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动态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探究

2021-09-13 03:49左香梅
考试周刊 2021年67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作业设计高中

左香梅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常常采用统一的标准,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难以满足所有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此,为了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层次化的课堂作业,进行分层指导和评价等,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在文章中,笔者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切入点,针对动态分层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和设计策略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高中;动态分层;作业设计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课堂作业是最为重要的内容。有效的课堂作业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认知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可以说,好的课堂作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拓展知识面,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但是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依然沿用统一的标准,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致使课堂作业效果大打折扣。面对这一现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动态层次化的课堂作业,已经成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关注的重点。

一、 课堂动态分层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

(一)分层教学内涵

新课程理念下,分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关于分层教学模式的内涵,不同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的观念,有的学者认为分层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潜能、学习动机,在不同课堂教学中设置特定的课堂教学内容、任务、作业等,最终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还有的学者认为分层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起点、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设计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进而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进步、发展。

笔者结合对学生的研究,将分层教学模式的内涵总结为: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等,设计出具有層次化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课堂作业等,以满足所有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旨在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

(二)理论依据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分层设计课堂作业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因材施教理论。因材施教理论由来已久,它要求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应立足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等,在此基础上实施差异化教学方案,最终促使所有层次学生的发展。

第二,最近发展区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现有水平、可能发展水平两种水平。最近发展区承认两种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认为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立足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最终促使学生从现有水平逐渐达到可能达到的水平。

第三,发展性评价理论。学习过程是学生自我内化的过程,学习评价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精准地体现出来。发展性评价理论要求教师应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评价指导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借助多样化评价方法、实现多元化评价主体等,最终促使学生在有效的评价中向着更好的目标发展。

二、 实施课堂动态分层作业前的学生课堂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设计,因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作业“一刀切”。就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来说,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和作业难度都存在极强的统一现象,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种作业设计模式下,学习好的学生常常很快就完成课堂作业,学习不好的学生则无从下手。而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的时候,忽视了各个阶层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第二,形式单一、内容重复。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的时候,为了防止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后玩游戏,常常采用大量布置作业的形式。教师常常认为这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认为“大量的课堂作业远远比没有事情玩游戏强”“作业做得越多就越为熟练”“学生做得越多,自身的能力也就越强”。

三、 课堂动态分层作业的内容实施

(一)学生分层

教育心理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身心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同时,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受到家庭、教师、学校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已有知识、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基于此,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之前,应立足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精准地分层。

具体来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应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据此将学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A层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极强的学习兴趣,自身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可以借助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B层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兴趣一般,能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具备基本的上机操作能力。这一层次的学生自我纠错能力相对比较差。C层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低下,相关基础知识匮乏,缺乏独立上机操作的能力。基于学生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性,教师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课堂作业。

(二)作业分层

教师可依据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针对性的学习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精心设计动态分层作业。

1. 分层作业设计方向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分层课堂作业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分层作业设计方向:

首先,以课堂作业为主的自主学习课堂。在分层设计课堂作业时,应设计出以自主学习作业为中心的课堂作业模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选择课堂作业。同时,在学生做作业的时候,教师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确保学生课堂作业选择呈现出动态化。例如,如果学生在选择课堂作业时低估了自身的水平,致使选择的课堂作业难度比较小,在实际开展课堂作业时,就可以跳过这一层的作业,换为更高一层的课堂作业。如此,课堂作业可兼顾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使得优等生能够避免“吃不饱”现象,促使学困生能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作业设计高中
微课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实践与尝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