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力的课堂教学范式建构

2021-09-22 01:44郭仕红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学力

郭仕红

摘要:提升学力的课堂教学范式建构基于深化教育变革实践的需要,基于培养终身学习者的需要,基于学校课堂教学研究的延续,以“预学、互学、展学、导学、活学”为基本环节,以发展“自主力、合作力、表现力、深思力、创造力”为教学目标。以“问题”为课堂主线,以“探究”为学习方式,“问题主线”课堂教学范式的建构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实现学力提升。

关键词:学力;课堂范式;问题主线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B-0054-04

新一轮课改推进过程中,提倡以人为本、学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学科育人这个整体目标的落实已经成为当下课堂教学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学力提升主题在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突出以学生、学习、学力为中心,以培养积极的终身学习者为使命,努力践行课堂教学变革。

一、提升学力的课堂教学范式建构的缘起

课堂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主旨的重要场所。课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地。课堂更为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给予了广阔空间。可见,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最重要的交流场。为了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教师必须立足课堂,研究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质态。

(一)基于深化教育变革实践的需要

“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是21世纪的热点话题,两者都关注了人们在当下和未来生活中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学习过程中,会逐渐形成有助于自己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可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宏观层面终身成长要求下微观层面个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而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力的落脚点是课堂,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强调“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变革,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力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基于培养终身学习者的需要

学力是学习者学习生活以及后天终身成长所必备的。拥有学力,才能掌握探索知识的主动权,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者。因而,对学生进行学力的培养极其重要,培养学生学力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这种能力的养成关键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挥自己内部潜能,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学科课堂,认真选择与提炼教学内容,认真编制适合的基本练习与拓展练习。因此,建构学力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是培养终身学习者的需要。

(三)基于学校课堂教学研究的延续

仪征市真州小学一直秉承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以校名中的“真”字为校训,聚焦“真”课堂教学改革,立足课堂实践,持续开展了一系列课堂建设研究,经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发生、学习真正发生、学习深度发生的真实探究与发展历程。为进一步探索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水区,学校继续关注课堂真实样态,深入开展“真”课堂的建设,旨在立德树人,有效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积极的终身学习者。

二、提升学力的课堂教学范式建构的视角

教学范式是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框架。它是一种具体化、可操作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常常将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主要的内容用简单可视的方式表达,并能提供比较具体的教学行为框架让更多人使用。教学范式较为清晰地规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容易理解,教学时操作运用也利于比对,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为了进一步推进学力课堂的实践,我们尝试建构基本的课堂教学范式,为更多的教师提供帮助。

(一)以“提升学力”为课堂主旨

当前,课堂教学在把学生推往舞台的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变革中,却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限、兴趣不浓、效率太低、毅力薄弱等诸多原因让教师不敢放心地退,以致课堂实践中很多时候仍然是教师的主场,扶着学生舍不得放。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必须解决问题的根源——提升学生的学力,才能让学生真正能够走到课堂的中央。在这里,学力是指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尤其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等。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教师主动退了,学生就必然能够走到学习舞台的中心来,能自然而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学力进行培养与提升,让学生真正会学习,爱学习。

(二)以“开展五学”为基本环节

从小学生的认识理解角度出发,要想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学中常常要关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这四个基本环节。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落实“学力”主旨的课堂,教学需落实在“五学”每一个环节中,即预学、互学、展学、导学、活学。预学,是学习的基础,为学生学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互学,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展学,为学生的学习收获提供了表达的空间;导学,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提供策略引领;活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再运用,形成新的学力。

课堂上,“五学”没有固定的顺序。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生,课堂上的“五学”环节并不是缺一不可,也可因需侧重不同。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与发展。

(三)以“发展五力”为教学目标

学校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学力,即在学校教育情境中所生成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的统一体[2],是學习者内在主体和外在客体共同作用下取得的实际效果。我们在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种学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为自主力、合作力、表现力、深思力和创造力等五力。提升学力的课堂以发展学生“五力”为目标,有计划地实施教学。

基于“五学”的学力课堂,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形成闭环,“讲授”不再是教师组织课堂的核心,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和分析成为教师组织的核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以保证学生学习成效最大化为教学目标[3]。在“五学”各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探究,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力、合作力、表现力、深思力和创造力,为培养终身学习者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学力
学力生长:由“外力助推”到“问题驱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若干措施
浅析培养小学生数学发展性学力的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研究
从“线性程序结构”组合到“要素行动解释系统”建构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
例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学生“学力”提升
提升学生数学隐性学力
优化教学设计 发展学生学力
浅谈构建促进学力发展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