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高中生物素质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21-09-10 07:22刘振亚
南北桥 2021年4期
关键词:素质教学教学效率高中生物

刘振亚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如何积极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如何才能够有效地实现素质教学,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率,也是众多生物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高中生物教师还需要积极地采取新的教学措施来实现。

【关键词】高中生物  素质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057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发展目标。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当积极地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树立起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以全新的方式来落实教学环节,确保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当然,在高中生物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若是没有及时进行改进,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教学观念,注重素质教学,充实生物教学的内涵。

一、重视实验教学的开展

(一)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重视实验教学

在高中生物中,实验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并且,其对学生生物素养的提升来说,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高中生物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那就是对于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究其原因,是因为高中生的学习任务比较多,学习压力比较大,再加上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比较大,所以就没有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开展相关的生物实验,因此,生物实验的开展频率是非常低的。根据相关的调查来看,学生的实验教室使用频率也很低,很多学生都没有机会通过生物实验来加深自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再加上高考的压力,教师和家长都会将重点放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旨在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分数,正是因为这些错误的观念,导致生物实验开展不够。针对这一局面,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真正重视实验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充分地发挥出生物实验的实效性。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去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的喜爱,让他们可以爱上这门学科,并且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这门学科的教学当中,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生物实验的开展不仅需要对生物理论知识的探讨和展示,还需要在学生的动手过程中创新他们的思路。因此,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可以有序开展实验内容,并且加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的思考,体现出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某个层面上来说,生物实验的开展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成功的实验结果,而是让学生在自己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去理解相关的知识。即便最后实验失败,学生也能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这也充分地体现出生物教学的内涵。当前,某些生物教师虽然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了生物实验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个方面的限制,所以只能采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严格地按照自己的操作去实施。毫无疑问,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为了有效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里,让他们可以自己尝试着动手操作,在提升他们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去优化实验教学效果

某些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过程当中,往往喜欢直接照搬照用教材当中的相关知识点,而且在对学生进行内容讲解的时候也局限在教材当中。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模式是很难有效的。这些年来,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化,各种先进的技术也开始在教育领域当中得到应用。因此,教师完全可以积极地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来使得生物实验教学更加生动和简单。比方说,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生物实验操作,让他们对实验操作有更加深刻和直接的理解,并且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来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使得实验教学更具直观性和操作性,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实验操作,提升他们的生物素养,帮助他们树立起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合理使用微课堂,以此来有效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这里的“微课堂”其实就是利用微专题的形式,来归纳和总结某一节内容或者是某一个单元中的知识点,再利用一定的时间专门讲解这些知识点,方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从某个层面上来说,若是教师使用微课堂的模式来进行教学,那么在教材知识选取方面要非常讲究。由于微课堂的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必须要合理地选择教材当中的重难点知识或者是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考点。在呈现形式方面,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刚好契合学生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的时间,不会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学习压力,可以提升学习效果。

微课堂模式的使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地参与生物教学。借助微课堂,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抓住某一节内容当中的重难点知识,并且对于某一特定的知识点反复琢磨透。在高中阶段采用这种方式,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压力,还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当代社会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浪潮。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微课堂的广泛应用也是教学信息化在教学活动当中的具体体现。所以,教师必须要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地体现出微课堂的辅助教学功能。比方说,在教学中,针对“同源染色体”“氨基酸的脱水缩合”等比较重要的知识点,都可以采用微课模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当然,教师还需要积极地转变自身的观念,充分地认识到微课堂的重要意义,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地引入微课堂,确保微课堂的价值有效发挥。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必须要进行改变。针对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当然,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師还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学,在提升学生素质修养的基础上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廷君.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性学习探究[J].高考,2021(09):83-84.

[2]叶火凤.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J].知识文库,2021(05):73-74.

猜你喜欢
素质教学教学效率高中生物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建筑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工程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