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家校协同教育的应用研究

2021-09-10 07:22陆菊香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8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小学数学教育

陆菊香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并且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多门科目。因此,会存在一些学生无法仅凭在校时间将所学内容完全消化吸收的情况。尤其是数学这一科目,教师在教学时为完成教学任务,会根据学生普遍的接受度来调整教学进度,这也就导致了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师讲课的节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利用学生离校后的时间,让他们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到查缺补漏,知识巩固。而家长对学生的辅导要基于学校教育的基础之上,所以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家长应与学校协作,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校协同;教育

引言:

在小学数学潜能生转化期间,将家校合作正确融入其中,有助于更好地对潜能生进行转化,通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引导潜能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其充分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和意识,积极地参与到每项学习活动中。

一、小学数学家校协同教育现状分析

(一)家长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

一般情况下,小学数学的潜能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方面出现短暂性困难,但这种困难可以利用合理的方式转化。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潜能生的合理转化。但是,在潜能生转化方面,部分家长和教师缺乏沟通和交流,经常会发生交流不畅的问题,难以采用家校合作的方式进行潜能生的转化。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未能总结出经验,缺乏合理的家校沟通方式,不能正确引领学生,使潜能生的转化受到影响。

(二)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合作观念差异

一般情况下,家长和教师的想法存在差异,在学生教育方面的观念也有所不同,一些家长在学校提出家校合作之后,提出的观点也和学校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潜能生的教育会受到一定影响,对家校合作的效果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家长和教师之间观念不同的情况下,沟通过程也很容易出现其他问题,不能保证家校合作的合理和科学进行,严重影响教育工作效果。

二、家校共育对小学数学学习的策略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家校共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家校这两个共同的教育平台来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深度教学。

(一)打造全方位教育环境

在家校互动合作关系的形成过程中,现代技术的运用非常的关键。家长与教师之间可以利用现代技術来实现互动合作,像微信、微博、微视频等都可以作为家校互动的技术基础。教师通过现代技术将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情况传递给家长,家长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复习深入的内容,这种合作方式能够让教师从集体走向个体,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如此说来,家校之间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实现互动合作,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环境,让学校教育能够在家庭中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发展。

(二)家长按照学校数学教学进度,帮助学生学习困难章节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间是存在联系的。也就是说,若学生在学习哪一知识点时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所以当教师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判断,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可能对学生来说稍有难度时,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通知家长,注意对学生进行这一阶段知识的辅导。

例如,教师教学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三)》时,由于这部分内容设计到平面图形的空间想象和绘画,学生初学时可能由于空间想象力差,很难迅速接受消化。这时候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先带领学生进行知识预习,让学生先了解一些平移的方法和确定平移距离的方式。这样当教师在正式授课时,学生已经在父母的辅导下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浅显的学习,就不会出现跟不上课堂进度的情况。并且,由于已经预习过课堂内容,学生也会对教师课堂讲授内容有更高的接受度。

另外,教师也应向家长及时反应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以便家长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当教师发现某一学生在多次作业或测试中,都在同一知识点的问题上出现错误时,应重点留意学生该处知识漏洞。但教师并非一直有时间能够对单个学生进行课堂外辅导,这时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告知家长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所遇到的问题,让家长在辅导学生学习时对该部分多加重视并帮助学生解决。

(三)建立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也开始顺应当前的时代发展的步伐,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工作,利用新型的技术方式创建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尤其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单一合作方式,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建立出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全面提升各方面沟通和交流的工作效果。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开展工作,创建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平台,在相应的平台中,教师和家长都可以动态化地将学生实际情况发送出去。家长可以抽出时间将学生的学习动态信息传入平台中,教师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此形成相关的家校合作工作形式,为其后续的发展夯实基础。

(四)落实教育实践内容

教育为生活服务,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也是如此。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很大部分是可以和生活联系起来的,这些知识点还能够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家长都能够通过生活教育模式来深化小学数学的教育。比如在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完成练习题中的问题之后,家长还可以提出更多与生活有关的问题,这样就能够比较好地促进小学数学与生活内容的融合,这实际也是数学深度发展的一个环节。家长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及时复习课堂学习内容,还要从生活中去发现亮点,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

结论:

数学是一项十分考验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的科目,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困难十分常见。这时候,家长不能放手不管,仅仅依赖于学校教育,也应与教师及时进行沟通,辅助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教师引领,在课下有家长指路,更好的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马秀平.小学数学开展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探索[J].科技风,2019(34).

[2]刘贤虎.论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梳理”和“练习”[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2).

盘州市鸡场坪镇松河小学 553000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小学数学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利用博客平台 强化班级管理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发展教学策略的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