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摄影记者向 全媒体记者转型的挑战和机遇

2021-09-10 07:22滕嘉
新闻潮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闻摄影短视频媒体融合

滕嘉

【摘 要】随着网络传播的飞速发展,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接收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文章认为随着读图以及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报社传统的摄影记者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文章就摄影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转型的摄影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摄影;短视频;创新

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转变,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快手、微视频等短视频平台持续火爆,全民乐于分享生活和周边信息,改变了只有通过报纸、电视才能看新闻信息的现状,促使纸媒开始转变方向,寻求传统媒体的转型新出路。特别是纸媒的记者,也由单一的报纸记者转型为能拍能写的全媒体记者。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摄影记者既面临转型的挑战,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值得认真总结、探讨。

一、 传统新闻面临传播速度的挑战

在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等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移动媒体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1]人们从“吃瓜群众”变成了“当事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社交平台朋友圈分享和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周边新闻,并且为所有的新媒体提供了众多的视频和图片素材。在这全民都是“记者”的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任务压力会比过去更加繁重,甚至有些岗位会被技术所取代。

如今社会上各种自媒体频频出现,更是对传统的媒体单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很多自媒体都会以最快的速度以及一些吸人眼球的标题来博取受众的关注。快虽然也是新闻的一个要素,但是对于官方主流媒体来说,发表的新闻极有可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所以在快的同时,记者必须要對事件进行深入采访,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件上,要引导读者对众多自媒体发表的内容进行思考,并且通过多层次的报道引导读者了解事件的真相本质,掌握真实情况。例如2020年桂林市民的朋友圈曾非常火爆地传播一个短视频:某城市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打人,这个视频一开始疯狂地被自媒体转发而引发舆情。记者采访后发现,这件事的真相其实是小摊贩先动手导致推搡,由于短视频的局限性,上传朋友圈的视频容易被人断章取义,导致众多的自媒体以及市民被误导,先入为主地认为是城管队员暴力执法,这样的负面新闻很容易加剧事件的发酵,对社会舆论造成不良影响。

相比较而言,官方媒体则会在了解清楚事情真相并尽量采访到双方当事人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向市民报道事情的真实经过,这便是全民自媒体和专业媒体的最大区别。

二、 摄影记者转型全媒体记者的机遇

(一)新技术能拍出带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和视频

现代信息社会快速发展,人们随时随地能看新闻,新闻的一些细节很容易被人们注意到,尤其是新闻图片更会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一些瞬间的照片能够表现出最真实的感情,能够帮助人们对新闻报道产生共鸣。[2]

新媒体时代也是全民“记者”的时代,手机为许多的媒体平台和群众的新闻摄影提供了更多的摄影条件,摄影的作品避免不了众多的雷同化,择优共享成为一种新的读图趋势。在如此发达的短视频技术平台加持下,专业的记者更是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新闻摄影角度和画面更是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几乎每个摄影记者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拍摄出来的图片会和一般的群众有所区别,在读图时代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更加吸引读者的眼光。无论是正常的新闻图片还是新闻短视频,专业记者拍摄的作品都可以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随着抖音、微视频等短视频软件的持续火爆,越来越多的读者习惯了短视频阅读,这就导致媒体记者转型时必须掌握拍摄视频的技巧。作为一名专业的摄影记者,对于构图大多都有着自己的许多想法,在转型为全媒体记者时,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拍摄出与别人不一样构图的视频,增加视觉冲击力,让读者在同质化、重复率越来越高的图片和视频中看到更新鲜的内容。

(二)能独立承担新媒体的视觉专题

在报纸媒体行业中,新闻摄影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其承担的报道重任日渐突显。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传统报纸新闻媒体需要有效传达图片信息,使图片与新闻主题有效衔接,通过二者相辅相成的报道,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震撼的新闻图像。[3]

尤其现在很多纸媒都开辟了视觉专版,通过组照的形式报道各种各样的新闻故事和重大事件。在媒体融合的实践中,摄影记者完全可以继续延续这一打造“视觉盛宴”的做法,在新媒体上继续推送有深度的视觉专题。比起报纸上受版面所限,在新媒体上完全可以推出更多、更精彩的图片。与此同时,摄影记者在采访的时候也可以增加微视频的拍摄,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三者相结合的媒体融合形式,更好地向读者传播一个个好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拍摄视觉专题时,摄影记者既可以采用拍摄图片专题的构图方式进行视频的构图,如交代大环境所用的远景镜头、交代人物环境以及动作的中景镜头、交代细节的特写镜头等,也可以采用一些拍摄视频的技巧,例如用空镜头、画外音等来丰富视频的拍摄,方便后期进行剪辑。

(三)具有运用多种设备的机会和优势

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手机拍摄的便捷、相机拍摄的专业以及无人机拍摄的大视角,都是报社摄影记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在不违背新闻事实的前提下,越快推送的突发新闻越能吸引别人的眼球,并且可以迅速“吸粉”。因此,拍摄及传输都极为方便的手机,已经成了抢新闻的重要工具。摄影记者在现场通过手机拍摄的图片、视频,连同文字写作可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回给后方编辑进行编辑,并且在编审及核实情况后第一时间向读者推送相关新闻,体现新闻的高时效性。

对于一些重大的采访,摄影记者则需要使用专业的数码相机进行拍摄工作。例如每年两会、重大时政报道、重要节庆及大型体育赛事等重大采访,就体现出专业设备的优势。摄影记者在保证完成报纸图片拍摄的前提下,还可以多拍摄一些视频素材,例如会议现场热烈的气氛、农民丰收的喜悦等内容,通过视频才能更加直观地让读者感受到现场的情况。

无人机作为最近几年兴起的拍摄工具,不仅在社会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摄影界的应用也较为普遍。因地势险要或环境恶劣等因素,很多情况下摄影记者无法深入新闻现场,而通过操作无人机来完成新闻图片拍摄工作,便可以扬长避短,发挥技术的优势。无人机拍摄还可以实现全景航拍、延时摄影等操作,可以让读者看到一个个熟悉但却不一样的视角和场景,增加图片以及视频的视觉冲击力,更好地吸引读者,引导舆论。

值得注意的是,摄影记者在转型过程中,应有效利用手中的各种拍摄设备,举一反三,既要学会在不同的新闻上使用不同的设备来进行采访拍摄,也要学会在同一个新闻里使用多种设备进行拍摄。只有学会对设备的掌控,做到千变万化又“万变不离其宗”,才能给予读者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三、 摄影记者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策略

(一)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面对全媒体的发展格局,摄影记者应该先人一步抓住时代的机遇。相比于一般记者和普通民众,摄影记者可以更加从容地适应全媒体技能和素养的培训。全媒体时代是可以充分发挥才华的时代,摄影记者应该迎难而上,抓住时代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让自己走出传统思维的困局,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而在新媒体领域继续发挥出独特作用、创造更多精彩。[4]

新媒体时代下,摄影记者的工作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客观记录外,还可以进行更多的主观思考,拍摄一些带有故事性的短视频或者长视频。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在拍摄时使用一些艺术类的拍摄手法,如空镜头、长镜头等;也可以在剪辑上采用一些技巧,如平行蒙太奇等。这样拍摄出来的视频会比单纯的客观记录更精彩,更加吸引眼球。

摄影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积极拍摄和搜集图片和视频素材,一来丰富自己的采访,二来也可为后续新闻提供更多的素材支撑。此外,摄影记者还需要熟练地掌握并且使用相机、手机、无人机等设备,学习视频剪辑技术和图片处理技术等。在拍摄时更要增加文化视角和品位,尤其要结合现在流行的文化元素,将之融入自己的摄影摄像作品之中,这样可以让新闻既有看点又有亮点,在留住老读者的同时,又吸引新的“粉丝”。

(二) 学习更多技术应用软件

随着互联网时代应用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图片和视频编辑软件,摄影记者要转型成为全媒体记者,需要更多地学习和掌握短视频的编辑以及剪辑软件,力争做到能够自拍自剪,成为全能型记者。

因此,摄影记者除了应该学习一些简单易懂、可在手机上进行视频编辑的软件外,也需要学习 “Adobe Premiere”“Adobe After Effect”等专业视频编辑软件,做到既能快速编辑出突发事件的短视频,又能做出精彩的长时间专题视频,长枪短炮样样精通,十八武艺一一学习。

四、 结语

面对新媒体的格局,摄影记者应该迎难而上,抓住时代机遇,克服存在的挑战。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在抓住自己的转型优势的同时,多学习各种全媒体的技巧,力争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全媒体记者。

参考文献

[1]罗薇.浅析融媒体报道中新闻摄影的新应用[J].视听,2018(1).

[2]王彦鑫.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农业报,2020(11).

[3]吳瑞瑞.报纸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主题表现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 (12).

[4]谢晓东.对新媒体环境下摄影记者的转型思考[J].记者摇篮,2020(12).

(责任编辑:黄康温)

猜你喜欢
新闻摄影短视频媒体融合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新闻摄影应用于公安宣传工作路径探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新发展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