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

2021-09-10 07:22陈爽
南北桥 2021年4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生物学生

陈爽

【摘    要】新课标下,生物学强调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探究式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  学生  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003

高中生物不同于物理、化学,它既有文科属性的一面,具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同时它又有理科属性的一面,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来推理分析以及运算。目前,在生物课堂中存在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效能感低等问题。现代化教育越来越提倡创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结合高中生认知、思维等特点,改变学生学习状况,顺应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因而,高中生物教学应该在实践中应用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简述

探究式教学即在教师的一定指导下,学生相对独立自主地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科学的结论,使问题的答案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探究式教学中,师生双方都是教学的主体,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观察力、思维力、逻辑能力等。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重视活动过程,提倡从活动中获取知识。

高中生物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还与学生自身息息相关。高中生感知能力已达到成人水平,记忆力、思维力都得到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思辨能力进一步提高,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活动中对问题进行思考,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教学活动的参与感,也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达到教学目标。

二、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环节

所谓探究式教学,其重点自然落在“探究”二字上,“探究”的意思是探索追究或研究,显而易见,探究式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研究。但仅有学生的主动探究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學生很容易做无用功。因此,高中生物的探究式教学可以分为引导、探究、总结三部分。

(一)引导

引导部分包括旧课的复习和新课的导入。在正式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带领学生对先前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回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否具备学习新内容的基础。如果大部分学生都还不清楚某一知识点,教师却浑然不知,依旧继续讲授新课,那么学生不懂的知识便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学生越发觉得学习困难,从而降低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导入新课是一堂生物课的正式起始环节,新课导入是否得当直接关乎学生对接下来所学知识是否感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无论是自然中的动植物还是社会中的人类,都可以称作生物,可见,生物这门学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然生物贴近学生生活,那么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法向学生展示阳光下的绿植、蜕皮的蛇来引入“生物的新陈代谢”这一章的知识点;或通过问答法向学生提问:“你与父母长得相像吗?”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的遗传”的内容,并且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导入新课,为后面内容的教学做下铺垫。

(二)探究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学生靠自己的探索去发现问题,掌握知识。对于生物而言,可以分为两方面探究。一方面是与知识点相关联的问题探究,另一方面是实验探究。

1.知识点的问题探究。对于知识点的教学,教师要对学科有正确的定位,了解教材编排的特点与意图,抓住重点,化解难点,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知识点衍生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高中生的自律性强于小学、初中生,对此,要想探究教学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学生的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充分地进行课前预习才能为探究提供一个预备基础。例如,在讲授“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知识之前,教师先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学生通过课前的自我预习探索,对线粒体和叶绿体有初步的认识;在正式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相关内容,化解课前预习时所产生的疑问,经过进一步探索,学生可以发现线粒体与叶绿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最后,经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得出教师提出的问题:“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区别”的答案。学生的学习就是一步步探索,利用所学知识化解难点、解决问题的过程。

2.实验探究。同物理化学一样,实验也是生物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知识点通过实验来验证,问题通过实验来解决,并且实验可以直观真实地向学生展示生物的特点,使学生由于图像记忆的效应对知识点理解记忆得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授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等内容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假设:通过不同的试剂还原新糖、脂肪、蛋白质和DNA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体内包含的以上物质进行实验。最后,实验结果验证学生之前的假设:在一定条件下,以上四种物质在不同的试剂中分别呈现砖红色、桔黄色、紫色、蓝色。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并获得自己的活动体验,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发现生物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己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增加自我效能感。

(三)总结

教师导入新课,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其中自然会存在一定的学生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总结这个环节,教师要对学生在生物探索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化解学生的疑惑,并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做出一定的评价,为生物的探究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教师应该注意到,高中生自主能力已经显著增强,所以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总结不是照着教辅资料或课件的转述,而是结合学生在生物单元学习、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进行的,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

三、结束语

在探究式教学中,师生双方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都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不应该替学生包办生物学习,代替学生思考生物问题;也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生物课堂走向,在关键的教学转折点做好精心准备,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教学方法不当、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需因班制宜。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高中生物学生
学生写话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