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顾炎武的名、字、号

2021-09-02 02:44杨瑞庆
江苏地方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顾炎武昆山文人

◎杨瑞庆

(江苏昆山 215300)

旧时文人讲究用名规矩,编撰家谱、书写婚书、签订契约等正式场合必须用“名”。等到长大成人读书考学时,为了同人之间能够相互礼貌称呼,就会为自己起“字”,其内容往往是“名”意的补充或延伸。再到后来,为了表达自己的独特抱负,就会起“号”。所以,旧时文人大多拥有“名”“字”“号”三个不同的标签,甚至有时候还用笔名,从中可看出家长的祈盼和文人自己的追求。在日常交流中,一般常用字、号相称,而不会直呼其名,以示敬重。

顾炎武(1613—1682),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他生于明亡清立的乱世,又临家仇国难的险境,一生反清复明的意志十分坚决。他为了撰写经世致用的文章,而完成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游学苦旅。为了明志图强,又为了平安生存,他不断改名、改字、改号,表现了一个爱国文人的高尚气节。

一、出生名“绛”

顾炎武出生于昆山千灯(旧称“千墩”)的一户官宦人家,其高祖、曾祖、祖父都是进士出身。他出生后,父母为其取名“绛”。“绛”的本意是太阳升起时的红色景象,可见,父母盼望儿子能像早晨升起的太阳一样冉冉腾达。

但是,到了顾绛父亲一代时,顾家发生了变故。叔叔顾同吉不幸得病死去,其未过门的妻子王氏出身书香门第,信守贞操,决意终身守寡,为公婆养老送终。顾家族人感动于王氏的贞孝义举,又同情她膝下无子,孤苦伶仃,顾绛父母就将尚在襁褓中的小顾绛过继给了王氏,以了却她无后的遗憾。由于王氏富有贤德,而被尊称为“王硕人”。

王硕人在家无微不至地伺奉公婆,甚至还做出了一件感人至深的孝举——她的婆婆得了重病,遍请名医求药,但都徒劳无功,家人都认为她得了不治之症,只能无奈等死。但有一位巫医建议,只要用一节手指做药引,就能药到病除。王硕人虽然将信将疑,但为了挽救婆婆一命,立即忍痛砍下一节手指,将其煎入药中,服后竟然奇迹般地奏效,从此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断指疗姑”(旧时婆婆称姑)的美谈。王硕人的贞孝事迹不但感动地方,而且还感动了朝廷,明末崇祯皇帝下旨封王硕人为贞孝典范,并御批为她在顾园建造了贞孝牌坊。1682年,顾炎武逝世下葬千灯顾墓后,就把贞孝牌坊移至顾炎武的墓碑之前,不仅弘扬了王硕人的感人孝举,而且还弘扬了王硕人教子有方的美名。

确实,王氏自从领养顾绛后,就倾注心血,对他关爱有加,不仅在生活上将他照顾得体贴入微,而且在教育上也从严管教——给他灌输四书五经的高深学问,教以岳飞、文天祥的忠义大节,从小培养他爱国爱民的高尚品格。

二、取字“忠清”

在嗣母的悉心栽培下,顾绛勤奋好学,少年得志,顺利进入县学深造。为了在学友之间能有个亲切的称呼,顾绛取字“忠清”,以表自己有着“忠贞清正”的人生追求。

随后,顾绛刻苦攻读,17岁时就考中秀才。但随后两次乡试不第,顾绛觉得时不待人,必须立即改道换辙,著书立说,否则将一事无成。他发誓不再参与科举考试,而寄情于读书撰文,希望自己能拥有真才实学,为治理国家而献计献策。

当他27岁时,构思的第一部巨著就是《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绛准备通读所有郡国史籍,从中找出治国良策,提供给当权者参考。他的计划不可谓不大,雄心不可谓不壮,而且一出手就胸怀“天下”,关切“郡国”。后在另一部巨著《日知录》中还喊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惊世豪言。

三、笔名“蒋山佣”

在改朝换代的岁月里,顾绛过着忍辱负重的生活,看到还有抗清义士在南方重建朝廷,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为“复明”大业做点贡献,故而他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准备献给南明弘光皇帝,供他在重振雄风时参考。当昆山县令杨永言推荐顾绛到南明朝廷担任兵部司务小职时,南京已被清兵攻占,南明政权已经崩溃,顾绛此时的反清复明意识更加强烈。这种意识不但融进了他旗帜鲜明的文章中,而且还落实在他虔诚的祭奠行动上。在后来的北游期间,他曾十多次拜谒明皇陵,有“问君何事三千里,春谒长陵秋孝陵”的诗文为证。据《顾炎武和昆山文化》“顾炎武年表”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7月版)记载,顾绛每到南京或北京两地,必去叩拜孝陵或长陵。特别是在第七次拜谒紫金山明孝陵后,还写下了《重谒孝陵》的诗文,字里行间反清复明的思想一览无遗,爱憎立场清晰可见。

1645年,顾绛到南京后,有一段时间的心情相对平和,触景生情,写下许多寄托乡愁和家国情怀的诗文。当时到处是风声鹤唳的高压氛围,他担心用真名发表出来会因观点与政见不合而引发矛盾。为了保护自己,他便用陌生、隐晦的笔名发表作品。当时,顾绛用“蒋山佣”三字署名。因为“蒋山”为紫金山别称,那是明太祖陵墓所在地,顾绛名义上还在南明朝廷中担任小吏,“蒋山佣”的笔名暗示顾绛要做蒋山的佣人,意即愿为南明政权继续效力。可见,这个笔名一如既往地显示着顾绛坚守反清复明的爱国立场。

那个阶段印行的顾绛诗文集用“蒋山佣”署名,并用“残稿”自谦。由于这个笔名的真实所指当时无人知晓,因此让顾绛度过了那段太平无事的岁月。

四、改名“炎武”

在之后的岁月里,顾绛因感到自己的初名名不副实而愁肠百结。而且,这“绛”字与“降”字近音,听上去非常别扭。对于拥有一副傲骨的顾绛来说,非常计较这个容易引起听辨错觉的“绛”字,于是他顾不上有不孝之嫌的清规戒律,决定为自己改名。

那时,南都金陵已失守,正是兵荒马乱之际。顾绛想起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弟子王炎午在临安(今杭州)危急时毅然拿起武器起兵保卫国家的壮烈事迹,就决定借用“炎午”两字,改名为“炎武”。理由一为崇拜炎午英绩,二是崇尚武装真谛,三为“炎”字保留了原名“绛”字中蕴藏的红火内涵,这次改名预示着顾炎武准备将文韬武略的追求付诸实际行动。

大致在南京隐居五年以后的1650年,其时,江南各地抗清义军奋起反抗,顾炎武毅然加入义军投入抗清战斗。当他得悉昆山城池也被清军围困时,立即潜回,拿起武器与清兵厮杀,为保卫昆山城而英勇不屈地立马横刀。

昆山城内的军民视死如归,顽强抵抗着清兵的入侵。虽然城池坚固,最后还是抵挡不住已经杀红了眼的清军。昆山城里一片火光,血流成河。一些坚贞不屈的义士在最危急的时刻采用各种方法和清廷决裂——作为城中反清主帅的王佐才率兵巷战,竭尽全力后,预感难以挽回败局,为了不做亡国奴,于是端坐衙署,整齐衣冠,勒刀自尽。名士朱集璜(名贤朱柏庐之父)和他的岳父陶琰协力守城,为了不做亡国奴,朱集璜投河,陶琰上吊,以死效忠。

面对昆山城池即将失守的险境,顾炎武和家人始终投身抗清行列,最后全家受难——生母被砍右臂,爱妻被辱火线,两位胞弟英勇就义。顾炎武和嗣母幸运突围,逃至常熟语濂泾避难,在悲观失望中嗣母绝食而亡,临终前留下了“无为异国臣子”的遗言,让顾绛一生都刻骨铭心。

后来,发生了祸起萧墙的“顾叶之争”。1657年的深秋季节,同城才俊叶方恒趁火打劫,图谋霸占顾家田产,还不依不饶地穷追不休,不但烧毁了他在语濂泾的栖居处,而且还派人追杀这个落难文人。顾炎武被逼无奈,决定远走高飞。但是,周围到处腥风血雨,顾炎武只得扮成商人模样,才逃过围追堵截,走上了漫漫长长的北上采风之路。

五、换字“宁人”

在改名“炎武”的同时,他感到原字“忠清”容易让人产生“忠于清廷”的误解。于是,顾炎武决定改字“宁人”。表面上看似好像追求做个甘于寂寞的人,实际潜藏着他甘为明朝遗民的“潜台词”,因为“宁”是金陵别称,而“宁人”则表露了他还有生为金陵黎民的意愿。据载,南京在西晋时期就被另称“江宁”了,因此南京又被别称为“宁”。

自从改字“宁人”后,他在朋友间的诗文往来便用“宁人”相称,如李因笃的《雁门邸中值宁人初度》、陈济生的《送顾宁人还钟山寄金陵诸友》、归庄的《寄怀宁人》等,顾炎武自己也常用“宁人”落款写诗作书。

在顾炎武北游前,为了支持他完成“读万卷书”的人生目标,考虑到他不可能随身携带浩繁的沉卷,以江南复社名家杨彝为首的一群文人就为他撰写了具有“介绍信”功能的短文《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盼他每到一地能凭借撰文者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力,打开借书和读书的方便之门。后来,这篇短文确实让顾炎武一路接触珍本,收获丰硕,帮助他完成了繁重的写作任务。

改字“宁人”后,虽然符合顾炎武的心怀,但是,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那时,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清廷大兴“文字狱”,只要诗文中隐约可见影射大清政权的文字,就会被追根寻源,一旦抓住“辫子”,就会格杀勿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明史案”,曾牵连数百文人。1668年,又出现了关于《忠节录》的文字狱,不幸与顾炎武扯上关系。该书为明末爱国诗人的诗集,有人发现内有“晚与宁人游”的诗句,认为“宁人”隐藏着变天阴谋,就这样把顾炎武抓进了山东监狱。后经多位朋友的鼎力相助,帮他推诿、搪塞,清廷才最后审定“宁人”不过是顾炎武的一个平常“字”而已,只是寄托圣洁,别无其他用意。由于没有发现什么阴谋,后来,清朝官府就将顾炎武无罪释放了。

六、自号“亭林”

昆山顾姓是江东望族顾野王的后代。顾野王(519—581),吴郡(今苏州)人,南朝梁陈间史学家,长期居于亭林(今属上海市金山区),因他的隐居地有一片亭亭玉立的梧桐林,周围人就叫出了“亭林”地名。顾炎武十分羡慕这样风景如画的风水宝地——如果自己也能拥有这样山清水秀、红花绿树的写作环境,那该是多么美好啊!为了表达追慕先人之意,同时梦寐那种惬意的创作环境,顾炎武后来自号“亭林”。遗憾的是,他最终也没有获得那种如意的环境,一生漂泊,在流浪中度过,直至客死异乡。

虽然顾炎武的名、字、号很多,百姓出于保护这位怀才不遇又倔强刚烈的文人,而爱称他为亭林先生,显得亲切而高雅。

顾炎武纪念馆

北游期间,清廷为网罗精英文人,特设“博学鸿词科”。顾炎武的三个外甥徐元文、徐乾学、徐秉义先后“鼎甲”,相继在朝中做了大官,当得悉亲舅在外颠沛流离时,曾多次向他发出归朝理政的邀请,但顾炎武坚决不仕。即使多次到京城采风,他也甘愿住在报国寺中。清末,一些敬仰他的著名文人就在报国寺中设立了“顾亭林祠”,纪念他爱国撰文著作等身的历史贡献。

1914年,晚清进士广东学者梁鼎芬因慕名顾炎武的学问和气节,千里迢迢地赶到昆山顾炎武故乡千墩祭扫亭林墓。当他看见顾墓坟墩矮小、周围杂草丛生的情况,顿觉与先贤的功德极不相符时,决定捐款修墓,还在亭林墓正南方数十米处建造了一座亭林祠堂。

20世纪30年代,昆山文人在今培本小学内,利用玉山书院旧址改建成亭林专祠,后搬迁至玉峰东斋,几经变迁,最后变成当今古朴典雅的“顾炎武纪念馆”。

如今,昆山市为了纪念顾炎武先生,用“亭林”命名的组织、单位、建筑随处可见,如亭林园、亭林路、亭林街道、亭林社区、亭林中学、亭林大桥等,使歌颂亭林先生的名人效应更加彰显。

尽管顾炎武一生不断换名、改字、命号,但民间爱称他为“亭林先生”而显得亲切,官方总称他为顾炎武而显得大气。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到的从老子、孔子以来的中国25位思想大家,顾炎武就名列其中。可见顾炎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引人瞩目的崇高地位。

猜你喜欢
顾炎武昆山文人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顾炎武谢鼠
昆山三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迈晟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三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昆剧新编戏《顾炎武》创作得失刍议
文人吃蛙
顾炎武“拜师”
顾炎武与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