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探究

2021-09-13 02:28李侠玲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李侠玲

摘 要:分层教学是古代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在新时代的体现,符合新课程改革下以人为本的要求。分层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建立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信心。在现实中,初中数学课程逐渐从直观转向抽象,学习难度逐渐增大,而学生存在学习能力不同、学习习惯不一、学习要求层次不齐的问题,因此初中数学课程分层教学势在必行。只有实现分层教学才能针对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课程效率,有利于师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探究性学习;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基础课程,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夯实基础,所以初中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而初中数学实施教学时学生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特点也不同,统一的教学模式既不能满足优等生的学习需求,又会加重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负担。只有实现分层教学才能把握学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实现每一个学生的科学发展,达到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目的。

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分层

分层教学的前提是对现有学生进行“分层”,具体的分层方式一般在不同范围内实施,比如在一个学校内、一个年级内或者一个班级内。很多学校都在年级、班级内部进行学生分层,但大部分的分层条件单一,均是按照学生既有学习成绩进行分层。这样的分层教学只看到学生既有的学习基础而忽视学生的学习潜力,学生学习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在实践中,学生的既有学习成绩、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性格都存在差异[1],这些都会对学生之后的学习进度产生影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科学划分,比如高层次学生学习态度好,学习基础好,性格乐观;中层次学生介于高、低层次学生之间,可能学习基础一般但是学习态度良好;低层次学生学习态度一般,学习基础较差,性格乐观。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找到学生共性,进行备课调整,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二、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现教学分层设计

(一)根据学生情况制订不同学习目标

学生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对于同一个章节、同一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与理解运用程度都会不同。教师在课前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来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与考核目标,布置不同的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对新课内容有充分了解。

在学习目标方面分层。低层次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巩固概念,在夯实基础前提上完成书本题目与练习册基础题型。高层次学生基础较好,就需要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解决抽象问题能力,让他们尝试解决高难度的应用题目。

在考核目标方面分层,低层级学生需要完成既定低要求目标,加强对书本概念的理解,能够完成练习册基础题目。教师要要求高层次的学生完成高目标,挑战难题与综合应用题,以训练高层次学生的逻辑思维,为今后的高难度学习打下基础。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目标后都需要进行正面肯定,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让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分层教学的锻炼在自己原有的学力基础上得到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二)课堂中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学环节设计

课堂教学中,不同学生理解能力不同,能够解决的问题难度也不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环节设计,在课堂中把握好教学进度[2]。教师在课堂上要避免全程平铺直叙,而是应该设计不同难度的例题交给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最后评价总结学生的探究成果。教师需要将比较简单、直观的、能够进行操作的问题交给低层次学生小组解决,将较为困难的、抽象程度较高的问题交给高层次的学生小组解决。在课堂中教师同样要注意在课堂中题目难易程度的搭配,注意把握好教学节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程度。

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全等三角形定义、证明三角形之間的全等关系。这个章节学生可以通过画图思考,较为直接地掌握知识点,但是后期应用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根据要求制作三角形,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回顾总结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然后给不同层次学生分配任务。教师可以在黑板或电子白板上展示出两个全等三角形,并进行相关标注,依次写出已学的全等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都相等共六个条件,然后让低层次的学生根据手中的三角形再结合练习本画图思考:“从六个条件中选择三个条件并进行满足,哪一个组合下两个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关系?”让高层次的学生结合条件思考归纳:“六个条件中选择三个条件并进行满足,哪些组合下的两个三角形的关系一定是全等?”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了解每一个学生在团队中的作用,就小组存在的问题进行聆听与指导。在小组汇报结束后根据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引导归纳,补充学生的探究成果,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的课堂结合分层与探究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能够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意愿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分层化探究性学习中,教师需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层布置课程作业

不同学生的作业完成度不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应该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作业布置[3]。让高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挑战高难度题目,而低层次的学生则让他们在完成基础题目后研读教材,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尝试中难度题目。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同时也能体会到独立完成作业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破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做得更好。

教师在评讲作业时要有侧重点地进行讲解,讲解基础题时要鼓励高层次的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完成高难度题目;讲解中高层次题目时要让低层次学生尽量理解;如果试卷压轴题只针对少部分学生,那么就可以让尖子生课后再询问……在课堂上要尽量兼顾每个层次的学生。

三、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分层教学的学习效果需要通过学业测评来体现[3]。分层教学条件下对学生的测评呈现多方面、多阶段的特点。分层教学下的学业测评应该在统一层次内进行,不同层次学生测评难度不同,在考核中教师应该充分看到学生的进步。测评内容不仅是学生卷面成绩,也应包括课堂的参与程度、小组讨论的积极程度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测评。测评时间可以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可以是课堂测评也可以是对一个学期内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测评。对同一层次学生要鼓励进步生,勉励、教育落后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进步,建立信心与自尊,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分层学习有所进步,能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

四、结语

基础教学正在实现课堂主体的转换,分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下新教学模式的呈现,希望通过教师分层备课、学生分层学习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教育,尊重每一位学生,培养创造性人才而非考试的工具。我国的分层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如何更加科学、可视化实现学生分层,怎样避免分层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课堂中教师如何更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等,都需要在以后教学实践中不断寻找解决方法。尽管现在分层教学的实施仍然存在一定困难,但是分层课堂、趣味课堂、探究性学习都是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教师也应该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在分层探究性学习中帮助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孝兵.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励分层教学方法的运用探究探索构架[J].文理导航(中旬),2021(05):20-21.

[2]吴忠安.在高职数学课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2021(03).

[3]林先德.浅谈数学分层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030).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