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分析

2021-09-10 19:46朱成成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朱成成

摘要:生物始终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整个素质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对此,本文也将以高中生物课堂的设计为切入点,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出发,分析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育的现状和重要性,列举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借鉴,引导教师主动反思并总结构建更加现代化的生动课堂,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发展现状;教学改革方法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现代社会建设不断结合的大背景下,综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这一态势的推动下,我国教育教学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在这其中,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教育教学理论改革和实践操作中的大热词汇。核心素养进一步突出了学生品德和素质的发展,强调学生自身的爱国情怀,个人修养与社会关爱,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与合作探究。而且,从党的教育方针中也可以看出,学生需要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把知识与实践联系到一起,激发出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分析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育的现状和重要性

生物与其他文化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尤为紧密的,所以教师也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传授来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从传统的模式中寻求改革和创新,难以认真分析核心素养的价值和本质,学生的素质发展受到了明显的限制和束缚。近些年来,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已然成为必不可挡的主流趋势,现代教学也应当构建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态环境,既要展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也要体现本土的需求和倡导。这也就意味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强调的是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自主思考问题,让学生养成独立探究的习惯,具备自主学习自主分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就是说,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进一步升华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能够从个人修养出发,提高爱国情怀,提高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勇于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充分结合到一起。而且,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让学生的文化修养更上一层楼,生物课程本身就不是一座孤岛,也涉及到语言知识与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包含了科学技术,人文素养,信息素养等多方面的内容。正因为如此,教师才更应当从学生综合发展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这里,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拓展视野。

二、分析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育的方法和措施

(一)结合生活元素与信息

教师在课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秉持着全面优化的原则,对教学的不同环节作出认真的推敲,分析教和学的构成因素,提高设计的优化配置。具体来讲,教师应当对课堂导入环节作出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和环境,展现出学生的个人价值。同时,教师也应当创新课堂引导的方法,通过实物演示,实验演示,生活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启动自己的思维,打开知识的大门,尽快走进课堂的核心与重点。而且,教师也应当在课堂上设计出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可以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养成勇于发言,勇于表达看法的良好习惯,真正意义上实现思维火花的灵活碰撞。再者,教师也应当对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创新,用多种激励手段,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展现出自己的长处,形成生物学核心素质。例如,在学习与细胞生活的环境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图片,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单细胞动物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动物新陈代谢和植物新陈代谢有何种不同?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动翻阅教材,阅读相关的信息,针对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而且,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示的方法,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1]。

(二)整合多样化教学实验

在过去,生物学的实验大多都是以展示性和分组模式为基础,学生真正参与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所以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也不尽人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当对生物实验的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和调整,要认真筛选可行的实验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侧重性,同时也要准备好器材和工具,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动手活动中来。而且,教师需要做好实验组织工作,根据实验的内容,把分组实验与个体实验结合到一起。就集体实验来讲,要引导学生做好操作分工,各司其职,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在学习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复习人体膝跳反射实验活动,让人体坐立,一条腿半曲,小腿自由下直,然后轻快叩击膝腱,并观察人体的反应。许多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实验活动并不熟悉,所以他们的参与热情也十分高涨,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同桌的形式参与活动,然后再引导他们搜集生活中与反射有关的案例,提高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也就是说,对实验活动的复习,可以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合,通过简单易行的实验,凸显出课堂教学的重点[2]。

(三)关注认知联系与学科融合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生物学与其他文化课程之间的关系是尤为紧密的,包括地理,物理,化学,政治等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领域,建立生物学的意识和思想,提高自己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品质,例如,在学习与植物生长素发现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出课外延伸的活动,让学生思考,现代农民在种植庄稼的时候,通常都会使用植物生长素,那么具体的植物生长素有哪些?植物生長素的作用又是怎样的?鼓励学生主动展开课外调研,让学生把搜集的结果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展开讨论和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进行升华。而且,教师也应当设计出延伸性的学习,让学生积极分析自己的生活实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提高学生关键技能水平的应有之策,也是展现生物教学融合性特征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生活元素的提炼,教学实验的整合,认知的联系这三个角度,论述了生物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教师也需要通过生物教学,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与生命的珍贵。

参考文献:

[1]赵沙沙, 李金亭.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学策略——以”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为例[J]. 中学生物教学, 2020(6).

[2]郝琦蕾, 樊桂芳.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研究[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9, 11(01):77-82.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325000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