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能否减去家庭焦虑?

2021-09-18 05:31李浩瑄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培训班课外双减

李浩瑄

2021年暑假,“双减”成了这个夏天家长群里最热门的话题,学科类补课班大量取消。常云的儿子即将上小学四年级,她一面担心反弹的疫情,一面期盼着“万兽归笼”。

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电视剧《小舍得》的故事背景正好是升学竞争,剧中情节直击教育敏感话题,切中了众多家长的难与痛。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家长们在给孩子报补习班时看起来干劲十足,他们在校外培训的奔波中也早已身心俱疲。

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是中国家长焦虑的来源之一,重点学校的出现让优质教育资源集中起来,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这样的学校,实现“教育抢跑”,造就了红火的校外培训市场。

如今,身处教育大市江苏南通的常云仍是焦头烂额,“双减”政策落地,让她如卸重负,又无所适从。

要补的始终拦不住

在“双减”政策出来前不久,常云刚给儿子俊俊报了语文、数学两门课程的周末网课班和线上一对一英语外教课。之前,俊俊一直在校外培训机构上课,上课时间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有时候周六也会占据半天时间。

常云两口子平时都要上班,接送孩子这件事只好拜托奶奶,这也是绝大多数双职工家庭的现状。南通被称为“教育之乡”,状元频出的背后意味着日益严峻的教育竞争。“班里的孩子几乎全部都在外面上培训班,别人上了,你不上,就会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俊俊每天4点半放学,延时班的時间到5点半,吃了饭就要立即去培训机构。“一个班30个人左右,那里的老师不仅要守着孩子写作业,还会讲课讲题目。”常云说,孩子每天9点多才能回家,有时候老师还要罚抄写,孩子全部收拾好躺上床,也已经10点过了。

俊俊并不喜欢这样的培训班,在他的多次“抗议”下,常云和俊俊各退一步,在试听了多家网课机构后,敲定了一家俊俊满意的线上培训班。

“线下培训机构差不多一个月一千元出头,网课则是按课时收费,每门课一学期有16节课,一个礼拜上一次,收费两千多元,儿子上了两门课,算下来其实和线下辅导的钱差不多。”常云向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坦言,上培训班的孩子大多数会选择补数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再补上一门语文,“自从语文教材改编了,古诗文和文言文比我们读书的时候难度大了不少,除此之外,孩子补语文,也是为了丰富课堂外的拓展阅读。”常云介绍,如今的语文考试,课外拓展阅读内容占比提升,孩子自己阅读书籍的话方向不明确,有老师引导会更好。对于英语一对一课程,在常云看来不算是学科类补习,因为“主要是为了培养语感”。

如今,“双减”政策落地,常云刚报上的网课班立即作出了调整:原本在周末上课的语文、数学培训班被改在了周二和周四的晚上,6点半开始上课,直到9点,中途有休息时间。

“这是直播的时间,可是这个网课班是纯上课,占据了孩子在放学后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没办法,只能等到周末再让他看录播,教学质量和直播时有互动不能比。”常云无法理解,在她看来,再怎么“减”也减不掉中高考,孩子薄弱的学科有必要在课外做出弥补,可是为了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她依然不得不作出妥协。

郑玉函是全职妈妈,儿子悦悦读初一,他在某培训机构的奥数班名列前茅,“有的孩子可能确实很有数学天赋,像我儿子上奥数课,并不是在弥补不足,而是自我提升。”在她看来“双减”如果“一刀切”,对有学科竞赛天赋的孩子来说不太公平。

希望大家都“坐下”

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即将小升初的家庭还需要时间适应这一新规,而孩子尚未读小学,或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家长们普遍支持“双减”政策的落地。

于菲家有两个小孩,大儿子9月开学后刚好上小学,从一开始,她和老公就商量好一定不“鸡娃”,“我们并不想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之前我们想的是,如果非要上学科类的培训班,也等到他小升初时再考虑。”

于菲的大儿子要就读的小学已经物色好了,即使私立学校的学费比公立学校高出三四倍,她依然选择了前者,“因为我们户口所在辖区的公立学校太差了,孩子不上课外培训班的话,校园内的教学就至关重要。”

于菲不想让孩子“抢跑”,但怕他“吃亏”。她的身边甚至有朋友辞职在家,专职带娃,“孩子上培训班,我朋友就跟着一块上,还是因为疫情,不让家长进教室,她才停下来。”朋友的付出给了于菲不小的压力,“我当然希望新规能够让大家都不要课外补课了,剧场里看剧,只有大家都‘坐下,才能营造一个最佳的观演环境。”

于菲的婆婆张瑜是退休中学教师,她很支持让愿意在寒暑假给学生补课的老师统一在校为孩子补课,“统一补课能够有一个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否则按现在这个趋势下去,有钱人只要肯花高价就能请到老师在家一对一教学,对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压力将会更大。”但张瑜也很清楚,老师和学生一样,渴望拥有寒暑假,如果没有具有吸引力的补课薪资,强行要求老师放弃寒暑假回学校补课,也会造成矛盾。

对于许多家长而言,小升初并不是“鸡娃”的终点,中考才是更重要的目标。于菲明白,集体“鸡娃”并不能提高孩子的成绩排名,而是拉高整体分数线,“大家要是都不‘鸡,我自认为我儿子还是很聪明的,他考个好高中和重点大学不成问题。”

在某市教育局任职的谢军,同时也是15岁孩子的父亲,一直以来,他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都看得挺开,更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特长发展。“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送她去学民族舞,她很喜欢。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考试分数并不能陪伴终生,但是我们拥有的特长可以。”谢军认为,家长应该转变心态,冷静一下,让教育回归学校本身。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意见,对全省推进课后服务的时间、范围、课程、师资及保障措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意见明确从2021年秋学期开学后,确保全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学校每周5天(周一至周五)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提供2小时的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初中,周一至周五可设晚自习(一般安排2小时以内,原则上不晚于20:30结束)。意见还要求课后服务必须突出育人导向,提供丰富课程,学校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授新课。

这一政策出台后,于菲很支持,“不仅考虑了我们家长的实际需求,解决了接送孩子放学时间来不及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教育公平。”

观望气氛仍在升温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前途未卜,家长的观望气氛也在持续升温。“新生招生肯定受到了一定影响,不少家长持观望态度,他们需要看培训机构的应对策略。”某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線下培训课只能在周一到周五上,时间实在不合适的话,只能转成线上培训班,或者就不上了。”张鑫很担忧,孩子时间被占满,是否吃得消。

与张鑫差不多,郑舒琪每隔两天就会接到培训机构打来催新学期课外培训班报名的电话,然而半个多月过去了,她始终没有作出决定,“数学课调到周二晚上,孩子4点半放学,如果课外培训班6点半开始,这中间的2个小时要完成从学校到家、做家庭作业、吃晚饭和赶到课外培训班这么多的事,怎么算时间都不够,而且一天多上两小时的课,孩子能不能集中消化这么多的知识,我也不清楚,最重要的是可能会耽误孩子睡觉。”

郑舒琪给孩子报的英语“一对一”辅导班则有点特殊,截至记者采访前,她都从未收到受“双减”政策影响将对课时作出改变的通知,只不过孩子领不到教学资料,“据学校负责人说,总部把资料锁起来了,所以暂时无法发放,但我觉得可能是学校也在观望,一方面不想流失学生,一方面害怕被‘上面抓典型,钻了个空子。”

正读初一的孟长宇对上课外培训班十分抗拒,在今年暑假前,因为不愿意上暑假班他和母亲谢娟就争执过好几次。

孟长宇认为自己在跑步上有天赋,“在学校的运动会上,我获得过一百米短跑第二名的成绩。我现在在班级里的文化成绩算中等偏后,我妈想让我上数学和英语的培训班,但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孟长宇所在的学校并没有专门的田径队,他想转学,“哪怕不能去体校,让我去到一所有田径队的普通学校也行。”

上学期期末考试,孟长宇的英语只考了75分,而初中英语满分为120分,他刚刚及格。焦虑的谢娟将孟长宇狠狠批评了一顿,并给他报上了当地最有名的英语培训机构。

“我不想走学习这条路,我有自己的爱好,我觉得我可以成功。”8月,“双减”政策落地,谢娟为孟长宇选择的培训机构给她发来通知,询问她是否愿意将孩子余下还没有上的课程调至开学后的周三晚上。

谢娟到目前还没有答复培训机构,孟长宇不用再去上暑假班了。谢娟告诉记者,她想再观望观望,等市场稳定后再做决定,并且认真考虑一下孩子的发展方向。(文中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猜你喜欢
培训班课外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小满课外班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我的“课外老师”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培训班组图
画画培训班
荒岛培训班
关于召开“第一届中国农药行业HSE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