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09-10 07:22张凤
南北桥 2021年1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张凤

【摘    要】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过程,课业内容的学习只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教师通过对学习科目的教学,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加以重视,对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尽到一份责任。

【关键词】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007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数学的知识内容教学同样重要。数学中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日常的生活,还是工作学习的需要,都可以使用数学的相关内容进行解答。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有助于学生将内容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并通过相符合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并逐渐学会处理这些问题,这才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数学具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某些特殊性,可以使学生通过结合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养成,并使学生积累大量的生活实践内容。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是当前根据教育所需的必须内容,它是数学教学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数学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内容是教学的基本目的,而使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技能和逻辑思维,则是数学教学的更高追求,只有将这两者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养成。这就是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的教学目的,教师在思想上要进行转变,才能在教学方式上取得突破。在传统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创新教学方式,才能发掘出更多的教学内容。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

数学核心素养是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但是,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样可以方便学生理解。

1.熟练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这里所说的解决问题,不仅仅是书面试卷上的问题,它包含了所有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因为数学的使用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紧密,所以,通过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使其能够运用数学思维,熟练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此能够重新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

2.合理掌握数学解题方法。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十分密切,同时,数学也是一门较为严谨,有着专属逻辑方法的学科。数学的公式、逻辑、思维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统一性,意思就是面对相似的问题,可以使用同一种解决方法。在学生解决问题时,通过对问题的分析,采用固定的解题方式,可以增大解题的效率。

3.数学思维的优先级。教师通过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逐渐使学生养成以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的进步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数学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三、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所起的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也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会直接决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程度。学生会受教师思维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计划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在接受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固然有它的可取之处,比如可以加快教学节奏、使学生了解重点在哪些部分、快速使学生获取知识等。但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对于应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思路没有得到培养。当学生习惯了不经过思考就可以获得知识内容,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毫无益处。

教师需要对教学课堂的内容设计进行反转,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探究,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作为辅助,在恰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将课堂交予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知识内容。虽然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为重要。教师需要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允许学生试错,但在必要的时候教师仍需要进行引导,避免学生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将精力花费在错误的地方。所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先决条件就是教师思想的转变。如果教师不能透彻地理解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没有办法得到提高,甚至还有可能起到反向效果,造成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

四、习题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如果说教师负责将知识内容教授给学生,那么习题就是学生熟练运用知识内容的“磨刀石”,习题质量的高低,会影响到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数学题目历来是严谨的,但也不乏许多开放性的题目。根据题目已知的条件所得出的答案并不唯一。学生在通过分析已知条件后得出不同的答案,这种题目对于中学生而言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教师在数学的题目中可以加入许多其他科目的内容,比如历史、地理、科学、经济等等,都能够作为数学习题制定的素材。在题目的解答中,使得学生认识到不同种类的内容,既围绕着数学题目展开,又融合进不同的知识内容,这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作用。

在传统的数学习题教学中,和知识内容教学的方式一样,教师喜欢直截了当地给学生进行讲解,导致学生习惯直接从教师的讲解中得到答案,直接跳过独立思考的环节,没有参与感。长期下去并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教师需要像改变知识内容的教学方法一样,也要注意习题教学的改良。尤其是开放性的习题,教师更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习题的分析中,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独立地思考,发散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其更为灵活地思考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面对某一类问题时,不拘泥于死板的解题方式,通过对已知知识的运用,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变通思维,使问题解答的方法可以在面对不同问题的时候得到更加灵活的运用。

五、注重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是在生活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学科之一,可以说数学是起源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同样,数学也应该应用于生活。所以,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数学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日常生活的规律,实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而且,数学核心素养本身就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产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数学更加生活化,将更多的知识内容生活化,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去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并认识到数学其实是服务于生活的一项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实现教学目标,比如,一场篮球比赛的门票为成年人100元,持学生证60元,假设有50人想要去现场观看比赛,其中有12人持有学生证,那么会有多少种购票方案,且哪种购票方案最划算?在学生解答问题的时候,必然会通过反复的比较和计算,最终得出最优的答案。而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便可以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这只是实践内容的其中一种方式,教师还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解决问题。实践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自主动手、动脑以及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充分将已知的知识内容运用到各类的题目中去,让学生深刻明白数学的价值所在。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使其了解数学常规方法的应用原则,又让学生接触到其他学科、其他行业中有关数学知识的信息,以此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学知识、文化内容和实践技能的叠加,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亲身感悟的教学过程。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界的环境在不断改变,学生的情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进步。此外,关于数学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因为已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变化,许多内容在教材编撰的时候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需要教师从中发掘出被忽略的内容,与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得教学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也使得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精华部分得意传承。同时,教师也要擅于总结,努力尝试从各个视角发现数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数学文化,深入了解数学隐藏在各处的价值点,将数学学科的价值最大化地体现在学生的面前。只有教师不断地充实自我,丰富自身的文化储备,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生动、仔细、全面以及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通过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深化教学理念,勇于创新教学方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杨.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J]. 科技資讯,2017,015(004):167,169.

[2]覃康.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体系与培养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20(10):42.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