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德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

2021-09-10 07:22李梅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8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德育小学语文

李梅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成为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并予以落实的一项教学任务。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势。语文教师要加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为小学生未来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前言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授工作,还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的培养,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新形势下,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科优势,积极渗透德育教育,不断提升学生思想修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展开探讨。

一、识字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阶段是人们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识字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渗透德育教育。我国汉字博大精深,不管是由字组成的词还是单个的字,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如“懦弱”“虚伪”“懒惰”“勇敢,正直,勤劳”“假,丑,恶”“真,善,美”等。这些汉字和词语带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有着明显的感情色彩,是语文教师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例如,在教学生写“人”这个字的时候,告诉学生“人”字由两部分组成,一撇一捺,顶天立地。我们做人也要这样,必须行得正,站得直,这样才无愧于人。又如,在教学生学习“爱”这个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爱的繁体字“愛”给学生呈现出来。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愛”的上面是“爫”这样一个结构,表示“手”的意思,中间的结构为“冖”,表示一个器物,再往下是“心”和“友”。所以“愛”表示我們要用手拿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将它送给我们心爱的朋友。以此表达自己的爱心。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爱”这个字组词,让学生懂得爱自己、爱自然、爱生活、爱他人、爱家人、爱祖国。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汉字,还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识字教学中引入《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读物,让学生通过这些读物认识汉字,这样既能增长学生见闻,又能培养学生德行。

二、阅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教育专家层层把关而从诸多文章中筛选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代表性。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还蕴含丰富的德育价值。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与课文进行精神沟通和心灵对话,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感悟、情感激发、形象把握和主题诠释这几个途径渗透德育教育,一边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边升华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全的人格。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讲述的是老百姓为了不忘记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恩情在井前立了一块刻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石碑,以此激发学生热爱领袖的真挚情感,同时让学生知道做人要懂得感恩,别人帮助自己,一定要时刻记在心里,有机会的时候定当涌泉相报。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有关于抗日战士、父亲母亲等人物描写,有关于自然风光的描写,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性格特征和自然风光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人物的心灵美、思想美以及自然风光中的自然美,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取而代之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情境创设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式,尽可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共鸣,从而将他人的优秀品质内化成自身的实际行动。

三、写作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渗透德育教育,要让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做到结构正确,还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能够引起他人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布置主题为“我的爸爸/妈妈或我爱爸爸/妈妈”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放学回家后认真观察爸爸妈妈的生活,结合平时与爸爸妈妈相处的点点滴滴写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到平时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但却经常被自己忽略的爱,通过写作引导学生反思与感悟,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忙碌与艰辛,今后会更加爱父母,孝顺父母。除了进行书面写作训练,教师还可以丰富写作教学方式,比如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朗诵比赛、黑板报评比等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给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看一些与亲情、抗战、团结等正能量且具有丰富德育价值的电影,让学生写观后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以此实现学生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针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做一个很好的补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抓住写作教学、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各个环节,以此为载体渗透德育教育,既要让学生吸收知识,还要让学生习得人生哲理,以此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为学生将来更快更好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叶琼.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1):61.

[2]夏惠賢,李国栋.从立德树人看小学语文教科书德育内容的改进——基于苏教版与人教版的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04):94-105.

[3]邹晓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171.

[4]唐现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14):136.

六安市人民路小学北校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德育小学语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