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信件在生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2021-09-03 23:58邓秀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课程建设

邓秀平

摘要:叙事信件是叙事治疗中的常用手段之一,将叙事信件应用于生涯教育课程中,可以实现生涯教育课程的个性化发展。探索了不同的叙事信件在生涯课堂中的应用,以期将叙事的理念与技巧融于生涯教育中。叙事信件种类多,对其善加利用可以有效增强课堂效果,有针对性地促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改变自己的动力,提升生涯自信。

关键词:生涯教育;课程建设;叙事信件;叙事治疗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4-0022-02

一 、引言

(一)叙事信件的定义与应用

叙事信件,是叙事疗法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是通过书写信件对来访者进行辅导的一种方式。信件在叙事辅导中的使用,不仅为丰厚来访者的故事提供了新的方法,还将辅导效果延伸到了咨询室以外。根据叙事信件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总结信、邀请信、解职信、推荐信、预测信、自传信、未来信等[1]。不同类型的信件带来的辅导效果也各不相同。

关于叙事信件,最早是怀特(White)和易卜森(Epston)通过总结性的信件帮助来访者巩固面谈效果,赵兆、赵燕[1]在叙事治疗的个案中也做过尝试,但是基本只局限在个案辅导中,在课程中的应用仍有探索的空间。

(二)生涯教育课程开展的现状

生涯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掌握生涯规划知识与技能,确定生涯目标,进行生涯决策,寻求最佳生涯发展路径的有计划的专门性教育活动。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生涯规划的开展更有其必要性与深远意义。广东省中山市采用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调查(学生问卷)[2]评估学生发展指导现状和需求,调查发现,学校生涯教育开展的情况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自身生涯规划探索的需求。生涯教育课程作为生涯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存在师资不足,课程重理论、轻实践,针对不同的学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等问题,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3]。

为了激发学生对自己生涯梦想探索的动力,我尝试将叙事信件融入生涯课堂。经实践探索发现,信件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叙事信件的使用让生涯教育更有针对性;叙事取向的信件疗法在课堂的应用,可以延伸课堂的效果,巩固学生的生涯自信;信件还可以成为学生成功故事的见证与升华。

二、 叙事信件在生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一)共构生涯故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近年来,叙事取向的生涯咨询取得了一定实效,叙事疗法对于个人生命故事的关注与“生涯即故事”的理念不谋而合[4]。叙事信件应用于生涯教育,是对生涯咨询的补充;应用于生涯教育课程,既是对生涯教育开展形式的拓展,也可延伸课堂效果。

调查显示,有50%的学生认为目前所接触到的生涯课程內容太过空泛,过分专注于理论的介绍,实用性、操作性不强,对自身的帮助不大;35%的学生觉得当下的生涯课程没有针对性,缺乏个性化的策略[5]。叙事表达鼓励当事人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通过教师与同伴的建构、解构、重构,帮助学生重新建构自身生涯的意义,既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针对性,也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共构生涯故事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鼓励学生书写自己的生涯故事,这个生涯故事可以来源于过去的经验,通过对过去经验的梳理,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更加客观的认识;第二步,与同学及老师分享自己的生涯故事,邀请老师与同学对自己的故事表达分享个人想法;第三步,整合他人想法及在分享过程中发现的例外,重构个人生涯故事,赋予个人生涯故事新的意义[4]。书写、建构、重构等过程能给予学生探索与规划生涯的力量,唤醒学生的规划意识,增强生涯自信。

(二)善用叙事信件,增强课堂有效性

生涯故事的叙述与重构,可以采用不同的叙事信件形式来进行,一方面,丰富课堂形式;另一方面,不同形式的叙事信在生涯课程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叙事信件的种类有许多,要善于运用叙事信件,才能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

1.自传信——丰厚成功经验,建立生涯自信

自传信是邀请学生以自传体的形式书写自己过去的经验故事。为了帮助学生探索个人能力、兴趣等个性特质,进一步探索自我,为规划未来打下基础,需要帮助学生发现与看见自己过去成长历程中的经验事件,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自传信的运用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在书写过去经验中发现自我。例如,在一节能力探索的课堂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能力,除了传统能力测试与分析,教师设置了一个“光阴的故事”的环节,用冥想引领学生回忆过去走过的光阴中自己经历的成功故事,再引导学生反思这些成功经验的产生都有赖于自己所拥有的哪些能力与特质。冥想结束后,邀请学生以自传信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成功故事,强化与丰厚学生的成功经验,让学生在实际事件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能力,建立生涯自信。

2.未来信——建构未来愿景,促发积极转变

未来信是邀请学生以未来的视角给现在的自己书写的信件,通过信件帮助学生发展出新的积极的偏好故事。在学生自我探索的基础上,用未来信将过去的经验与未来链接,让学生能够在未来愿景的建构中产生积极转变,主动规划生涯。例如,在生涯唤醒课堂中,我设置了一个“来自未来的一封信”环节,通过冥想,引导学生看见未来五年后实现了理想的自己,然后让学生以五年后的自己的身份给现在的自己书写一封信,书写未来自己的生活及感谢现在的自己为未来目标的实现作出的贡献。学生通过书写未来及对当下自己的感谢,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当下的自己除了问题以外的偏好故事,促发学生产生积极改变的动力,主动建构未来。

3.推荐信、邀请信——纳入他人见证,巩固教育效果

推荐信一般由教师书写,通过教师的推荐让身边的人改变对学生的固有认识,巩固学生的积极支线故事的发展。邀请信可以由学生本人书写,邀请他人见证自己的成长及个人拥有的挑战生命问题的技能等。通过纳入他人见证巩固学生课堂所得,共构生涯故事,增强学生的生涯自信。在常规课堂中,纳入他人见证可以是与同班同学分享,同班同学互为见证。邀请信与推荐信的使用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生涯教育课程中来,强化学生的规划行为。在一次生涯规划课程中,我邀请学生给自己的父母或者信任的长辈写一封邀请信,邀请他们到课堂见证自己从生涯课堂结业并承诺将积极地进行自我探索与未来规划。学生发现,通过父母(长辈)见证,强化了自身将承诺转化为行动的动力。

三、 反思

叙事信在生涯课程中的应用,更像是学生与自己生命故事的对话,他们能在对话中发现生命中的例外与本来就存在的美好风景。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引导者与积极影响者,在倾听学生的生涯故事时,因为每个人生命故事的独特性,教师应保持不评判、不评价的态度,尊重价值的多元化,积极影响学生去看见自己生命故事的丰富性,不代替或者干扰学生的故事书写。

总之,叙事信件在生涯课堂中的应用,仍有非常大的探索空间。这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叙事理论基础的学习,将叙事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活视角影响学生,引领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兆,赵燕.心理治疗信件在叙事治疗中的应用(综述)[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3):161-166.

[2]梁剑玲,陈晓新,黄珊珊,等. 普通高中生发展指导的现状与需求调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3):20-24.

[3]黄向阳,王保星.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实践案例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4]王娟.叙事疗法在高校生涯教育中的应用[J].教学实践研究,2015(32):153-155.

[5]余金枝.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现况分析及策略研究——以广东地区某学校为例[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0)6.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课程建设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