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 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2021-09-16 08:47伊全胜孙宇生
理论观察 2021年4期
关键词:农业生产

伊全胜 孙宇生

摘 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结合俄国农业实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合作的经济理论,形成了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这一思想对于指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对我国农业生产和改革起到了重要指导借鉴作用。本文从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历程;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现状;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研究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社会合作社;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F091.92;F3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4 — 0055 — 03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就把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了指导作用,对其理论与实践启示脉络的梳理、分析借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一)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国广大农村采取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以家庭为单位完成农业生产,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遇到大旱、暴雨、地震等灾害时,农民抵抗能力较弱。部分农业合作社将各村的农民与资源集结起来,共同经营一项农业生产,有利于将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结合,将农村合作社市场向大市场过渡,可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竞争能力和水平。但目前,我国农业合作社还存在许多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农业合作社还未取得广泛认可,农业合作社的竞争优势与前景还未展现出来,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对我国现阶段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具有指导意义。

(二)理论渊源

列宁农业发展思想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具有较深的理论渊源和基础——马克思、恩格斯

农业发展理论。农业劳动与工业劳动不是分离开的,人类社会建立初期,工业劳动属于农业劳动的一部分内容。二者对西欧国家土地私有制和小农改造分析得出了小农改造理论,这是农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于社会生产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恩格斯在《资本主义地租的起源》中提到了农业生产率这一概念,剩余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小农改造理论是农业发展理论的重要部分,小农改造必须要使小农封闭变为开放,社会化大生产逐步代替小农经济,土地私有变为国家所有,生产方式逐渐优化,要利用合作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形成发展历程

1.萌芽时期

俄国十月革命前,列宁受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思想和农业合作思想影响,反对个体经营模式,主张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共耕制。列宁认为要将雇农和贫农组织在一起,实现土地属于劳动者,将地主没收的庄园改造为示范性农场,农业工人机器耕种,摆脱经济困境。在《四月提纲》中,他指出土地要归国家所有,将农庄改造为示范农场。列宁认为要将雇农和贫农联合起来,实现土地属于劳动者,通过设立示范农场吸收贫农生产,这是农业合经济发展的雏形。

2.初步形成

十月革命后,苏联召开了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土地法令,农民拥有了土地,免除农民欠地主的债务。贫农和中农增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效果显现出来。1918 年夏,列宁号召苏联逐渐建立农业公社和农业劳动组合,成立贫农委员会,财政给予农庄补助。同年底苏俄已成立了超过900个农业公社和农业劳动组合, 1919年左右,集体农庄逐渐增加,农业集体化发展较快,到1920年拥有农民公社和农业劳动组,约为10500个,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初步形成。

3.形成时期

三年战争后苏联爆发了经济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推行余粮征集制,1921年,俄共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的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发生了转变,认为合作社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相对成熟。列宁认为合作社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良好形式,他十分重视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农业合作经济思想逐渐优化。

二、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一)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奠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石

1.学习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有利于解决农民经济问题,推进农业复兴。我国的农民问题与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一定要注重农民民生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升农村生活质量,农民富起来,中国才能富起来。学习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建设我国自己的农业合作思想,有利于解决农民的生产销售难的问题,形成有规模的农业生产,提升农民经济收入。

2.研究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以农民家庭生产为基础,构建成集体合作,互相联合的现代农业生产主体。我国的农业合作社并不完善,仍然有大量的个体存在,农民个体经营与大市场存在矛盾,要继续发展农业合作社,将农民个体经营拉进农业合作社,形成新型的农业生产主体,避免当农业市場因受到外力造成经济损失。

3.学习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有利于我国的农业合作社理论体系的建设。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包含了大量思想内容,对农业合作社的性质、意义、地位、功能等都有所阐述,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合作社的建立有着很大的帮助,对我国实现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建成,提供了大量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农业现代化建设思想

1.邓小平时期,对农业合作进行了探索。当时我国江浙沪一带已经开始组织农民开展合作经营,但效果不理想,造成农民对农业合作社不信任。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改革试点,开展农业合作社项目,从偏远山区逐步推广到全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进步。

2.江泽民时期,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及农民收入,江泽民曾指出要以为服务农民为宗旨,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推广农业发展,让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市场相融合,让大量农民逐步适应市场,将农产品流入市场,提升了农民见识,增加了农民收入。江泽民认为国家要减少对于工业项目的开发,要加大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江泽民指出国家要从政策、科技、资金上予以支持,保证农业发展。

3.胡锦涛时期,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发展农业合作社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将农民、企业与市场结合的大好机会,同时,在改革中要坚持对农民的服务意识,与农民友好交谈,让农民自愿、自主加入合作社,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社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明确指出,要实施惠农政策,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列宁农业合作思想对于中国农业发展思想逐步进行完善和优化,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4.习近平时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合作社发展,在梁家河带领农民兴办磨坊、缝纫社等合作社,在福建、浙江时,他鼓励组织农民集体合作商业,逐步建立农村经济综合服务中心,发挥供销合作社作用,2005年,参与指导瑞安合作、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农业改革试点。2015 年习近平在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农民合作社,需要规模经营,强调要建立合作、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农业合作发展模式。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现状

(一)现代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1.现代化

现代化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一个“集大成”阶段,带有一种多层次的集成性,现代化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各类产业、科技、国防等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的两种模式。

2.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发展到最高级的阶段,是对传统农业的颠覆,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经营形式,农业现代化建立在科技发展前提下,用先进技术和先进工业来装备农业,创造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经营模式,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建立生态农业系统,这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也是一个世界性概念。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现状、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系。我国目前合作社发展将重点放在研发农业技术,例如研究种植方法和培育优良品种,在政府扶持下,很多农业项目得到较好的推广。那些产量高的经济作物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合作社在这过程中提供了较强的引导作用。合作社逐渐朝着商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但目前合作社还尚未建立完善的商业化管理体系,市场开拓能力有待提升,个体经营者主动开发销售市场值得表扬。近20年,农业发展迅猛,国家政策倾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优势已显示出来,合作化农业生产方式深受农民认可,有助于调动农民的劳作积极性,中国农民已经从多年前效益不增加的局面扭转过来。农民想要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还是要发展合作经济,建立农户之间,农户与生产前后组织的管制,以家庭为单位,联合对抗市场风险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三)农业现代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业合作经营管理混乱

目前,部分地区农业合作经营还没有形成健全的机制,农户在合作和效益分配时容易产生分歧,合作社管理缺失系统性,管理比较随意,社员执行能力待提高,在实际开展合作经营时难度大。部分地区农业合作社没有专业财务核算指标,很多社员都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户,不懂得市场营销方法,对绿色农产品生产不够重视。

2.合作社相对闭塞,政府扶持不足

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合作社发展较慢,信息相对闭塞,近几年通过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宣传,开展助农活动已有较大改观,但还有部分闭塞的地区合作社获取市场信息难度大,市场开拓很难,政府部门的支持不足。部分企业有关部门为了搞政绩,圈地盖楼房,盲目招商引资,资金运用到不恰当的地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副产品过于简单,深加工发展不足。

3.合作社利益分配不当

由于农村个体经营者很多都是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户,在最后的利益分配容易产生分歧,资本报酬有与个人运作成本相关,与个体农产品质量和等级相关,在实际经营和销售环节,由于沟通不及时,导致农产品销售和价格评定等存在矛盾。因此,合作者管理者或上级管理部门要明确社员分红制度,建立科学的合作社利益分配体系,使社员明确责任,调动其工作热情,提升农产品质量,才能获得更多的效益。

四、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一)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价值

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虽然是上个世纪俄国的思想,但依然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我们要认真学习了解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经过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结合俄国发展农业的实际而提出来的,我国建国后借鉴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因此,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对我国的农业合作社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价值

1.认清国民经济中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列宁同志认识到了农业经济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农业是无产阶级实现政权巩固的基础,农业发展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三农问题始终被提上中国发展的重要日程。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我们要提高做好农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始终把解决农业问题作为全党的重要工作之一,把农业问题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运用工业反哺农业。

2.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入

列宁重视农业的发展,他强调要加强对农业经济的支持,他强调要利用资产阶级农业人才,成立农业基金会,保证种子供应。中国农业发展受到列宁农业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人才和技术的投入,同时强调政府部门要强化资金投入,设立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重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铺路、建设加工厂、农业机械购买补贴,鼓励农户合作经营。强化技术支持,注重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产能,注重农业科技创新的集约发展。

3.实现农业经济方式的转变

列宁曾提出要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这对于我国也有着巨大的影响,要逐步完善农业经济管理的体制,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农业人口较多,且近些年农业人口 向城市流动规模大,农村留下的生产力有限,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生活。农业产品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农业环境恶劣,因此,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要强化农业经济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土地承包“三权分置”制度,这是农业改革又一次重大创新,进而逐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

结语: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实践的考验,已经越发成熟。根据我国不同时期的基本国情,结合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明确了农业合作社是一个长期,且需要逐渐完善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人们的努力經营再加上国家的扶持等等,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目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范式。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高梦媛.郭玉倩.列宁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当代启示〔J〕.农村经济科技,2020,(05)

〔3〕王雯睿.刘巍.列宁的农业生态思想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其实〔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

〔4〕张梦瑾.列宁农业合作社思想的当代价值及意义〔J〕.老区建设,2018.

〔5〕李春霞.列宁农业生态思想的启示〔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

〔6〕师洪文.列宁的农业生态思想解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农业生产
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模式 奠定现代农业建设基础
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分析
开发绿色食品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农业生产中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及改进途径
广东省农户小额贷款现状调查与分析
山区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