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2021-09-10 01:14刘芹
科技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刘芹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改革传统英语教育模式,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主要公共基础课程,有课时多、历时长、开设范围广,内容覆盖全的特点,是进行思政教育的天然主阵地。本文通过探究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途径来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充分彰显了中央对教育改革的重视和决心,标志着我国教育向新的方向。

一、立德树人的概述

“德”是一个颇具历史感的词汇,最早出现于商代甲骨文中。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德”的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所谓“立德树人”主要指立德与树人两方面,即“立”什么德?“树”什么人?这是立德树人的实质,也是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

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单靠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思政课偏重教育目标的方向性,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且教学内容偏重系统的理论政策,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为真正构建一个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有机体系,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

二、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条件

1. 大学英语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大学英语课程是通识教育,利于根植理想信念。宫建伟认为就其工具性而言,思想的载体是语言,思想的内容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就其人文性而言,大学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要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通过了解文化差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大学英语是高校主要公共基础课程,有课时多、历时长、开设范围广,内容覆盖全的特点,要培养学生树立跨文化思维,提升跨文化表达能力,是进行思政教育的天然主阵地也更需要道德规范层面的表达约束。

三、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途径

1. 抓好第一课堂,注重内容关联

大学英语教师除了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外,也应系统学习思政知识,熟悉党的纲领性文件,关注时事,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备思政教学资源挖掘,提取与利用的能力。例如,上学期的英语课多数老师都从热点事件-the spread of corona-virus导入,谈到英雄们舍生忘死的人间大爱(great love);从各国面度疫情的态度和措施可以引导学生对思政内容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治国理政的复杂性和困难所在,并确实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学生中深植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信心。再比如,高校通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很多篇目都具有思政教育的丰富素材,如尊老爱幼教育、家国情怀教育、良好行为品德教育,将英语阅读篇目与传统文化、道德结合起来。以尊老爱幼为例,将其延伸到“孝敬父母”,“尊重老人层面,与学生一起探讨传统的“孝”文化,敬老文化,并品味孝道文化在当代的文化价值,延伸到精神文明建设中,使课程思政更为自然。

2.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能讲好中国故事。

社会实践则是大学英语的第二课堂,也是思政教育的载体支持。教师鼓励引导学生组建英语社团、兴趣小组、话剧社等,鼓励学生阅读时政新闻,指导学生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激发学生思政学习与探讨热情,也在思政教育深化的过程中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如借助70周年阅兵大典,鼓励学生搜集相关视频,组织该主题英语演讲或者知识竞赛,让学生在英语表达练习中学习国情、军事知识,感悟祖国的强大,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第二课堂上学生自觉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文化。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文化共性与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虽大,但其核心价值观也有很多共性。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可以求同存异,构建普世价值观框架。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面对西方文化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会甄别与选择。杜绝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等错误思潮,带着政治敏感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

4.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合理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工具,重视线上线下的互动,将各种人文素养与品格情操培养的素材与英语语言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5.形成思政效果评价机制

利用翻转课堂等形式,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任务和规则,巧妙地将道德素养考核纳入专业知识考核,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结语

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大学英语教师具备卓越的师德师风,提升思政意识、思政能力和专业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N].人民日报,2016-12-19(001).

[2]马晓薇.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J]国际公关 2020,(12),40-41

[3]刘正光、岳曼曼. 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J]外國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43(05),21-29

基金:2020年度益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项目““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究与实践”(编号:2020YS068)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