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职学生生活技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1-09-16 09:47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因变量移情辨析

包 锋 朱 鹏 雅 茹

(1.3.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2.湖州师范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总书记的讲话对中职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指出:“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截止到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有中职学校237所,在校生168536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15166人,职业高中少数民族学生18289人[1]。内蒙古中职学生为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计划并实施了一项名为“学校中的生活技能教育”(Life Skills Education in Schools)的项目,“生活技能”这一术语正式出现在联合国卫生组织关注的视野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响应,并在全世界推广实施。2012年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达成的“上海共识”中,就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向培训工作和生活技能转型”的倡议。随后,2016年,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执行的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生活技能的“青少年教育项目——生活技能开发”启动,该项目由教育部职成司具体负责,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负责具体实施。生活技能的本质上是心理社会能力(Psychological Competence),是指个体采取适应和积极的行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并且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生活技能”[2]。

目前生活技能教育已被全球许多国家所接受,并被认为是预防和解决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中职教育作为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社会主义建设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人力资源,同时中职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中职人才培养中不应该只关注眼前的专业技能和学习技能,更应该关注生活技能,为学生后续发展和终身教育奠定基础。结合后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内蒙古中职学生的“生活技能”应当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本研究试图以中职学生的生活技能状况为研究内容,调查内蒙古中职学生的生活技能现状,分析影响内蒙古中职学生生活技能的主要因素,提出切合内蒙古地区中职学生的教育对策和建议,为生活技能教育在内蒙古中职学校的开展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工具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内蒙古九个盟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九所中职学校为样本来源地,随机发放问卷2240份,回收问卷2240份,总回收率为100%。利用Stata13.0进行数据清理与计分后,以“所有题项选择同一选项”为标准,共剔除无效问卷14份,获得有效问卷2226份,回收问卷的总有效率为99.375%。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取样前掌握的样本背景信息,研究者对2226份有效随机样本问卷进行了描述性分析(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主要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续表1

类 别题 项人 数比 例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如果是,是参加学校组织的还是自主参加校外活动是107148.11%学校组织73368.44%校外自主33831.56%否115551.89%参加过几次目前所在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从未参加过/1次/2次/3次及以上905/443/325/55340.66%/19.9%/14.6%/24.85%

(二)研究工具

赵旭、马迎华结合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泛美卫生组织所提出的生活技能结构,在量表题目池中抽出移情—辨析别人观点的能力、人际交往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自尊、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人际交往中的品德、自信—自我效能感、压力应对、情绪管理八个公因子,形成的中学生生活技能评定量表2。本研究基于该量表,问卷共47个题项。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量表正向计分方式,范围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被调查对象在各项指标维度上的得分越高,说明“生活技能”水平越高。

在问卷的人口学变量的确定之前,首先对内蒙古中职学生生活技能涉及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中职学生生活技能水平与其家庭成长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均有相关性。在选择问卷维度和题项的过程中,参考借鉴了刘欣欣[3]、赵旭[4]、庄丽丽[5]、李晴雨[6]等学者研究工具的部分内容。

(三)研究方法

所有问卷调查均采用任课教师或班主任教师指导下填写完成。问卷回收后,使用SPSS22.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主要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反映内蒙古九个盟市中职学校学生的生活技能水平的高低。通过方差分析考察不同维度对中职学生生活技能水平的影响程度。

三、研究结果

(一)总体状况

调查发现,内蒙古九个盟市九所中职学校学生生活技能的总平均分为3.662。学生生活技能水平所体现的8个维度的得分在2.556-4.093之间,各维度得分按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人际交往中的品德、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移情—辨析别人观点的能力、自尊、压力应对、人际交往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自信—自我效能感。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学生生活技能水平下属各维度的得分与学生生活技能水平的总分相比较,结果表明,移情与辨别别人观点能力、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人际交往中的品德、情绪管理四个维度分数低于中职学生生活技能水平总体,人际交往中的表达与沟通、自尊、自信—自我效能感、压力应对四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中职学生生活技能水平总体的得分(见表2)。

表2 中职学生生活技能水平与下属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续表2

中职学生生活技能水平的各维度M(SD)中职学生生活技能水平的总体M(SD)Tp人际交往中的品德4.093(0.641)自信-自我效能感3.171(0.759)压力应对3.510(0.809)情绪管理3.969(0.736)中职学生生活技能水平3.662(0.075)54.6820.000-28.8770.0001.6760.00038.3490.000

(二)不同人口学变量中职学生生活技能得分比较

1.性别上的差异

分别以中职学生生活技能水平及其下属8个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除了在人际交往中的品德、自信及自我效能感这两个维度的得分男女生没有显著差异外(p>0.05),男女生在移情—辨析别人观点的能力、人际交往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自尊、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压力应对、情绪管理等六个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男生在这六个方面的得分高于女生,呈显著差异。

2.民族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民族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在生活技能水平及其下属的8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在人际交往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自信—自我效能感三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汉族得分高于少数民族。

3.年龄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年龄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之间的中职学生在生活技能水平及其下属的8个维度上,仅在自信—自我效能感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压力应对方面有边缘显著,在其他六个维度无显著差异。在自信—自我效能感方面,18周岁以上学生得分高于16周岁及以下和17周岁的分数,在压力应对方面,18周岁及以上的学生得分高于17周岁及16周岁及以下学生。

4.年级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年级(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高中三年级)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方面、人际交往中的品德方面高一得分高于高三和高二学生;在压力应对方面,高三、高一显著高于高二。

5.独生子女与否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是否独生子女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在其下属的8个维度上,在移情—辨析别人观点的能力、自尊、自信—自我效能感三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在这三个方面得分较高。

6.父母亲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父亲、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父亲不同的受教育水平,在移情—辨析别人观点的能力、人际交往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人家交往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压力应对等四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总体看来,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得分越高。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在移情—辨析别人观点的能力、人际交往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方面、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压力应对、自尊等五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得分越高。需要指出的是,在自尊方面,母亲是小学文化程度的学生,得分较初中和高中或中专/技校文化程度要高一些。

7.父母亲职业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父亲的职业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父亲的不同职业的学生之间在移情—辨析别人观点的能力、人际交往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上有显著差异,父亲是政府公务人员、事业单位等职业的学生,在移情—辨析别人观点的能力方面得分较高,父亲职业是个体户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方面得分较高。母亲的不同职业的学生之间在移情—辨析别人观点的能力、人际交往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自信—自我效能感、压力应对、情绪管理上有显著差异,母亲是政府公务人员、事业单位等职业的学生在这几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其他职业得分。母亲职业是个体户,学生在自信与自我效能感维度上得分较高,呈显著差异。

8.家庭收入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家庭收入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家庭收入的学生之间在移情—辨析别人观点的能力、压力应对2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家庭收入越高,这两个维度得分越高,在自尊方面,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的得分更高。

9.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学生是否曾经担任或正在担任学生干部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曾经担任过或正在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与未曾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之间在移情—辨析别人观点的能力、人际交往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自尊、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人际交往中的品德、自信—自我效能感、压力应对、情绪管理等所有8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未(曾)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

10.是否在校勤工俭学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学生是否勤工俭学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勤工俭学与未勤工俭学的学生之间在移情—辨析别人观点的能力、自尊、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人际交往中的品德、压力应对、情绪管理等所有6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得分高于没有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

11.是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学生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与未曾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之间在移情—辨析别人观点的能力、人际交往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自尊、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人际交往中的品德、自信—自我效能感、压力应对、情绪管理等所有8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得分高于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

1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内组织还是校外组织之间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所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内组织还是校外组织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与未曾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之间在人际交往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方面,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与自主参加校外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呈边缘性差异。而在压力应对方面,自主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得分要高于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

13.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次数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移情—辨析别人观点的能力、人际交往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自尊、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人际交往中的品德、压力应对等6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总体而言,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次数越多,得分越高。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内蒙古中职学生生活技能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下呈现出不同的水平和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个体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由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造成这些差异原因的内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内蒙古中职学生发展。

猜你喜欢
因变量移情辨析
调整有限因变量混合模型在药物经济学健康效用量表映射中的运用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主体的突围
——论移情行为中两种现象的区分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谈谈如何讲解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精心设计课堂 走进学生胸膛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