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析

2021-09-10 07:22袁星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袁星

摘要: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考制度也在随之改变,为了更好的迎合发展趋势,高中数学教师除了要重视传授学生知识外,还要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本文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引言: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仍采用“题海战术”、“填鸭模式”等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非常不科学,会严重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的发展。但新高考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中数学教学的难度和压力,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学要求,广大教师应积极探索高效、新颖的教学模式,在学习上给学生更好的引导。

一、合理规划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各个环节

随着新高考各项制度的施行,高中数学授课内容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部分教师会按照主题讲解相关的知识点。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个模块之间衔接较差,导致学生很难高效吸收知识点,这也是课堂效率迟迟无法提升的原因之一。对此,教师为了对其提供更高效的帮助,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规划课堂内容。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班级实际学情和学生性格特点[1]。举例来说,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等差数列》一课时,数列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函数思想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在授课时应合理规划课程内容,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利用“电影院座位设置”或是“堆放木头V形架”等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给出三组等差数列相关的数据,通过师生互动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是什么,这一环节更有利于教师了解班级同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来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等差数列的概念,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掌握情况,以免在之后学习中出现语言和符号转换的障碍。在下課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析课后习题,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提高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数学是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是一门非常有魅力的科目。但观察高中生数学学习现状可以发现,大部分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原因无非有两点,一是缺乏学习动力,二是教师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乏味。因此,为了满足新高考改革后对学生的要求,教师要尝试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将游戏融入到课堂中,以此来增强趣味性[2]。举例来说,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不等关系》一课时,为了增强课堂趣味性,教师可以展开游戏教学。不等关系在生活中有很多运用,一些游戏中也有这类元素,教师要选择具有积极意义或是益智作用的游戏,将其融入课堂中。如“不等式数独”就非常适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教师要提前制作一个7×7的表格,然后让学生将1-7填入到表格中,游戏规则是每一行、列的数字都不能重复,且均含有数字1-7,还要满足表格中的大小关系。这种游戏看上去很复杂,但其实主要考验的是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没有太多的技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其讨论如何填写,用最短时间找到答案的小组就算获胜。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小礼物作为奖励。这种利用游戏教学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快的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游戏本身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其对数学保持较高的兴趣。

三、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高中阶段的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一些逻辑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有较大的难度,且很难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够科学、合理,就会严重影响数学教学整体效果。为此,教师不妨借助现代科技来创新教学手段,利用当前的信息优势及海量教学资源来拓宽学生数学知识面,引导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还可以帮助其养成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3]。举例来说,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一课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利用方程思想来解决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由于教学中含有大量的公式和定理,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之初,教师要为学生详细讲授新课,利用直角三角形角与边的等式关系来引出正弦函数定义。当学生对基础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深入的了解正弦函数,先提出问题让其思考“这个公式是否适用于任意三角形?”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让其按照这两种情况展开分析和讨论。讨论结束后,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思路,并尝试画图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可以锻炼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讨论环节结束后,教师再根据同学们的答案总结、归纳,并利用电子课件展示多种证明方法,在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其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教师要根据教学理念来探索多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以此来提高其综合能力。因此,课上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但在创新教学模式时要注意,一定要围绕班级实际学情出发,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J].林区教学,2019,04:86-87.

[2]张彩霞.新高考背景下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才智,2019,30:128.

[3]张明月.新高考背景下基于高中数学教学对十二年一贯数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9:149.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中学 341400

猜你喜欢
新高考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