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2021-09-10 12:13谭海英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8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对策

谭海英

摘要:音乐教育对个体完美人格的塑造与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初中音乐教育教学一直是基础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直接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農村初中;音乐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129

1农村初中音乐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1.1对音乐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

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音乐学科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传统观念依然存在,包括一些家长和学校教师仍然将音乐学科视为“副课”,认为其重要性远不能与语言、数、外等课程相媲美。由于种种原因,音乐学科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显得严重不足,尤其是在考试临近或毕业时,初中音乐课程常常被无情地占用,音乐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也不高,在音乐学科中的地位显得十分薄弱。此外,在一些偏远的乡村或山区,中学的音乐教育也比较落后,有的学校甚至不开音乐课,音乐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中学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

1.2教学目标设定不合理

每一门课程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顺利实施,音乐教学也是如此。有一部分初中教师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或目标制定不结合实际的情况。教科书使用不够谨慎,教法陈旧,教学策略使用单一乏味。此外,在音乐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以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这样不但会挫伤后进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而且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3教学方法单调乏味

作为一门充满美感的艺术,音乐比其它课程对初中生更有吸引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学生宁可在课余时间学习他们喜欢的音乐,也不愿意在课堂上学习老师教的音乐。其重要原因是音乐教师教学方法的顽固、单调、乏味,使学生在音乐课上无法充分体验音乐美,长久以来,学生甚至对音乐课产生反感。这是因为这些教师由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和学习,教学方法落后,音乐观念固化,业务素质一直徘徊在较低的水平上,在音乐教学中只注重理论技能的灌输,忽视了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倾向,采用了强迫式的教学方法,使本来应该欢快的音乐课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激发,教学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1.4农村学校教师短缺

一部分乡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乏味,教师厌教等现象严重。在学历、职称、能力、水平、知识结构等方面,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教师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由于缺乏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造成了学科或不开或简单应付。乡村学校“应试教育”现象严重,开展音乐教育相对困难,多数学校的音体美教学因师资方面的原因而声名狼藉。

2音乐教学困境的解决之策

2.1增强主题意识

针对音乐教学面临的困境,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音乐学科的本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育人育德为核心,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认识到音乐素质对其未来发展的益处。校方更是要重视音乐学科,提高其在学校整个教育环节中的地位,而不是把它置于无足轻重的“副课”地位,增加在音乐教学工作中的基础设施和师资投入,更多地给予基层音乐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实践的机会。

2.2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开展教学实践

乐曲对初中生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教师要善于把握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乐曲课的吸引力,使音乐课堂充满乐趣,富有美感。一方面,教师要敢于尝试教学创新,在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上下工夫,在教材与学生群体的要求相结合的情况下进行音乐作品创作。初中学生喜爱的音乐种类与教师的喜好存在差异,教师应开阔观念,密切关注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可适当添加学生喜爱的、活跃的流行音乐作品。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密切了师生关系,有利于音乐教学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有所创新与突破,不能拘泥于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向同行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能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指导。老师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音乐类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表演和弹奏,创新运用游戏方法,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加强音乐学习与交流,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学习氛围。

2.3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身为一名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和职业素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规范校园行为,积极与外界学习交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人格魅力。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形成良好的行业竞争氛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共同探讨优化音乐教学困境的策略,为我国的中学音乐教育做出贡献。

结语

中小学教师要认真认识和把握新课标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核心和实质要求,善于学习和借鉴,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把音乐课摆在重要位置。必须正确把握农村初中音乐教育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和加强这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学分析它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学习创新,把握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即使在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也能实现《标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何霖.音乐教育新体系运用于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艺术品鉴,2018(26):332-333.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