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提升学生素养的思考

2021-09-10 19:46李娜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素养小学语文

李娜

摘要:拓展阅读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补充,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针对拓展阅读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探索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阅读方式,让小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本文探讨拓展阅读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素养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的语文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注重學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拓展性阅读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点开展的一项教学工作。阅读是从书籍中吸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其能够培养人的专注度,提升个人修养,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基础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挖教材内容,提升阅读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只局限于进行课内阅读是万万不够的,还需要课外著作的衔接将阅读课堂拓展延伸。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积累文学素材,提升写作经验,还能帮助他们更加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想要让学生融入到阅读之中,不能只是形式化地去完成任务,更不能在阅读中“一目十行”,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方式带动学生进行阅读思考,结合着教材内容与学生的个性化意识展开,进而再延伸课外阅读,促使其培养长久读书的习惯。例如,开展《祖父的园子》读书导读活动的教学时,教师先要让学生通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抛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呢?”“祖父的园子里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回忆?”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让学生对课文有所了解。紧接着,教师指引他们对《呼兰河传》展开拓展阅读去揣摩故事中蕴含的情感,继而从中感受作者一生的不幸和童年的幸福、快乐和自由。这种课内外结合的阅读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开展知识竞赛,培养阅读习惯

据调查,现今小学生在阅读书籍方面存在几种现象:一、不爱阅读文字性的书籍,偏重于漫画书。二、不会选择书籍,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无所适从。我们说小学生涯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积累文学素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加以引导并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使其在阅读课外名著的过程中收获喜悦。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阅读知识竞赛,旨在利用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可利用早、午读时间布置阅读任务,将文学名著中的佳词美句摘抄下来,并把自己的感受阐述在一旁。学生也要对阅读过程中的难点进行标记,与其他同学探讨分析,或询问教师。等到阅读竞赛时,教师可以将其时间定在每周五最后一节课分层设置不同的奖品,学生之间展开阅读赛的对决。例如教师可让学生按顺序说出《水浒传》中前十位梁山好汉的姓名,或将《三国演义》中周瑜的主要功绩等讲述出来。教师通过这种提问抢答的形式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认识到课外拓展阅读的意义,以此让教师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合理选择拓展内容,培养阅读习惯

语文教师一定要帮助小学生挑选阅读材料,选择与小学生年龄相称的书籍,给小学生带来阅读的快感和乐趣,避免小学生盲目阅读。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不成熟,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选择的阅读内容要有趣味性、逻辑性和广泛性,帮助学生建立阅读自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要让小学生对不同的题材都有所涉猎,快速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以后再阅读同样题材会更加得心应手;还可以选择具有时代感的阅读材料:如今小学生所处的环境和一些课本内容、时代背景不相符,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时俱进,选择贴近小学生生活的阅读内容,既满足拓展阅读的需要,又达到增强阅读效果的目的。阅读教学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应以课内阅读为基础,合理进行拓展阅读,灵活地运用多种阅读方式,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四、把握拓展阅读时机,发散阅读思维

拓展阅读应根据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立足文本,把握时机,突出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发散小学生的阅读思维,深化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师应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小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夯实小学生的语文基础,提高阅读效益。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引导小学生去搜集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可以是作者的生平,也可以是作者的其他作品,这样小学生不仅能够全面地理解课文,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知识搜集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可以在教学中进行,如:抓住小学生的疑惑点,或通过多媒体给小学生展示阅读资料,调动小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小学生把阅读的视角转向课外,让小学生愿意阅读、喜欢阅读;还可以在课后进行,教师可以在课后给小学生推荐阅读材料,一方面加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另一方面帮助小学生形成阅读思维。

五、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提升阅读水平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因此语文教师要依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广泛开展语文阅读实践活动,营造乐享阅读的浓厚氛围,让阅读成为小学生的精神乐园。在开展阅读活动时,设计的阅读活动必须主题突出,每次都要选择一个鲜明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围绕主题选择阅读内容,丰富阅读形式。阅读活动应该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语文教学走向社会,回归生活,使小学生获得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最后教师要对阅读活动进行总结,指出小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结论:

综上所述,运用拓展阅读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具有推动作用,不仅消除了课内阅读资源有限的束缚,增强了小学生阅读的水平,还给小学生提供了增长才能的平台,在阅读中茁壮成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进行拓展阅读,实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增加小学生文化积淀,深化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文学素养,让小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杨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课外阅读范围和增强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及措施[J].课外语文(下),2020,(2):17,19.

[2]郑静.小学语文单元拓展阅读教学方法探寻——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例[J].考试周刊,2020,(27):59-60.

[3]周红霞.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开展的策略[J].散文百家,2020,(11):64.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安康市第二小学 725000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素养小学语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