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中加强社会主义劳动教育

2021-09-15 18:47吴怀友杨秀果
人民论坛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

吴怀友 杨秀果

【关键词】党史学习 社会主义劳动教育 经验智慧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弘扬我们党重视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优良传统,发挥好党的历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中的重要作用,是教育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劳动是不分贵贱尊卑、脑体之别的劳动,是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劳动,是创造个人美好生活与创造社会美好生活相统一的劳动。实施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体认劳动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一切财富和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树立劳动最光荣、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养成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果实、热爱体力劳动的良好习惯,掌握满足个人生存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技能。

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劳动教育。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不仅把“爱劳动”作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全体国民的一项重要公德,而且把“理论与实际一致”确立为基本教育方法,规定各类学校都要“注重技術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强调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国家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建设者和伟大祖国的保卫者。新中国的劳动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正如 1954年习仲勋同志在全国中学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所说,我们的教育工作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教育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这一性质“应该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改变的,不是去年提出总路线后才改变的”。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克服教育脱离生产、脱离实际、脱离政治的缺点,消除学生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思想,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刻苦耐劳的品格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强健学生体魄,并且使他们获得必要的生产知识和初步的劳动技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毛泽东同志将“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确立为我们的教育方针。他强调,我们这个时代的德育与智育“是连接一道的。二者都同从事劳动有关,所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的”。

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必须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随着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方法上都要有新的发展。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在继续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外,增加了“教育为人民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容,将“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完善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新时代新阶段,我们党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首次将“劳育”从“德育”中独立出来,与德智体美“四育”并列,完整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结合时代和实践的新发展,明确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从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总体目标、课程设置、内容要求和评价制度等方面“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这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紧迫需要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党的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和功能,在培养时代新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具有热爱劳动、服务人民的思想道德。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发动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工农业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性劳动,体认劳动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是光荣而神圣的事情,劳动不分贵贱尊卑、脑体之别,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使之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果实的良好习惯,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消除轻视体力劳动、鄙视普通劳动者、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用金钱衡量劳动价值的剥削阶级思想。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仅要有远大理想、科学知识,更要掌握为人民、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服务的实际本领和专业技能。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强调在系统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生产知识、科学实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训,加强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等实践锻炼,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学用结合能力的培养,克服“读死书”“死读书”以及只注重书本知识、专业理论学习而忽视社会实践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养成的不良习惯。

青少年心理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定、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其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条件。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就是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生特点,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在常态化的劳动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活跃身心,磨炼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生活自理、互助合作的精神意志,从而改变青少年中出现的四体不勤、体质下降、性情孤僻、经不起挫折等现象。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必须树立劳动和劳动者最美、真美的审美情趣。只有具备崇高审美追求和高尚人格修养、真正做到心灵美的人,才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与美育的融合,注重以劳育美,使青少年在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实践中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育劳动创造美、劳动和劳动者最美丽的审美素养,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美丑观,坚决抵制西方社会非理性主义、功利主义等审美观的渗透和影响,阻遏浅表化、庸俗化、畸形化、病态化审美趋向的蔓延和扩散。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
对基层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的几点思考
艺术类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助推党建业务融合共进
从百年党史中领悟汲取思想力量
做善于学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者
当前国内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现状探析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
党史学习模式在党支部工作开展的路径探究
高校党史教学与党的认同教育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研究综述
试论当代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意义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