合于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阅读需要的读物并指导他们如何阅读的一种读书方法与策略。[1]

东莞图书馆在总分馆服务体系下建立了多个绘本图书馆,联合分馆、社区、幼儿园等机构以合作共建方式共同建设,面向未成年人以开展绘本阅读为特色的主题图书馆,截止2019年8月已建有万江、石龙、大朗长塘等13家绘本馆。绘本馆建设沿用总分馆体系统一标识、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的服务模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培育东莞市未成年人阅读品牌,推动未成年人阅读活动的深入发展。[2]

东莞图书馆的儿童阅读品牌活动“莞芽故事会”,每个周末1-2场,每场不同故事主题,邀请志愿者“故事妈妈”讲绘本,与儿童做游戏互动等。同时,为推动东莞市全民阅读活动,壮大阅读推广人队伍,提升阅读推广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阅读推广人,更好地面向青少年儿童开展阅读指导和阅读推广,东莞图书馆在2019年面向广大市民举办东莞市“少儿阅读推广人”公益培训班。[3]

2016年8月18日,“凡豆未来书院”项目落地东莞图书馆,以“机器人+教育”的方式,通过体验双语伴读机器人的阅读,激发培养广大少年儿童创新阅读能力。[4]

3 比巴M15智能机器人调查对象使用日志分析报告

3.1 研究目的与方法

3.1.1 研究目的

经过儿童读者长期使用比巴M15智能机器人进行绘本阅读的数据收集,获取读者使用比巴M15机器人阅读绘本的长期效果,发现存在问题,提高效益等。

3.1.2 研究方法

运用“参与观察法”,分别选取婴幼儿、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4个年龄阶段的东莞四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4位儿童的家长配合记录使用日志。以4个月为完整测试周期,每月为阶段周期,测试比巴M15机器人使用情况。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

3.2 总体使用情况分析

3.2.1 阅读绘本数量与内容

(1)每次阅读绘本的数量

每次阅读数量占比最高是每次阅读3本,为32.19%;每次阅读2本的占比27.50%;每次阅读1本的占比19.06%;每次阅读4本的占比10%。因此,每次阅读绘本的数量集中在为1-4本共占比88.75%,而5-10本共占比仅11.25%。

(2)每月阅读绘本的数量

在2019年8-11月,调查对象每月阅读绘本的数量,调查发现每人阅读绘本的每月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四名调查者每月阅读绘本总数在4个月分别为290、273、218、148本。

(3)阅读绘本语种

调查对象在4个月内每次阅读绘本语种的次数,占比最高是中英语两者都有(54.06%)。只阅读中文绘本次数占比35.00%,只阅读英文绘本次数占比10.94%。

(4)阅读绘本内容

调查对象一阅读中文绘本比较多(占本人阅读绘本总数的70.63%),调查对象二阅读英语绘本比较多(占本人阅读绘本总数的62.73%),调查对象三和调查对象四阅读中英文绘本相对平衡(分别占本人阅读绘本总数的49.67%、49.49%)。调查对象一阅读绘本书故事情节相对单一,主题比较简单,篇幅不是很长。调查对象四阅读绘本类型较多,科普、文学类较多,故事篇幅也较长,情节较为复杂。

3.2.2 阅读时长

使用比巴M15机器人阅读绘本时长最多是30-60分钟(68.75%),其次是0-30分钟(23.75%),则每次绘本阅读时间1个小时内的所占比例达到92.50%。每次绘本阅读时间90分钟以上的所占比例仅7.5%。

为了进一步研究长期使用比巴M15机器人对绘本阅读时长的影响,按月统计阅读时长,详情见表2。阅读时间少于30分钟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其他阅读时间均呈逐渐减少趋势,因此可得出,在4个月使用比巴M15机器人阅读绘本的时间在逐渐减少。结合每月阅读绘本的数量进行关联分析,比巴M15机器人辅助绘本阅读能够提升阅读效率,但其总体趋势还是由于绘本阅读数量减少。

表2 阅读时长按月统计

3.2.3 功能使用主体

功能使用方面,最多是家长与儿童合作使用,占比49%;其次是儿童为主使用,占比30%;剩余是家长为主,占比14%,家长指导儿童占比7%。说明比巴M15机器人在功能上具有操作性简单,方便儿童快速掌握使用方法。

但经过每月数据分析,家长为主的使用和家长与儿童合作使用呈现上升趋势,儿童为主的使用和家长指导儿童呈现下降趋势。关联使用意愿分析,儿童使用比巴M15机器人阅读意愿随时间推移有所降低,功能使用主体有所变化。

表3 机器人功能使用主体按月统计

3.2.4 阅读效果

(1)使用意愿

使用意愿占比最高是儿童主动要求占81.25%,家长要求占18.75%,说明比巴M15机器人对儿童存在吸引力,使得他们在4个月的时间内愿意继续使用。但经过每月对比,家长要求的比例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儿童使用比巴M15机器人的新鲜感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减弱,从而影响儿童使用比巴M15机器人阅读绘本的意愿。

表4 使用意愿主体按月统计

(2)阅读主动性

在阅读主动性方面,各项选择都是以儿童为主,各项比例在86.25%以上。在4个月时间内,儿童能够较好地使用比巴M15机器人进行绘本阅读。

表5 阅读主动性

经过每月对比,在翻书阅读、阅读绘本数量、阅读绘本内容、阅读绘本语种的选择方面,家长为使用主体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势。但在各项功能使用上家长与儿童合作选择的比例在减少,也可以说明儿童能够容易独立地使用比巴M15机器人进行绘本阅读。儿童阅读意愿对其阅读主动性有一定影响。综合数据显示,儿童阅读意愿降低,其自主性也随之降低。

(3)阅读能力

利用智能机器人阅读绘本,透过儿童的不同行为表现反映阅读效果与阅读能力方面的变化。使用比巴M15机器人阅读绘本后,阅读能力提升。多选题调查结果显示:家长觉得儿童变化最明显是对绘本阅读的兴趣更浓厚(93.75%);其次是儿童阅读同一绘本时更加熟悉(91.25%),认出绘本的角色(90.00%),复述绘本的部分情节(77.78%)等。复述绘本的全部情节、围绕绘本故事情节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在日常遇到的疑问、识字能力提升及其他表现占比在8.75%-25%。上述数据表示,使用比巴M15机器人更好地促进儿童阅读兴趣。对于加深内容理解和提高记忆力方面,调查对象表现明显。

经过每月数据对比,对绘本阅读的兴趣更浓厚占比月数据呈现下降趋势,使用比巴M15机器人对增加儿童阅读兴趣稍微减弱。关于阅读内容记忆,认出绘本的角色、复述绘本的部分情节呈现下降趋势,阅读同一绘本时更加熟悉呈起伏状态,复述绘本的全部情节呈小幅增长趋势;使用比巴M15机器人对反复阅读绘本具有一定记忆强化作用。关于阅读理解,围绕绘本故事情节提出的问题呈起伏状态,解决了在日常疑问呈上升趋势,识字能力提升呈下降趋势,在对阅读内容理解方面有小幅度的促进作用。

4 人工智能技术在儿童阅读服务中的促进作用与存在问题

透过4位调查对象4个月内使用比巴M15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和数据分析,结合儿童读者和家长使用机器人的真实感受,根据机器人辅助儿童绘本阅读的功能与效果,得出结论如下:

4.1 人工智能技术在儿童阅读服务中的促进作用

4.1.1 一定程度提升阅读效率

阅读时长0-30分钟所占比例每月逐渐增加,其他阅读时长每月逐渐减少,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使用比巴M15机器人阅读绘本的时间在四个月内逐渐减少。结合每月阅读绘本的数量关联分析,前两月的数量接近,并且使用时间的减少表明阅读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4.1.2 刺激儿童阅读兴趣

经过阅读绘本后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分析可知:使用比巴M15机器人可以刺激儿童对阅读绘本的兴趣。比巴M15机器人适合应用于早期培养儿童对绘本的兴趣。对于内容理解和记忆方面,调查对象明显表现上升趋势。

4.1.3 在儿童绘本阅读中起辅助作用

比巴M15机器人对孩子来说具有一定吸引力,使得他们在4个月内的时间内愿意持续使用。经过分析,比巴M15机器人在儿童绘本阅读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较为有效地辅助儿童绘本阅读,可以考虑适当引入智能机器人用于儿童绘本阅读。

4.2 人工智能技术在儿童阅读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4.2.1 辅助效果持续性与长效性表现不足

使用比巴M15机器人阅读绘本的使用意愿主体经过每月对比,家长要求的比例呈现小幅度上涨趋势,儿童使用比巴M15机器人的新奇感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减弱,影响其使用比巴M15机器人进行绘本阅读的意愿。儿童最初使用是出于好奇,长时间后会失去新鲜感并影响效果。

4.2.2 儿童阅读意愿和主动性没明显增强

经过每月数据对比,增加了对绘本阅读的兴趣所占比例逐月减少,使用比巴M15机器人对于提升阅读兴趣提升所有弱化。在阅读内容记忆方面,认出绘本的角色,复述绘本的部分情节两种行为呈下降趋势,复述绘本的全部情节4个月内的比例呈起伏,考虑到关系阅读内容,对反复阅读绘本起到记忆强化作用。在阅读理解方面,围绕绘本故事情节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在日常遇到的疑问及识字能力提升呈现上升趋势。比巴M15机器人对于儿童阅读内容记忆方面的促进作用有所弱化,而对儿童阅读内容理解方面促进作用有所加强。

4.2.3 机器人阅读无法取代亲子阅读

经过每月数据对比,使用比巴M15机器人对调查对象识字能力呈现下降趋势。识字是阅读绘本的基本,影响儿童自主阅读。家庭中亲子共读和对话式阅读的浓厚学习氛围和互动性,目前的机器人还没达到取代的地步。

5 结论

实证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对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辅助作用的持续性和长效性不足,儿童的自主阅读意愿和阅读主动性仍然有待增强。市面上的儿童阅读智能机器人的功能主要是朗读绘本,儿童与绘本的互动性形式单一。智能机器人应用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远不及“莞芽故事会”这种互动性强的儿童阅读推广方式。图书馆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儿童阅读推广上,图书馆可引入智能机器人作为助手引导阅读推广活动,鼓励孩子通过与机器人互动,以提高儿童阅读的趣味性;图书馆也可创建人工智能儿童阅读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推荐个性化的儿童阅读资源,从而为家长引导孩子进行阅读提供有效指导依据。

猜你喜欢
意愿趋势对象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趋势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初秋唇妆趋势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