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史学习优势”转化为“党史学习效能”的重要路径及意义

2021-09-10 01:43赵欣茹
科技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风作风党史

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时刻,各高校响应党中央号召,如火如荼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这不仅是对全体党员的学习要求,更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的一次改进要求和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同时,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因此恰逢这一历史红利时期,党史学习的热潮,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宜时宜势地添加了动力。[1]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2]在党史学习这一主题明确的内核注入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了独有的优势,而在育人过程中提炼优势经验、在反思复盘中完善设计思路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利用好在一线实操层面积攒到的育人优势,并将这些优势更好、更快、更稳健地转化为对未来也具备指导意义的育人效能呢?因此,当今年的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行程表过半,如何将这些重要契机下产生的育人成果更有效地贯穿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奋斗进程之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成为我们进一步该思考的问题。其中,在党史学习过程中实现党风、作风、学风的内涵式互动,是将党史学习优势高质高效转化为党史学习效能的一条重要路径。

一、发挥党史学习的事实优势,以党风引航青年作风

之所以能在学习党史过程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在于党在百年伟大奋斗中,用实际行动凝结出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事实、无数催人奋进的案例事实。在党史学习过程中,体系化、常态化的多维度教育,让这些不容辩驳的光辉实事和伟大的成果更加清晰、深刻地出现在同学们的学习认知中。在部分不良风气弥漫的社会中,青年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清晰认识和成熟思考,加之从小生长在和平、幸福的环境中,战争、灾害、饥饿等情景对青年学生来讲没有直观的概念,因此会有少部分同学出现对一些舍生忘我的伟大事迹和伟大人产生怀疑或缺少共鸣,而党史学习中,青年学子们具体、系统地回顾了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涌现出的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这些无数个真实的让人动容的雄伟案例,都会形成一系列伟大精神和信仰之光,照亮同学们前行的方向,助力青年学生在人生的奋斗之路上坚定理想信念,奋进矢志不渝。

在以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为事实材料的基础上,除了让同学们在真实的、具体的人物事迹中深刻体悟到党的优良作风,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更易于理解、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即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并以此提炼出关键精神来促进个人作风的完善。尤其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作风建设再一次推到新的要求高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接受信访举报上千万次,数十万党员干部受到切实的处理。[4]“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些不良风气得到有效处理,务实为民、清正廉洁、砥砺奋进等精神得到积极落实。

这些都为高校的思政环境改善了土壤基础,更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为同学们个人作风的完善上了一堂生动的、举国上下的实践大课。让同学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受益于与时俱进、持续滋养的成长力量。

二、发挥党史学习的格局优势,以作风带动青年学风

学习,是学生在校的最根本任务之一,良好的学风能高质量地助力于学生在正确的航道上成长成才。学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学风包含学生的学习和长才相关的多个方面,除了学习动机、态度、方法等,还包含教风、校园文化氛围等;有学者认为广义的学风还包含社会各界、各领域的学习之风、理论文化之风等,本文围绕讨论的是学风的狭义概念,即青年学生对待学习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具体表现为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5]

在党史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我党百年壮阔伟业的研读,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极具高度和格局的初心使命的感悟,加之上述对个人作风的完善,红色基因的伟力映射到学习这一根本任务上,能够让同学们有所标的的摆正学习动机,即不再是从私利出发,而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传承红色血脉、赓续红色精神、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一百年中,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事实就是相统一、坚持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实现重要精神和理论指导的突破,这些可谓是我党在对待知识和真理方面的格局站位,而综上也都是青年学生对待学习文化知识方面该秉承的态度和立场。通过对党百年来理论品质的认识和学习,在上述有高度站位的格局影响、带动下,也有利于青年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对知识和真理的赤诚之心和勇攀高峰、不为艰险的奋斗精神,拥抱真理,拒绝故步自封、闭门造车;更督促青年学生遵守学习纪律,用党的作风标准时刻检验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國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抓将党史学习优势向党史学习效能转化的重要路径,发挥党史学习的事实优势、格局优势、氛围优势,实现党风带动下的青年作风、青年学风和整体校风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高质量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苏雨恒.立德树人担使命 教育出版谱新篇——谈教育出版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0):14-19.

[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3]沈壮海,黄雄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鲜明特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0):8-13.

[4]盛永红.以党的作风建设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析[J].保山学院学报,2019,38(03):92-96.

[5]陈艳.促进高校党风校风学风良性互动[J].唯实,2019(04):72-74.

作者简介:赵欣茹(1993.6),女,满族,吉林吉林人,工作单位: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助教,辅导员

猜你喜欢
学风作风党史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炊事员的几宗事
作风建设要“攻坚战”与“持久战”统一
作风建设贵在“抓到位”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