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先学后教“展示交流”的有效策略

2021-09-12 11:28范子贵
求知导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策略

范子贵

摘要:“展示交流”是课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展示、交流、启发,学生可以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感受以及认识到思想与智慧的冲突。教师准确的点拨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使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的陈述、交流和创新中得到落实和突破。文章就如何正确认识展示与交流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展示与交流展开了探讨,以期对小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先学后教;“展示交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57-02

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再在课堂进行讲授的教学类型,主要环节有课前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课堂中师生进行交流和课堂结束时学生认知本课程以及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思维方式,其中课堂的讲授和交流是“学”的中心环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学会细化和精化讲授内容。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基础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堂交流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后,教师再对其进行指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善于思考,善于交流,运用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展示和交流充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下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后课堂展示和交流的有效性提出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一、学后教前“展示交流”,明确方向

(一)聚焦目标

“展示交流”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课堂的主旋律。学生通过思维、实践练习和语言表达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教学中,学生的呈现和交流是一个动态的、多样化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效率,教师可让学生进行陈述,陈述的形式可以是个人口头陈述、两人小组陈述和四人小组陈述,学生的陈述和交流结果要体现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展示出多元性。最后报告的内容应该“精益求精”,必须是学生深入讨论的问题,聚焦教学的目标,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内动力。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說:“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中。”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第一,让学生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第二,让学生自主理解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性质;第三,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三角形模板进行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解答,在提出第一个问题时,教师可以让个别学生口头展示,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应提交并传达给小组,进行小组的交流结果展示。这既能锻炼个人的表达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交流应该把重点放在最重要和最困难的知识点上,教师可以让小组学生带着学习工具上台展示、交流,体验演讲、讨论的过程。通过多样化的展示和交流,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本课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互学互教“展示交流”,培养能力

(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在早期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和交流习惯,规范展示和交流语言,学生要大胆、大声、大方、谦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在回答教师的问题时首先要说“我们小组认为……”“我的意见是……”,注意语言要简洁、准确、有条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使用一些提问语言引导学生进行回答,如“你有什么问题吗” “哪一组的意见比较好” “有人需要进行补充吗”,这些问题要求每个学生都进行思考,使学生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找到对学生有益的课堂陈述和交流方式,使自己在起步阶段迅速承担辅助的角色。教师循循善诱,让学生以模式化的方式汇报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保证了课堂的快节奏和高效率。

(二)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补充问题更有序、更有效、更精彩,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认真听讲,不要重复已经讨论过的问题。如果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所讲的重点,只懂得简单地说出答案,那么教师应该在课后重点引导。对于学生在演示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教师应该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纠错或是让学生相互纠正对方的错误,这样学生就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经常提问学生。如在“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物品是三角形的呢?”这一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去寻找三角形、认识三角形。之后,教师可以再问:“同学们,通过观察这些三角形,你们发现了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吗?”通过学生的不断探索研究,学生间的互相补充,学生可以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师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讲解更加全面,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并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互动。

(三)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组长的主要职责是给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并组织整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进行实践操作和调查活动。小组长在组织小组成员完成任务时要有序进行,教师要经常与小组长见面并培训小组长,使其可以根据组内学生各自的强项合理分配工作。在课堂上交流的小组学生应团结合作,互相帮助,调整和制订总体规划等在遇到问题时,小组长和小组其他学生可帮助回答。如果在最后展示交流成果时必须在黑板上写字,小组长和组内成员可以提前在黑板上写字等。小组长要自我定位为整个小组的领导者,带领小组成员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成为教师的好助手、同学的好帮手,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分层“展示交流”,培优辅差

(一)学困生:展示基础题

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形式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较大。个别学生不太会表达,很难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会使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许多教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很少关注需要教师帮助的学习困难学生。教师在教室巡回观察时不难发现,一些安静的学生成为被遗忘的人,他们成为热闹气氛下的陪衬,很难被注意到,更别说展示自我了。久而久之,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就会消失。因此,教师要更加关注他们,给他们展示基础型习题,及时引导他们进行练习,在实际操作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师要在他们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时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高质量地完成学业。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先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积极运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