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的探讨

2021-09-04 07:27董建娥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章节知识点

董建娥

(西南林业大学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4)

1 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此外,我国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来促进专业课程的思政改革与建设,鼓励各高校建立“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数字电子技术作为电子、通信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必要融入思政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国主义热情。

2 现状及目标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通常重理论、轻实验,课程内容多、知识点抽象,根据我校面向林业所需,服务生态建设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活动步骤设计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师活动及学生活动。课前教师进行集中备课、推送预习课件、推送预习题目、了解学生反馈、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学生进行慕课学习、预习课件、完成预习题目及智慧树讨论区反馈。课中教师进行要点回顾、重难点讲解、课堂小结、在线测试互评、应用案例介绍及思政元素导入,学生进行课堂听讲、讨论并回答问题、弹幕反馈、思考知识点、轮流发言、随堂小测试。课后教师推送知识巩固视频、推送知识拓展视频、推送章节测验题目,学生借助雨课堂、钉钉、智慧树等学习平台巩固知识点,学生最终达到知道、领会、分析、掌握和应用的能力,如表1。其中思政元素导入有因课而异的客观实际,因此有必要探讨思政教育与数字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点及融合方法,打破长期以来思政与专业课程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穿到高校课堂教学中,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表1:教学活动步骤设计

我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共64学时,其中线上16学时,线下48学时。目前授课内容分为8个章节,含48个模块,在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等16个模块的教学中采取线上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融合思政元素,以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答疑、拓展、反思、巩固等,通过学术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将课程教学转变为学生专业学习的内动力。我们坚持立德树人,搭建“专业+思政”教研平台,师生共建“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两个资源库,解决课程思政内涵认知偏机械化的问题。重构知识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其中,避免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偏标签化的问题。根据课程实际,我们希望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塑造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3 思政元素融入设计

3.1 理论教学思政元素设计

理论课程各章节与思政元素融入点如表2所示。

表2:“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程思政元素融合设计

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概述与介绍中引入工匠精神,引导学生追求精益、专注、创新。在数制和码制的讲解中引入5G时代与智能手机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新技术、支持国产品牌的发展。

逻辑代数的常用公式和定理章节中融入西南林业大学教学管理规定、学校规章制度,引导学生认识制度约束的重要性、强化学风建设。介绍逻辑函数的五种描述方法时,通过课堂讨论融入辩证法中事物的多样性,指导学生将所获得的知识、思想、方法中的多样性融合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中。

在门电路相关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中兴“卡脖子”事件,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微电子的讲解中介绍石墨烯晶体管和碳纳米晶体管的制造,引导学生要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认识学习过程,掌握自然历史的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进行创新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竞争—冒险”知识点讲解时讨论华为手机与苹果手机的科技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各类竞赛的意识。

将华为麒麟960手机芯片实现高性能和长续航的突破引入触发器章节讲解中(成凤敏,2019),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和钻研精神。时序电路设计中问题分解,分步骤执行是面对复杂事物、解决复杂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从分步骤设计方法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在存储器章节的教学中引入华中科技大学基于相变存储器的3D XPOINT存储技术的研制,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在555电路的学习中,将芯片的中国制造引出“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2 实验教学思政元素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除了建立各实验与理论知识点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设计能力外,也可融入思政元素,以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在实践中的作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思政元素融合设计如表3所示。

表3:“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思政元素融合设计

在验证性实验中,通过芯片的回收利用,培养学生的绿色节能环保意识;将三位一体概念引入创新性实验中,通过融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提高其的竞争力;在综合性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凝聚力,总结培养学生齐心协力攻克难关的重要性和集体智慧的优势。

4 教学效果评估

我们的教学过程按照集中备课、预习推送、知识回顾、案例引入、问题驱动、引入新知识、重点难点梳理、知识点小结、习题检测、课堂训练、思政融入、评估反馈等环节实施,如图1,学生考试结果较好,用人单位反馈满意。因此,在我们联结“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模式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图1: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入

5 结语

将思政融入教学,不需要宏大并且凸显,更多的是润物细无声,在细微处潜移默化并在言行中引导。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将思政育人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案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等,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开展思政教育,从而对学生的教育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引领价值和启迪智慧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字电子技术章节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探索
关于G20 的知识点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