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研究

2021-09-10 07:22蔡田田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国智造体育教学

蔡田田

摘要:“中国智造”背景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现,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是推进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推动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要。高职院校的课程需要根据现代智能化发展不断反馈适应,更新相关专业课程。现代职业院校学生,除了要有深厚专业基础与技能实践外,还需要有健康的身体为基础,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持久的耐力等作为支撑。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如果体适能得不到同步的提高,那么技术再好也无济于事。本研究旨在“中国智造”的背景下,简单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想要成就梦想,需要具备的身体素质方面的基础,分析当前体育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智造;体育教学;体适能

1概念的界定

体育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的教学活动,是实现体育目标的主要途径。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随之更加富裕。网络已经占据人们生活的一大部分,学生更是对电子产品入迷。很多学生不愿参与体育活动,更是对体育课也不感兴趣,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学生体质的下降。另外,有调查数据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身高、体重的发育呈上升趋势,但是在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机能方面反而是下降的状态,部分男生引体向上一个也做不了,立定跳远的成绩男女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在“中国智造”背景下,有专家呼吁学生不仅仅要成为智者,还要成为持续发展的智者,为此学生的体质急需改变,师教学需不断改革,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势在必行。

2.1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

高职学生由于中学体育课的缺失,没体会到体育的快乐,对体育课程不感兴趣。再加之受高校扩招的影响,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不是很好,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个人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有部分学生性格内向、自卑、不自信,这些学生意志力较弱,自我控制能力差。再加上现在手机、电脑的普及,以及高职的开放式管理,使这些学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也不愿意上体育课。

2.2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现状。

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与学生的认可度有关,在一些普通高中学生素质较高,对教师的要求也高教师如果不加强学习就可能被学生的问题难住,教这样的学生教师有教学相长的感觉。可是,在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教学效果得不到体现,随之教师的教学难度降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运动的兴趣,很多老师也会设置各种游戏,但现阶段的学生自主性很强,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坚决不做,日积月累,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有一定的提高,但教学内容却不能完全传授于学生。

2.3高职院校体育场地条件分析

很多高职院校只是一味追求招生人数,而不完善教学的硬件条件,尤其是体育器材的配备及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学校的发展不相适应,有的院校的场馆、器材严重缺乏,甚至不能维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大大降低了学生课外运动的积极性。而当前高职学校存在有体育场馆不对学生开放,体育场馆形同虚设,因为怕损坏而不对学生开放,甚至老师教学也不能使用。

3改进高职学生体育教学的对策及建议

在“中国智造”的推行下,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不容忽视,学生的强魄的体质,灵敏协调性、力量及耐力等素质主要依靠体育课程来进行培养和提升。学生体适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劣,从业人员的身体素质在面临岗位需求职业能力发展时会面临巨大挑战,这不仅影响到自身职业的发展,对行业产业等方面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限制,需要引起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的重视。

3.1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模式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应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以未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依归,充分体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具有职业特色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可以开发为三类课程:一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基础的基础性课程;二是以适应职业体适能为抓手的特色性课程;三是以培养体育兴趣为延伸的拓展性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针对于不同专业需要的体适能进行侧重锻炼,共同促进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3.2探索评价与课程目标相结合的体制健康管理体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的目标,建立体质健康管理网络系统,结合本校的教学特点,形成特色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互动式管理的优势,同时可对不同等级程度的学生分层管理,或者根据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体能不同的功能等特点进行分层管理。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不同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并进行专业指导跟踪,科学合理地进行健康锻炼。

3.3三维目标式的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应以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方法与过程的体验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为目标的评价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方式应该是综合学习效果、综合学习全过程与学习结果综合评价过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主要内容包括学生体能与心理运动力和技能、认知力与行为、态度等,通过自己综合评价、相互综合评价和指导教师综合评定等多种方式综合进行。

3.4充分发挥高职学生体育健康锻炼主观能动性

高職院校体育运动教学机构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和加强培养广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学习兴趣,使广大学生在高职体育运动学习中亲身体验并得到成功和快乐,逐步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运动的健康意识和运动习惯。

4总结

随着职业教育重要性的日渐凸现,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是推进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推动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要。高职体育教学应不断改革,培养学生们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身体力量、速度、灵敏等各个方面都要达到高水平,培养教师教学自主性及其独创性以及教学可操作性,激活了我国高职专科院校的职业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理念,创造性地探索构建系统的比较科学的完善的我国高职专科院校职业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体系,为培养高精尖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弛,张磊.中国智造视域下高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模型与“1+X”育训协同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9(20):35-42.

[2]余敏.浅析“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6.

[3]王国雄.中国智造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13):92-96.

[4]唐琼.“中国智造”背景下高职汽车专业的现状与发展探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03):207-209.

[5]朱虹.实现中国“智造”关键在人才[N].中国企业报,2018-03-06(006).

本文系课题:“中国智造”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SCJG20A26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中国智造体育教学
闪耀西子湖畔的“中国智造”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