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以广西故事传播中国—东盟合作的策略

2021-09-10 07:22蒋雪林
新闻潮 2021年6期
关键词:东盟国际传播广西

蒋雪林

【摘 要】文章认为在中国—东盟合作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东盟合作的故事,让东盟国家民众了解中国与东盟合作的理念,成为国内媒体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选取2019年度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国际传播类优秀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评析和总结研究,找出其规律,为国内媒体扩大对东盟国家传播、提高传播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际传播;东盟;广西;特色

媒体交流与合作是中国—东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媒体在传播信息、释疑解惑、增进了解、深化友谊、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推进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上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东盟加强合作的过程中,广西新闻媒体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務与投资峰会在南宁举办的机会,开启了与东盟国家主流媒体加强合作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对外传播模式。作为一名通讯社记者,笔者有幸获广西广电与网络视听协会邀请,连续两年参与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国际传播作品)推选。从这些优秀作品看,广西特色明显,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成功向东盟国家民众传播了中国与东盟合作的理念,传播了双边合作的最强音。总结研究这些优秀作品对外传播的尝试,可为国内媒体如何提高传播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广西视听媒体国际传播类优秀作品的特点

纵观广西广电与网络视听协会推送的2019年度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国际传播作品),较好地考虑了境外受众视角,针对性强,吸引力和亲和力较强,传播效果显著,多篇优秀作品在东盟国家主流媒体落地。

(一)“借嘴说话” 传播中国与东盟合作理念

在推选出的优秀作品中,选取了传播对象国大量不同领域的官员、专家和民众作为采访对象,借采访对象的嘴,来传播中国与东盟合作的理念。这些采访对象,有些是中国与传播对象国的合作受益者,有些是在当地具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人物,广西视听媒体通过采访对象的视角、故事或经历,很好地传播双边合作成果。这一点,在报送的电视纪录片《方舟·东黑冠长臂猿》、广播专题《金三角开出了油茶花》、电视专题《家在青山绿水间——志同气和》等优秀作品中,均有突出体现。“借嘴说话”虽然看似容易,但借谁的嘴,说什么话?对于外宣来说,却有一番考究。比如在广播专题《金三角开出了油茶花》中,采访了金三角油茶种植基地的组长撒观。这名采访对象过去曾因战乱遭受痛苦,生活贫困。在专题片中,有一段他的同期声:“中国专家教了我们很多,比如在插的时候,要这样插,在栽培的时候,要这样栽培,在插苗的时候,只需要插树根,在日晒的时候,要这样吸收光照。”这段话引用得恰到好处。首先,这名采访对象有特殊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他“身上有故事,有新闻价值”。其次,他介绍的内容有细节。从细节中可以看出,中国专家教他们种植油茶,是真心实意地教,这样的细节,很有说服力。

(二)国际化表达 传播“命运共同体”理念

判断一个新闻题材是否需要进行对外报道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是否具有异地传播价值。简单地讲,就是采写的新闻报道和制作的节目,拿到国外或境外去播放,当地的民众是否有意愿去收看收听。也就是采写新闻的记者或制作节目的编辑导演心中要有境外受众意识,要想他们之所想,爱他们之所爱。他们想了解什么,我们就播什么,他们喜欢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否则,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从2019年度推送的优秀作品看,纪录片《方舟·东黑冠长臂猿》之所以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原因在于该件作品题材选择具有很高的异地传播价值。环保是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电视纪录片《方舟·东黑冠长臂猿》反映的是中越两国共同保护世界极危物种东黑冠长臂猿的故事。纪录片虽然是广西广播电视台主导拍摄,但在实施拍摄的过程联合了越南国家电视台进行合拍,双方跨越中越两国拍摄。内容突出的是越南灵长类动物保护工作者如何发现极危物种东黑冠长臂猿以及中越双方动物保护人员如何加强合作联手保护该物种的故事,新闻角度的切入照顾了越南受众,采用了国际化的表述方式,讲好了中越两国共同保护东黑冠长臂猿的故事。纪录片选题独特稀缺,而且具有广西元素,难能可贵。纪录片用人性化的视角,平实的语言,在润物细无声中,不知不觉地传播了“命运共同体”理念,助推了中越两国的民心相通。从异地传播效果看,《方舟·东黑冠长臂猿》不但顺利在越南国家电视台播出,还获得了首届“金熊猫”国际传播奖最佳导演提名、第九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国际传播奖”提名等多个奖项,国际传播实效明显。

(三)合作深化 作品落地东盟国家主流媒体

在推送的作品中,不乏像《方舟·东黑冠长臂猿》这样在东盟国家主流媒体播出的节目。2019年度推送的优秀作品《家在青山绿水间——志同气和》也在东盟国家主流媒体落地。2019年10月1日14:30,老挝国家电视台第一频道播出了由老挝国家电视台与广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家在青山绿水间——志同气和》,并在当天21:30重播该纪录片。此外,还将该纪录片上传至You  Tube等网络平台播出,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和好评。节目播出后,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部长及其他部领导还作出指示:让老挝国家电视台再安排纪录片《家在青山绿水间——志同气和》的重播,让老挝各族民众都能收看到该纪录片。

纪录片《家在青山绿水间——志同气和》是由中老两国联合摄制,讲述的是在老挝境内老挝人与中国人在各领域携手合作,为改善老挝民生、推动老挝社会经济发展的故事,内容扣人心弦。《家在青山绿水间——志同气和》是中老两国电视团队彼此高度信赖、精诚合作的成果,老挝国家电视台台长本昭·皮吉评价该纪录片是符合当今时代气息的优秀电视纪录片,反映了老中两国在“老中命运共同体”主题下的交流合作。除前述两部纪录片外,2019年度推送的优秀作品、由广西广播电视台制作的《首届中国—东盟电视周开幕式暨中国—东盟影视金曲盛典》晚会录制实况,也于2019年10月1日20:00,在柬埔寨NICE TV电视台播出。

这些节目能顺利在东盟国家的主流媒体播出,得益于广西广播电视媒体与东盟各国媒体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广西广播电视台与东盟国家主流媒体合作成果丰硕,与柬埔寨、老挝合办《中国剧场》《中国动漫》电视栏目,与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签订“中国电视剧”合作协议,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等国媒体建立经常性的合作关系。广西广播电视台还与泰国国家广播电台达成节目交换协议,与越南广宁广播电视台合办《荷花》杂志和互换节目,开启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新常态。

二、 广西视听媒体国际传播类作品存在的问题

广西视听媒体对东盟国家传播在取得较大突破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优秀外宣作品偏少

广西广电与网络视听协会推送的2019年度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只有11件。作品数量比2018年的12件还少1件,这导致评委在进行评选时,只能在“矮子里选高个”,如果作品数量达不到“优中选优”的评选要求,是不利于外宣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

在所推送的作品中,广西广播电视台占了大头。所推选的11件作品中,只有2件是广西其他地市广播电视台推送,其余作品均是广西广播电视台推送。其他各家广播电视台没有形成竞争局面,是不利于提高外宣作品质量的。

(二)新闻视角选择内宣化

在2019年度推送的作品中,新闻视角的选择方面,也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广播专题《追剧看中国 东盟国家再掀“红楼”热》,标题制作内宣化,对东盟民众缺乏针对性。经过中国和缅甸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2019年中国电视剧《红楼梦》(1987年版)缅语版在缅甸国家电视台播出。为真实反映电视剧《红楼梦》在东盟国家的播出热度,广西广播电视台“北部湾之声”,派出4路20余人次记者和翻译,深入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等4个东盟国家采访,了解这些东盟国家文化专家和民众对该剧的看法。该广播专题采访是扎实的,内容也很丰富。但在新闻视角的选择上,没有从受众角度出发,制作适合向东盟国家民众传播的标题,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标题《追剧看中国 东盟国家再掀“红楼”热》,信息传播指向更像是国内受众而不是东盟国家受众,标题与东盟国家民众缺少“贴近性”。

类似问题在广播消息《广西白衣天使让柬埔寨6208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中也存在。该涉外消息本是一个较好的国际传播题材,但采写该消息的记者,没有从柬埔寨受众出发选择切入角度,制作标题时,显然也没有“借柬埔寨白内障患者的嘴”说话。

(三)外宣题材创新性不足

在2019年度推送的作品中,创新性不足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老牌的外宣题材,年年都是老三篇。比如南宁广播电视台选送的作品《春天的旋律·2019跨国春节晚会》,节目形式基本没有创新。2018年度推送的作品跟2019年度推送的作品,形式和内容均差别不大。既然是国际传播,还是跨国春晚,是否可以考虑在节目中展现跨国合作的一些成果?这些合作成果,可以通过歌曲创作、舞蹈创作形成的作品等方式呈现。

自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以来,中国和东盟开展了大量的合作,十几年来,中国和东盟的合作产生了大量动人的故事,跨国晚会呈现的作品,应该以这些故事为题材开展创作,将其最终呈现到晚会节目中,增强晚会节目与东盟国家民众的“接近性”。

三、加强广西媒体对东盟国家传播的建議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版”正式实施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中国—东盟合作将进入更加密切的阶段。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长期举办地,将会获得更多参与双边合作的机会。而作为合作传声筒的广西媒体,也将会获得更多实践国际传播的机会。

(一)树立受众意识 强调内外有别

长期从事外宣工作的中国新闻社原社长郭招金说过,要搞好国际传播,要有受众意识,强调内外有别。要在报道信息视角的选择方面更注意与海外读者的 “接近性”,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报道。以广播专题《追剧看中国 东盟国家再掀“红楼”热》为例,哪些信息点是东盟受众更关注的呢?显然,电视剧《红楼梦》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以及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等东盟国家的文化专家怎么评价电视剧《红楼梦》等信息,是东盟民众更关心的。标题如果改为《东盟专家:红楼梦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眼睛”》等这类以东盟民众视角切入的标题,传播效果会更好。国际传播作品受众多为境外读者,在视角的选择上应该以境外读者的视角切入。广播消息《广西白衣天使让柬埔寨6208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消息中报道了受益白内障患者中有一位九旬的柬埔寨老人,标题如果改为《九旬柬埔寨老人:中国广西医生让我重见光明》,这样一改,柬埔寨的听众更容易接受。

(二)了解受众需求 讲好中国—东盟合作故事

新闻信息要成功对外传播,必须具备受众乐于接受的元素。它要么具有接近受众的特性,或者它能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这就要求在将新闻信息传播给东盟国家民众时,必须要了解东盟国家民众的需求。在这方面,中国新闻社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会前,为了充分了解东盟方对此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关注程度,获取东盟国家对RCEP合作的看法,了解东盟国家对与中国展开展抗“疫”合作的态度,中国新闻社记者采访了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老挝、缅甸等5个东盟国家驻南宁的总领事。这些采访为记者了解东盟民众的需求提供了支撑。

由于事前有充分的了解,中国新闻社有针对性地策划了“‘迟到’但不‘缺席’‘非常’东博会传递什么信息?”“中国疫苗普惠中国—东盟双边民众还有多远?”“全球产业链重构 中国—东盟区域性产业链是否加速形成?”“后疫情时代 中国—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能否持续?”“自贸区叠加RCEP 催生中国东盟合作发展‘倍增效应’”等五大选题,这些稿件全部被东盟国家媒体采用,采用的媒体有马来西亚《南洋商报》、菲律宾《世界日报》、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等。从落地的效果看,说明稿件视角的选择,符合东盟民众的需求。

(三)开拓合作领域 加强新媒体合作

广西媒体要做好对东盟的传播,需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是与生俱来的全球传播载体,具有超越国界、自然落地和快速到达的巨大优势。2019年度推送的优秀作品,没有网络新媒体作品,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广西今后应重视这方面的投入,培养新媒体的国际传播人才。新闻媒体也要积极主动与东盟国家媒体开展新媒体领域的合作。广西媒体可与东盟国家媒体开展“微视频”的合作拍摄,合作拍摄的题材可以是广西在东盟国家开展的农业合作项目,也可以是东盟国家留学生在广西求学创业故事。

新媒体的最大特点是个性化和分享性。这些合作拍摄的“微视频”,有利于提升内容的到达率,有利于扩大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影响力,让更多东盟民众分享中国与东盟合作的红利。广西新闻评奖机构也要增设新媒体国际传播类作品的奖项,通过评奖,给外宣作品制作者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结语

2020年11月,中国—东盟在签署的《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21—2025)》中,对未来一段时期媒体交流做出新的指引和规划。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双方关系发展面临新契机。广西媒体应抓住机遇,加大与东盟国家主流媒体的合作,采取联合采访、联合制作等方式,用东盟国家民众的视角,加大对东盟国家事务的报道深度和广度,挖掘更多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典型案例。同时,设法与东盟国家媒体在节目购买、版权开发、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加强合作,创新合作模式,促进融合发展,在扩大传统媒体领域合作的同时,拓展新媒体领域的合作,以“中国立场、广西特色、国际表达”为宗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1] 曾伟球.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南宁酒店业品牌建设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0(5).

[2] 李轶豪.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读懂中国[J].新闻潮,2021(1).

[3] 罗成.外宣媒体讲好中国故事[J].新闻潮,2015(4).

(责任编辑:黄康温)

猜你喜欢
东盟国际传播广西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