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中考改革谈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2021-09-10 07:22李鹏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考试题初中化学教学

李鹏

【摘 要】近年来,我国化学中考加强了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具备捕捉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初中化学教学中,教育观念陈旧、评价标准不够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待更新等成为改革的焦点。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科特点,整合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加强与实际生活联系,充分应用课内外信息资源,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信息处理能力;中考试题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每门学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学科也不例外。新课标要求教育应以学生为核心,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运用各类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因此,有必要将学科信息处理能力作为学生必备技能来培养,从而提升学生中考化学考试水平。

一、中考试题信息呈现方式

(一)文字呈现

【考题1】铝锂合金是中国商用飞机C919上使用的一种新材料,铝锂合金是( )。

A.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D.非金属材料

这道题看着并不算难,但是考生得分率却不是很高,大部分考生都选择了A。这道题是典型的信息以文字方式呈现的考题,铝锂两个字属于干扰信息,考试受到这个干扰容易导致选择错误。如果考生抓住合金這个词语,就会选答案C。只有考生清楚地知道铝锂合金是单一的金属材料,才会选出正确答案B。以文字方式呈现信息的考题是中考化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需要考生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模型呈现

【考题2】从混合物中分离与提纯X(括号内是杂质),不能用如图1所示方案的是 (   )。

A.Ag(Fe)                   B.Cu(CuO)

C.CaCO2(3 CaCl2)  D.FeSO(4 CuSO4)

这道题看着并不算难,但是考生得分率却没有预想的那么高。究其原因,考生选择错误是由于对过滤和滤液的理解不够到位。这道题属于典型的信息以模型的方式呈现,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构建模型的能力。模型是化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类知识,是考生实验探究的基础。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C。A选项的Ag不与硫酸和盐酸反应,所以被过滤掉;B选项Cu不能与硫酸和盐酸反应,所以被过滤掉;D项,Fe和CuSO4生成Cu和FeSO4·7H2O,所以被过滤掉;只有C选项CaCO2与盐酸反应生成CaCl2,没有被过滤掉。

(三)图像呈现

【考题3】碳酸钙、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等作为吸收剂可以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测定燃煤烟气中SO2的含量,得到如图2所示的SO2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1)由图2可见,脱硫效率较高的吸收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利用碱石灰吸收SO2时,下列措施能使脱硫效率提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将原煤与碱石灰粉碎、混合均匀

b. 将碱石灰的用量适当增加

c. 将时间300s变为500s

这道题是典型的信息以图像的方式呈现给考生的试题,这道题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碱石灰,从图中可以看出,没有使用吸收剂的时候,燃烧原煤时SO2的最大含量为6.3ppm,分别加入碳酸钙和碱石灰之后,SO2的含量明显下降,其中碱石灰的SO2的最大含量最低,仅为1.4ppm,所以说碱石灰的脱硫效率较高。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a和b,将吸收剂粉碎,可以促进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将碱石灰的含量增加,也可以充分发挥脱硫的作用;只有c选项没有提升脱硫效率,这从图中是可以看出来。

(四)表格呈现

【考题4】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其中未知数据正确的是( )。

A. m1=30.8     B. m2=24     C. m3=13.6     D. m4=34

这道题是典型的信息以表格方式呈现给考生的试题,考察的是质量守恒定律,有一定的难度。这类题大多是用数据与表格结合的方式,考生在拿到这种类型题目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到考察的化学知识点,从而找到处理题目的方法。根据甲丁反应前与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得出m1=33.2g,根据乙丁反应前与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得出m2=24g,丙丁反应前与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得出m3=10.8g,反应前和反应后的质量应当相等,通过计算可以得出m4=0。所以正确选项为B。

二、化学教学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陈旧

现阶段各个学科中都有不少教师对信息处理能力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化学学科亦然。化学教师以为学生只要学好知识就可以了,没有重视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化学知识的完整性和条理性。改革要求教学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充分彰显化学的实际价值,为此中考化学试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就要求掌握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然而当前化学教学观念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因而未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二)评价体系不科学

评价作为衡量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当前的化学教学尚未能搭建起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许多学校和教师仍以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手段,这一方面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打击了学生自我提升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很多教师仍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掌握和处理信息能力偏弱;再加上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就不清楚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达到什么水平。长此以往,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就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化学教师没有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和有关技能,也不会应用先进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大多数时间都是以PPT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同时,教学中对于信息收集的不全面,自身对于信息的敏感程度也偏低,对于化学相关实践关注不够,更不用说收集、整合信息,将信息应用到教学当中。例如,有不少教师的资料来源还是以传统媒体为主,没有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还有一部分教师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没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三、化学教学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的策略

基于教学改革、考试变化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策略。

(一)把信息处理能力培养整合到化学教学中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学生学习主要是依托教材,化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化学教材来帮助学生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化学知识的呈现方式不只是文字,还有图片、表格等,这些方式是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有力帮手。化学教材中的表格、图片都是比较清楚明了的,学生看到之后就会找到重点。教师可以多应用表格、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点,同时提升学生阅读表格、图片的能力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升化学教学的效果。

2.高度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应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和结果,亲自动手操作,整合、分析化学信息。比方说,进行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实验,首先观察反应前生石灰与水的状态、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产生了什么现象、得到了什么结论等,让学生从直观体验中理解抽象的化学问题。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指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从而增强自身知识储备。再比如,教师可以拿玻璃棒蘸取浓硫酸,然后在纸上写出黑字。学生会对这种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知道其原理,从而激发他们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信息处理的良好习惯,积极主动地查找化学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探索。

3.利用试题开展教学

试题对教学具有方向性指导意义,是教师和学生了解学科教学发展趋向的重要途径。试题是对学科知识点的应用,要想发挥试题的价值,就需要教师掌握多种解决的方法,并将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有将这些方法融会贯通,面对考试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教师应鼓励和支持学生胆大心细进行知识学习,培养细心审题、敢于应用新的解题方法的素养,敏锐发现试题中隐藏的信息,并判断该信息是否有用,再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从而确定解题思路,将化学信息处理出来。

(二)在实际生活中渗透化学教学

1.联系实际生活

化学教育不只是局限在课堂,还应当联系实际生产生活,紧密连接社会热点。教师充分分析化学教材中哪些可以与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情景,让学生对情景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比方说,烟花为何会呈现五彩缤纷等,通过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日常生活到处都有化学信息,教师应当重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并将这些素材整合之后,融入到化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丰富化学教学活动

社会中蕴含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是开展化学教学活动的有力保障,也是提升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其实是渴望的,也是好奇的,通过调查、考察等方式来锻炼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对于他们化学学习能力和水平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比方说,氧气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可以帮助学生探索出氧气应用在哪些领域,了解氧气的生产流程和注意事项。学生可以自己查找资料,也可以与别人探讨,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做无疑会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信息的重要性,也清楚地知道自身提升信息处理能力的空间。教师应当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己去收集化学信息,分析并处理信息,长此以往,学生的化学信息处理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三)充分应用课内外资源

当前化学教学中,教师是以课内资源为主,没有更多地关注课外资源,显然这是不科学的。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到图书馆、工厂、科研基地去,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开拓学生眼界,丰富学生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比方说,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氢气、二氧化硫等知识点,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了解当地居民生活中使用燃料的情况,再进入工厂了解燃料使用情况、废气处理情况、空气污染情况等,从而加深学生直观体验,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将课内外资源进行有机结合,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眼界,还提升了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四)提升教师信息整合和教学的综合素养

初中阶段,学生是以教师作为学习榜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功底和良好的综合素养。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运用,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应当重视自身素养的提升。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学校给予教师充分的支持,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同时安排教师与外校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从优秀教师身上吸取经验。学校还应定期举办培训或讲座,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在平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提升。通过对先进教学观念和实践经验的学习,可以提升自身技能;闲暇时间利用互联网主动学习,不断增强自身信息收集、整理和应用的能力;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还应走出去多与优秀教师沟通,向他们取经,从而提升自身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将整理后的信息灵活应用到化学教学当中。

通过对化学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教育观念陈旧、评价体系不科学、教师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当前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不强,化学教师应当在提升自身綜合素养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将信息素养发展融入到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来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也提高应对中考化学试题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媛.中学化学实验作用及学生操作能力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7(95):147 +149.

[2]吐尔逊·肉孜.中学化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中华少年,2017(17):135-136.

[3]于卫卫.培养初中生化学实验能力之途径[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32):92-93.

[4]解永超.初中化学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高考,2017(18):100.

[5]吴冬梅.初中化学教学中注重迁移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07).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汇泉实验学校  李  鹏

猜你喜欢
中考试题初中化学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方式分析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探讨游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四举并重回归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