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是学生一生的宝贵财富

2021-09-04 07:27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责任心紫砂壶习惯

刘 辉

(青岛市中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 山东·青岛 266033)

0 引言

多年的劳动技术教育工作使我认识到,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非常重要。学生的对文化课的重视,对日常自理能力的培养的漠视,越来越严重。这与现在社会风气及家长的心态有极重要的关系。但我们所从事的综合实践教育不就是一直是逆流而上,在学生超重课业负担的夹缝中顽强生长吗?

所以我在课程教学中始终关注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这一点。虽然学生在我们课程的学习只有短短的两天半,但,如果我的做法能对学生今后人生的路上能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哪怕是一点点,我也觉得是很有成就感的。

1 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从喋喋不休开始

陶艺类的课程卫生清理难度是大家都知道的,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何让学生养成好习惯,从而减少卫生清理工作量,使教室始终做到地面光洁。

从学生进入教室,师生还没有认识,我就开始了对学生的喋喋不休:(1)取出书包中提前准备好的报纸和抹布放在桌面上;(2)大外套脱下卷紧放到书包中;(3)书包全部放到桌子底下。这三条要求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方便操作,教室看起来整齐利落,更是为了保持安全逃生通道的畅通。很多学生为了方便,习惯把书包放在身侧,在紫砂壶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这些都是禁止的。

报纸铺在桌面上外缘与桌子对齐;操作时随时上掀报纸,防止垃圾被袖子带落地面;随时弯腰捡起掉落地面的垃圾;下课前所有人把垃圾集中到小组的垃圾袋中,禁止下位倒垃圾(防止二次污染和下位纪律乱)。地面产生的水,及时擦干净;使用水池须把手甩干再离开;操作时禁止抖抹布,等等等等,这许多要求,需要课课讲,时时提醒。(如图一)经验表明,只要每位上课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统一要求,我们教室的卫生基本没问题。只要对学生严格要求,随时提醒,加强习惯养成养育,使学生在这两天半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地注重卫生行为习惯养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图二)。可惜的是,只有两天半的时间,但我相信,只要接触,必然留有痕迹,这些卫生习惯会在部分学生的身上起到良好的作用的。

图1:课堂教学倒浆

图2:学生在制作紫砂壶

2 良好的操作习惯养成从以身示范开始

紫砂壶制作课程的制作,对天性活泼好动的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真正领会到紫砂壶制作这种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得基本要求就是“静、轻、稳、慢”这四个字,一直写在黑板上,这四个字也是在学生写的学习体会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在实践的过程中,从模具的正确拿法、清理、组合,到顺序排队拿水壶、注浆、倒浆、回收泥浆、清洗水壶、水桶,再到拉窗帘平齐,从工具的正确使用,到使用完毕工具的清理、摆放等等,细节操作演示到位,一系列规范清晰的要求在第一节课就强调到位,由于第一节课要求的事项多,学生容易忘记,在后面的每一节实践课上,随时提醒学生,反复强调学生注意从小处入手,做好自己的“孩子:紫砂壶”的监护人,使其健康成长,以此增强责任心。学生经常在课下和我戏言,刘老师,你是不是有强迫症?其实这些都是经年积累下来,我所形成的良好的操作习惯,而我又想让学生从中学习并受益。为了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我收集每期学生做坏的壶图片,让他们可以直观看到,马虎大意的直接后果。这些良好的操作习惯养成,对学生的心性磨练也是很有成效的。(如图三和图四,学生们在制作紫砂壶)。

图3:学生在制作紫砂壶

图4:学生在制作紫砂壶

国开中学八年级三班的李佳鑫同学在学习总结中写道:“紫砂壶制作专业,九年级学长都说这专业不错”,他就是听了前面学习的同学的介绍,选择了我们课程。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的内心是喜悦的,因为我们的辛勤做出,学生对我们这个课程认可,才会再次选择或者向其他学生推荐。

国开中学8.5的武禹彤同学在学习总结中写道:学工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刘老师的严格要求。刘老师总是要求我们把事情做得有条理,就连塑料袋都要规规整整地叠整齐,摞在一起。一开始我们并不理解,但后来我们明白了,在紫砂壶制作中所需工具很多,如果不能做到有条理,常常会有找不到工具的情况发生,这样一来就会耽搁很长时间。不但在紫砂壶制作中,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到有条理,不但会给生活带来麻烦,浪费许多时间,还会导致大脑混乱,不利于学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我经常对学生说的话就是,做壶如做人,你这两天的学习情况如何,看看你自己的壶就知道了,以此鼓励学生努力做好自己人生的第一把紫砂壶,不管是自己留做纪念,还是送给亲友,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正是课堂上老师的细致入微的工作,使的本课程的作品质量一直很高,学生以及家长在拿作品后,非常满意,很多的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后,会再次回来,就是为了多做一把壶,送给自己的亲友。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内心会充盈了喜悦,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肯定,是对我工作的最大回馈。

3 德育教育时时渗透,润物无声

紫砂壶制作课程特别容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及责任心等方面的培养,我在学生管理方面,尤其注重对学生的责任心方面的培养。

其实不管是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是操作习惯,这些都是和德育教育相辅相成的,这对学生的责任心的培养非常重要。

我曾经对学生说过:“坏壶是会传染的,当一个人的壶坏了,他的心浮气躁的情绪就会向周边传染,从而造成周围同学的壶也损坏。”以此来引起学生的重视。

每学期,我都会遇到一些学习无所谓或者很随性的同学,针对这件种情况,我经常会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这也是给我孩子讲过的故事,2010年底,“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被掉入火盘盆,全身60%深度烧伤”,最后我给学生说的是:“你现在的随意,最多是算错一道题,捏碎一把壶,但是孩子,如果你养成了这种习惯,当你长大后,你所面对的就可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每次这个故事讲完,全班的学生都会很静默,我也希望自己的话能对他们的责任心培养起到一些作用。

4 针对不同的对象,适时推广自己的学校和课程

我们学校每天面对来自不同学校的学习者,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职业的参观团,作为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来做好自己学校和课程的推广大使。

当我面对的是学生,我会激发他们对紫砂壶课程的制作兴趣,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把自己人生的第一把紫砂壶做好,做为一件珍贵的礼物送给自己的亲友。

当我面对来校参观的老师团队,我会重点把我们课程的特点加以推介,比如,这门课程的成型原理及利于培养学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养成严谨认真的操作习惯等方面进行宣传。

当我面对的是来自社会其他行业的团体时,我会把介绍的重心转移到,这门课程的开设深受社会和家长的好评,能够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等等。

图5:学生作品展示

图6:学生作品

5 结语

我认为,做为一个教师,就是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对学生的不厌其烦的唠叨,细致入微的演示,以及无处不在的德育渗透,唠叨、演示、渗透都是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当我们从事过去技术教育的所有老师,把力量凝聚到一起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有力的“1”,一条心,一股力,共同把劳技教育做好,使课程设置更丰富,让学生喜欢劳技课,让社会更加肯定我们的工作,这样,劳动技术教育这棵大树才会更加根深叶茂!

猜你喜欢
责任心紫砂壶习惯
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编辑工作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3-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做一个幸运的父亲(八)——责任心养成于逆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