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民航概论课程探索研究

2021-09-04 07:27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概论爱国主义思政

张 菁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 201418)

在此背景下,高职课程教育也应时事号召,在相关专业课程中加入爱国、爱党元素。在民航概论中,增大与党史密切相关的中国民航史课程比重。而且在课程实践中,教师了解到学生普遍不熟悉我国民航现状,在课程中也要加入现今中国民航管理体制与“三大航”等知识点,进行本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包括民航历史教育)。

1 在民航概论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1)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教育方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将在他们手中由梦想变为现实。他们的理想信念、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开创的百年基业能否永续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为此,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首要环节。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勠力同心、接续奋斗,战胜了前进道路上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险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不但完全改变了中国落后的面貌,而且深刻影响着世界发展的格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可歌可泣的华彩乐章。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回顾党的百年奋斗的风雨兼程、重温世纪岁月的沧桑巨变,不但可以让大学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和建设成就,更加珍视今天的美好时光和发展前景,从而为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勇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代重任的关键支撑。新时代的大学生出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宁的好时代,人生阅历比较简单,从书本到课堂,缺乏艰难困苦的考验。习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

所以,新时代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让他们从先辈的艰难困苦中汲取智慧的源泉,从前人的坎坷曲折中迸发奋进的力量。

(3)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学习能力最强、思维最为活跃,对各种新鲜事物、思潮理念、价值观念都容易接受和吸收;但同时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单纯、知识体系不够完善,更加需要悉心关怀、正确引导和精心培育。习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营养剂。历史观正确与否,关系国家兴亡、民族盛衰。正确的历史观历来都对每一个中国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意识至关重要。那么在相应的专业课程上设置历史性、爱国主义的元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2 民航概论课程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2.1 大学生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现实需要

目前高校大学生专业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高校“育智”“育德”处于长期相互独立的状态,专业课教师大多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对其思想的引导,没有切实担负起授业和传道双重职责,然而思想政治老师和辅导员采用传统单一的教育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未融入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中。

此外,大学生正值人生阶段的“拔节孕穗期”,“三观”尚未成型,需正确引导。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国际化、信息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多元化思潮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专业课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因地制宜实施有关爱国元素的“课程思政”,于“润物细无声”中立德树人,有利于打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对于改善高校教育现状和大学生“三观”的塑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2 在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政治素养是民航行业对人才基本的素质要求

民航类专业人才的爱国情操和思想政治素质能否经得起考验直接影响我国人民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2016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提出当代民航精神,即“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当代民航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怀是民航行业文化和优良作风传统的高度总结凝练,是民航行业精神中最富个性、最先进内容的反映。特别是我国在飞机制造、运行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相对于欧美等航空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民航类专业人才更易受到西方某些不良价值观的冲击。民航类院校作为培养民航行业人才的主要阵地,民航类专业学生作为当代民航精神的重要弘扬者和践行者,开展民航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于实现新形势下培养爱国立场坚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的民航专业人才,适应国家“民航强国”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3 民航概论课程爱国主义教育探索构思

民航概论课程是空乘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航空和民航发展史,民航事业的概貌,认识民航行业各相关岗位和领域的基础概况,树立起民航责任与自豪的总体观念。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熟悉民用航空的系统、组织机构、行业法规、民航发展史等重要知识,对学生将来从事民航服务各相关工作非常重要。

民航概论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繁多,且以理论知识为主,例如飞机发动机和航行管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使得学生感觉课程内容机械呆板,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就注意多增加民航史等人文类的知识,并利用多媒体手段收集教学资源以增强课程教学效果,不依赖于教材。

4 强化民航概论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途径

在专业课程中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运用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网络媒体等教育方法与手段,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学习成效。

(1)以课程教学为根本、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将民航历史知识和中国民航重要人物有机融入学科专业知识的讲授中,用民航领域人物的爱党心、报国情、强国志,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航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向行业前辈和先进人物学习,进一步坚定职业信念,提升思想认识,在实践中发挥引领示范效应。

(2)以合作探究法为教学依托,强化大学生民航概论课程爱国主义教育,应利用学生学习论坛、超星学习通等线上资源平台,开展学习民航史、探究百年党史等活动;利用学生社团等学习真的表扬民航人物话剧、民航故事微电影等活动,让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深化爱国主义学习、继承优良民航传统、在身临其境中践行初心使命。

(3)以网络学习平台为载体,加快构建民航史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平台,将中国民航史资料和民航故事电子化、智能化和形象化并资源共享。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用纪录片、小视频、情景剧等方式,加快构建民航史学习教育新平台,加大民航史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力度,把我国民航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讲活、讲好、讲精彩。

5 在民航概论课程中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选择及研究

5.1 民航概论课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选择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早在1994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就有明确的界定,在该纲要中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包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国国情的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等等。那么在民航概论课程中就可以适当加入中国民航的历史教育、民航传统文化教育、现今中国民航国情与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以及空防安全教育等。

5.2 民航概论课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研究

在民航概论课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研究时可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是捜集和分析研巧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达到某种研究目的的方法。运用文献法作为研巧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在大量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笔者的研巧课题的可用材料,同时还要对所筛选出来的材料做出适当分析和使用。文献法作为社会调查研究中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被大量的研巧者广泛运用,这些运用主要体现在各种学科研究中。一般说来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文献搜集,摘录信息,文献分析三个环节。本研究旨在采用内容分析法的同时也适当地采用了文献法,初步的了解和把握爱国主义教育在民航概论教学内容中的渗透。

(2)内容分析法可将各种民航历史人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的研巧方法,运用于民航概论课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教科书作为一种受众面最广、且具有传播、教育性质的文本,教师可以横向比较多版民航概论教材,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各版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随着多媒体网络日趋发达,可以将多媒体教材中有关中国民航的爱国主义内容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一起研究。

6 民航概论课程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内容建议

民航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策略:

6.1 重塑课程教学目标

民航概论作为民航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启蒙课程,内容广泛但知识深度相对较浅,除了传统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民航系统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在教学目标中嵌入爱国职业教育的思政目标,即对学生的德育要求。譬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民航行业发展历程和优秀人物事迹,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和使命感等。教师可通过基于成果导向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教学目标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育智目标和育德目标的协同推进,有效发挥第一课堂爱国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6.2 深入挖掘民航概论课程内容中的爱国主义思政元素

在挖掘爱国主义思政元素的过程中要遵循课程特点、行业特色和教学规律,聚焦该专业知识或者行业文化契合度高的思政元素进行渗透,切不可生搬硬套,为了课程思政而思政,导致课程内容突兀。教师要针对民航概论课程定位、国家对民航人才的需求、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和行业岗位需求,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爱国主义元素并与当代民航精神结合起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航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筛选契合度高、可操作性强的爱国主义思政元素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民航概论爱国主义思政元素指标体系

在精准挖掘和提炼民航概论爱国主义元素的基础上,凝练提取出与知识内容有效的映射点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实现寓德于教、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课程部分章节的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但并不仅限于此表,*部分为重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单元章节)。

表1:民航概论爱国主义教育部分内容教学设计

7 结语

总之,在中国共产党迎来庆祝百年华诞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大学专业课程更应当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革命精神发扬好,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起航职业风帆。在民航概论课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学改革的开展与实施是一项系统研究,需要教师努力探索与实践,构建可操作性强的育人机制,包括课程思政的管理运行体系、评价体系、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等。一方面为课程爱国主义教育健康有序推进提供制度保障,有助于激发和提升专业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和行业单位的反馈,逐步形成优化的长效运行机制,从而增强课程的爱国主义育人导向。

猜你喜欢
概论爱国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青铜器辨伪概论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爱国主义教育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