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业务的变迁

2021-09-05 14:55王羽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13期
关键词:新媒体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业务形态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其中,《华西都市报》作为中国第一家都市类报纸,在新闻史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力,而它所打造的封面新闻客户端更是报业媒体转型发展中的代表。本文以封面新聞为例,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维度,探究当前新型主流媒体的发展环境,并从内容生产、媒介融合两个方面为新型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变化做出简要分析。通过对封面新闻新闻业务形态改革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促进新闻业务形态改革的探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业务;封面新闻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448.2021.13..054

新媒体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传统的新闻业亟待转型,特别是以纸质为信息载体的新闻传播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报纸新闻传播的形式不可避免的逐渐与时代脱轨,对此相关的媒体工作者都在积极地寻求改变这种报纸新闻传播的落后发展形式的方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以都市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产生了两种转型模式:第一种是仍然使用“+互联网”思路,在保证纸媒的同时逐渐兼顾移动互联网;另一种则是另起炉灶,直接采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二次创业”,对整个媒体体制进行创新。我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选择的是第二条路,完全按照互联网规律建设全新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封面新闻,并且瞄准“墙”后面的人工智能时代,打造“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在APP的探索和升级中逐渐摸索出一套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策略,封面新闻客户端也由于技术革新和平台化机制成为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时代转型的良好范例。

1.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业务的变化

1.1 新闻传播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新媒体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我国的传统报纸事业却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迫使报纸新闻的传播形式发生了根本上的变革。其中组织形式的变化是最为突出的,但是传统的报纸行业却受到了管理体制上的限制和约束,为了进一步突破新媒体发展形式的限制,许多报社在改革形式上做出了调整同时在结构改革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收获。将传统的传播形式以及传播理念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实现了信息与技术上的融合发展,以一种迂回的方式实现了共赢。在形式上也进一步创新起来,同时管理方式上也做出了调整,实现了传统报纸行业与新媒体行业的优势互补,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发展的进程。

1.2 新闻传播的来源渠道发生了变化

首先,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丰富了新闻来源的渠道,赋予了新闻来源渠道多元化的特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信息的主体逐渐的扩散开来,社会民众已经成为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公民记者的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公民记者不仅包括职业记者,还包括报道新闻的社会公众。例如:美国龙卷风、伦敦大爆炸和印度尼西亚海霞等新闻图片,都是由民众所提供的。

1.3 新闻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新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下,报纸新闻传播变化发展起来,实现了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发展。从前广大人民群众要想了解社会、国家以及全球发生的大事需要等待第二天的报纸发出,但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这种信息获取的被动局面得以改变,原本需要等待十几个小时的新闻事件,现在只需要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各个新闻网站的不同新闻内容。这种新闻获取的方式体现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特点,手机新闻客户端让受众走出了国门,进一步了解到国外的大事小情等新闻内容。

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移动设备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以及经营模式,实现了购物、找工作以及购买车票的资源获取形式上的转变,改变的单一的传统报纸信息传递的形式。

2. 以封面新闻客户端为例分析传统媒体转型之路

2.1 封面新闻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新媒体时代充斥着太多碎片化信息,想要赢得受众就要充分发挥传媒集团的注意力经济。分析一个传媒集团的市值或影响力可以通过其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的发展及整合情况窥之一二。PEST分析法是从宏观环境层面展开对P(政治Political)、E(经济Economic)、S(社会Social)、T(技术Technological)四个角度的战略分析,从而探究封面新闻的发展之道,并以此为其他新型主流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2.1.1 经济要素:地区经济带动自身发展

宏观层面上,中国经济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正处于调整转型期,从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升级转换。而传统媒体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不断衰落,市场收益和营销成果不断递减,很难满足广告主日益升高的利益转化需求,媒介融合乃是大势所趋。同时,封面新闻总部所在的四川省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较为发达的大都市,具有良好的经济优势和区位优势,能为封面新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微观层面上,为了引领时代潮流、抢占市场先机,封面新闻等传媒企业意识到将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引入自身新闻生产过程的迫切性,并开始尝试进行业务、资本、组织构成的合作和融合,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用最少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

2.1.2 社会要素:受众诉求激发市场繁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呈现个性化差异。在这样的环境下,单纯的一种媒体已经很难适应受众需求,融合媒体应运而生。把各种媒体集中在一个操作平台上,在报道方面充分汇集其优势,再根据受众的不同爱好进行分类加工传递给受众。

新闻客户端指向性、针对性明确,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快节奏。同时突出青年用户的差异化选择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其新闻内容分为静态稿件和视频两个大类,受众按照个人喜好各取所需。

2.1.3 技术要素:网络环境催生技术更迭

技術的推动力量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用“媒介即讯息”的提出来证明技术的影响力之大,新兴媒体的发展势头之迅猛也是一个鲜活的例子。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在硬件设备技术的持续推动下,移动端设备快速普及,为移动资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以今日头条等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技术也日益发达,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信息过载、“信息茧房”“网络巴尔干化”等问题的出现。这是技术更迭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改善。

2.2 封面新闻的发展策略研究

在技术、经济、用户信息消费方式都在发生快速变化的环境下,5G技术又将加速时代变革,这将是一轮从外部形态到内部基因的系统化变革。视频将成为信息传播主流形式,万物智联的时代即将到来,人工智能社会将快速来临,在此背景下,未来媒体将是智媒体引领的时代。封面新闻一直致力于打造智媒体,推动自身的视频化与智媒化发展。

2.2.1 拥抱5G:全面视频化迭代

面向5G时代即将带来的巨大变化,封面新闻选择全力以赴迎头而上。

无视频,不传播。这一直是封面新闻的内容追求的方向。封面新闻上线时,信息呈现形式是文图为主。面对5G时代,封面新闻将努力实现“无视频、不传播”。页面的设计上强调视频化、图片兼容化。

新技术赋能视频传播。技术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内容形式越来越多样,通过“技术+”的方式,如通过MR、VR、AR,让内容更加新颖。过去成本很高、很重的技术,由于现在技术门槛的降低,已经实现了产品化。

打造精品视频,定制合作生产。作为具备一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专业内容生产机构,封面新闻坚持打造精品视频,并与商业互联网平台合作,实现定制生产与内容的价值变现。封面新闻先后与今日头条、腾讯、新浪、UC等都确立了合作关系,推出了锋芒、视野、锐视频、炯炯视频等品牌栏目,将正能量内容输送到商业互联网平台。

2.2.2 拥抱AI:建设一流智媒体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封面新闻一直坚持前瞻性的视野。自2016年5月上线以来,封面新闻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智媒体,并开展了“智能+智慧+智库”的一系列智媒体应用探索。从自建技术团队,到坚持以技术驱动融合转型,致力于智媒体领域的不懈实践,封面新闻最终完成基于数据驱动、视频传播、社群营销三大战略,对产品架构、用户互动、内容展现和智能技术应用进行全方位重构。通过敏感视频检测、机器辅助视频生产、新闻自动分类、算法升级、机器写作升级、搜索优化等创新拓展,不断推动“AI+媒体”变革进程。

依靠技术驱动,建设智能编辑部。智能编辑部不同于传统的编辑部,是由一系列的智能产品重新为媒体赋能,从资讯传播的起点到终点,都赋予人工智能技术基因,全面改写媒体定义。封面新闻持续优化升级7大类的21个产品,形成了“智能+”的产品生态。基于封巢技术,在最新的融媒体上已经实现了批量的技术输出,比如与光明日报共建光明智联平台,与四川乃至外省的区县共建县级融媒中心,也有一些企业和高校的合作意向,包括正在打造省级融媒体平台体系,都是封面新闻用AI重构生产的取得的一些成果。

3. 结语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打破了以传统报业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现有形势,对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传统报业等主流媒体进入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正是由于华西都市报积极参与转型,才成就了封面新闻的崛起。在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必须敢做时代的先行者,加强内容、平台、渠道、人才等融合,打造定位地方、影响全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惠涵.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业务形式的变革[J].西部广播电视,2018(07):16-17.

[2]张克华.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变化与趋势分析[J].传媒论坛,2019,2(13):104-105.

[3]何璟.新时代新闻业务形态的改革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3(02):26-27.

[4]张华,肖翔.封面传媒智媒体技术进阶之路[J].青年记者,2019(27):11-12.

[5]方埜展.封面新闻如何细分市场,打造年轻人的“智媒体”[J].中国记者,2017(03):42-45.

[6]袁媛,严宇桥.基于框架理论的主流媒体内容生产转型案例研究——以《封面新闻》为例[J].新闻传播,2019(14):18-20.

[7]李鹏.建设智媒体,打造新型传播平台[J].新闻战线,2019(13):17-19.

[8]方埜.媒体融合迈向纵深:视频化与智媒化[J].传媒,2019(15):19-20.

[9]贾惠兰.全媒体时代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路径研究——基于封面新闻的宏观环境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9(09):4-6.

[10]张菲菲.深度推进AI+媒体应用,打造智媒体——封面新闻的融合发展探索[J].青年记者,2019(18):23-25.

作者简介:王羽佳,四川江油,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