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汉中茶产业发展探讨

2021-09-03 03:59刘懿吕锋严志慧刘剑云史崇英
中国茶叶 2021年7期
关键词:茶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

刘懿 吕锋 严志慧 刘剑云 史崇英

摘要:茶产业是汉中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将更加凸显。文章立足汉中茶产业实际,从优化基地、培育主体、拓展市场、打造品牌、质量安全等方面,就汉中如何结合自身优势,抓住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茶产业;乡村振兴;转型升级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Hanzhong Tea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IU Yi, LÜ Feng*, YAN Zhihui, LIU Jianyun, SHI Chongying

Hanzhong Tea Industry Office, Hanzhong 723000, China

Abstract: The tea industry is a characteristic and advantageous industry in Hanzhong, as well as a leading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position of the tea industry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will become more prominent. How Hanzhong combines its own

advantages, seizes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ccelerat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tea industry, and promo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worthy of further consideration.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the tea industry in Hanzhong, the convenience of optimizing the base, cultivating the main

body, expanding the market, building the brand, and quality and safety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tea industry, rural revit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漢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自古就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称,辖9县2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86万,总面积2.72万km2。汉中种茶历史悠久,属古巴蜀茶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商两代,汉中与巴蜀同属梁州[1]。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中写道:“茶树移入四川后,首先向北迁移”。长安在西周时期就是政治中心,汉中是巴蜀北上进入长安的必经之地,自然也就成为茶树向北传播的第一站[1]。汉中茶区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且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天然锌、硒等微量元素。茶园多建于大巴山北麓海拔800~1 200 m的缓坡地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4 ℃,年均降雨量923.5 mm[2],良好的生态环境极适宜茶树生长。“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优良环境,使汉中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泡、保健”五大特点。

近年来,汉中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把茶产业作为优势主导产业、绿色生态产业、脱贫攻坚产业、乡村振兴产业予以重点打造,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茶产业现状

截至2020年底,汉中市茶园面积8.66万hm2,茶叶产量6.12万t,产值83.86亿元。全市共有茶叶产销企业1 84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196家。形成了以绿茶为主导,红茶、白茶、黑茶等多茶类生产及超微茶粉、抹茶、茶多酚、茶食品、茶饮品、茶保健品等茶叶精深加工产品齐头并进的格局。已整合形成“汉中仙毫”“汉中红”“汉中炒青”“汉中毛尖”四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13年,“汉中仙毫”荣获第31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绿茶类唯一金奖。2017年,“汉中仙毫”在首届中国(杭州)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20年,“汉中仙毫”品牌价值达29.37亿元。全市已建成西乡江榜茗园、城固山花茶舍、宁强千山玉皇观、青木川瞿家大院等20多个茶旅融合示范点。近10年来,全市累计有近20万贫困户、60余万贫困人口因茶而脱贫;有近10万农户、30余万人因茶走上了致富路。

二、存在的问题

1. 茶园基础设施薄弱

汉中茶园大多分布在巴山北麓山区、丘陵地带,立地条件较差,水、电、路等配套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茶区劳动力紧缺,机械化程度不高,茶园产量低,生产成本高。

2. 缺乏行业领军企业

茶叶企业整体呈现小、散、弱的局面。企业知名度、带动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经营理念、抗风险能力都很缺乏。茶产品主要以春季绿茶为主,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不高。

3. 产业宣传力度不够

对公用品牌的宣传乏力,在车站、机场等几乎见不到汉中茶的宣传广告。宣传手段单一,外界对汉中茶叶的了解不够。销售市场仍以本省为主,省外市场占有率极低。

4. 专项资金投入匮乏

汉中属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是输京水源地,没有大的工矿企业,经济落后,在茶叶标准化生产、设备改造、主体培育、市场开拓、品牌打造等关键环节扶持有限。

三、做强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意见》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必须依托产业的发展。茶产业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小农经济特色在乡村振兴中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5]。今后一段时期,汉中茶产业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的指示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实施质量兴茶、绿色兴茶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1. 夯实茶园基础,做优茶叶基地

(1)优化茶叶基地建设

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加快对现有茶园改造提升,大力推行茶园管理和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对新建茶园,在品种选择、定植、管理、园地规划上严格按照机械化生产要求实施。对已建立的交通便利、地势相对平坦、园貌规整的茶园,通过适当改造实现机械化生产。对交通便利、地势较好的低产茶园,加大改造力度,连点成面,逐渐恢复成高效丰产园。对低质、低效、偏远、长期失管的零星老茶园采取退茶还林措施。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布局规划合理,水电路配套”要求,在茶叶重点县区、重点镇村、重点企业的主要茶园,以改园、改路、改电、改水为重点,大力推进茶园水电路配套设施建设。建立一批主道、步道、地头道俱全,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配套,茶园耕作、管理、采摘机械化的高效茶园。使茶叶产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茶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缓解茶园用工紧张矛盾。

(3)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依托省市县区茶叶科技研发与推广机构,坚持引进与自繁相结合,建设引种试验圃、母穗园、繁育圃,强化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大新优品种选育、推广力度。大力推广适合汉中茶区栽培的优良品种。加强高氨基酸、低咖啡碱、低氟、抗旱、耐寒、抗病虫等品种选育推广工作。在茶叶主产区,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良种繁育基地,为品种更新和良种推广提供种苗保障。

2. 培育龙头企业,做强茶叶主体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把培育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提上重要日程,加快推进。在茶叶集中优势产区打造一批加工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省市级茶叶龙头企业,实现全程智能化加工。改造提升县级茶叶加工企业和中小型茶叶初制企业,使其达到市级龙头企业要求。鼓励支持茶叶企业采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方式,组建企业联盟或集团。

(2)加快精深加工步伐

培育一批茶叶产品精制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和协作化水平。鼓励支持茶叶精制加工企业落户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茶叶园区,加强质量检测、冷鏈物流等配套能力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发展茶叶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3)培育新型合作组织

加大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培育力度。加强茶区种植能手、新型职业农民、经济能人培训。扶持培育一批在当地长期从事茶叶生产、管理、采摘、绿色防控等活动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让茶农购买服务,缓解劳动力紧缺并让茶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3. 突出产品特色,打响汉茶品牌

(1)开发形式多样的茶产品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原则,适应新形势下消费结构变化,围绕汉茶品种、品质、地域特点,做精以汉中仙毫、汉中毛尖、汉中炒青茶为代表的优质绿茶,合理开发汉中红、汉中黑茶、汉中白茶以及深加工茶产品。

(2)实施汉中茶叶公用品牌战略

全市统一打造“汉中仙毫”“汉中炒青”“汉中毛尖”“汉中红”等品牌,积极构建“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模式。严格种植、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管理,实现从茶园到茶杯全过程质量管控,构建品牌维护、保护机制。

(3)强化品牌的宣传推介

做好“汉中仙毫”“汉中红”等公用品牌包装、广告语的策划、宣传。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通过有影响的媒介宣传汉中茶产业、茶品牌。积极参加国内知名茶博会、推介会、赛茶会。在全国茶叶主销区、大中城市,通过直销、连锁、加盟、代销等形式,建设一批汉中茶专卖店。拍摄、制作汉中茶宣传片。在高铁、机场、港口等交通枢纽醒目位置,投放汉中茶广告。

4. 立足消费需求,拓展茶叶市场

(1)巩固提升本地市场

培育市县(区)镇茶叶批发市场、鲜叶交易市场。加快已有茶叶交易市场改造升级,提升服务功能。在茶叶主产县区培育较具规模的茶叶交易市场1~2个;每个茶叶主产镇建立鲜叶交易市场;在各旅游景区,建立茶叶营销窗口。本地酒店、餐饮店、高速公路服务区、超市广泛展示销售汉中茶叶。

(2)积极开拓外地市场

积极拓展西安、西北市场,支持企业到省外大中城市寻找经销商、代理商或建立直营店。对在市外开设汉中茶直营店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引导企业到北京、上海等茶叶批发市场建立批发网点,设立集中销售区域。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高汉中茶叶市场覆盖面与占有率。

(3)加快电子商务建设

加快与淘宝、京东、天猫、拼多多等品牌电商合作,积极发展线上销售。支持知名电商平台在汉中建立产地仓、云仓,增强线上推广和线下服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鼓励新型茶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设计,实施线上线下结合,促进茶叶电子商务规范发展。加快实现实体店功能转型,实现种植、加工、物流、销售到消费各环节数字化。

5. 严把产品质量,确保质量安全

(1)完善汉中茶叶标准体系建设

以机械化、自动化为方向,以企业为主体,全面开展公共品牌的标准体系制(修)订。茶叶主产县区全部建成国家级、省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区),建成6.66万hm2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严格按照标准种植、施肥、采摘、加工、储运等,全面提升汉中茶质量安全水平。

(2)加强茶叶产销环节监管

不定期对茶园投入品开展专项检查,严禁违禁投入品进入茶叶生产环节。适时做好对茶叶加工环境、加工人员、设施设备等监管和整治。引导和教育广大茶企、茶农严格按照绿色、生态茶园标准进行管理和加工。强化茶叶交易市场、经营门店等流通环节的执法监管。

(3)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组织企业、农户按标准进行生产、加工。茶叶加工企业要建立“生產档案、投入品管理、产品查验准出、包装标识”等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和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上市茶产品的质量可查询、来源可追溯。

6. 依靠科技支撑,做好产业服务

(1)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茶叶人才培养行动”。分批组织茶叶技术推广人员到茶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加培训。邀请国内知名茶叶专家来汉中调研、授课、讲学。加快茶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建设,做好茶产业技能人才培养。落实优惠政策,引进涉茶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基层茶叶技术推广队伍。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做好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的主体培育,鼓励茶业科研院校(所)和龙头企业开展茶叶生产、加工、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研究。加快茶树新品种选育、新产品开发及精深加工等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

(3)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市县区要稳定茶叶技术推广机构,加快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壮大队伍,强化职能,落实责任,为产业发展提供组织和技术支撑。积极开展综合服务平台创建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逐步实现产业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推动生产、流通和配套服务高效优质发展。

7. 弘扬汉中茶文化,推进深度融合

(1)加快茶文化普及

加强茶文化和茶知识的普及与宣传。积极推进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内国际茶文化活动。创新举办不同形式、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茶文化活动。建设一批具有浓郁汉中茶文化特色的博览园、博物馆、体验店。

(2)丰富茶文化内涵

开展制茶、茶艺、审评人员培训,培养一批宣传汉中茶文化的学者、专家、代言人。出版一批与汉中茶有关的文学作品,编排、制作一批突出汉中茶特色的影视剧、歌曲,培养一批宣传、展示汉中茶文化特点的茶艺表演队伍。

(3)推动茶旅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茶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升茶产业的生态、休闲、文化价值。集聚茶产业、人文历史、休闲度假、观光体验、健康养生、文化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等资源,大力发展集休闲、观光、体验、康养、民宿等功能为一体的新业态,推进茶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拓展茶产业功能,延伸产业链。

四、保障措施

1. 强化组织领导和协同推进

强化政府在茶产业发展中的统筹谋划、政策引导、投入支持、执法监管等方面的作用。各县区政府要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制定主导产业清晰、目标任务明确、生产布局合理、配套设施良好、运行机制高效的茶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引导,落实主体责任。

2. 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

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对新技术推广、企业主体培育、品牌宣传推介、市场营销拓展等方面进行支持。各县区每年也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茶业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形成合力,积极配合,协同推进茶产业做大做强。

3. 强化管理职能和队伍建设

稳定充实市县区茶业办、茶叶局、茶叶中心(站)茶叶管理及技术推广机构,整合资源,增加编制。建立完善市县(区)镇三级茶叶技术推广体系,强化茶产业发展队伍建设。构建茶产业发展长效机制,持续不断地一任接着一任干。

4. 加大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

建立茶产业发展督导机制,成立督导组开展专项督导,及时通报督导结果。把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强化跟踪问效,实行严格的奖惩措施,激发广大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助推汉中茶产业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纯. 汉中茶业[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2.

[2] 汉中市人民政府, 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 汉中年鉴[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19: 34.

猜你喜欢
茶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宣城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