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021-09-23 10:44李宏梅
黑河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时机

李宏梅

[摘 要]品德是做人之本。作为班主任,在育人标准上应以品德教育作为评价和教育学生的首要标准和职责。本文从班主任的品德教育方法谈起,重在对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品德教育。借鉴雷夫·艾斯奎斯的六阶段育人目标,进行长期目标规划,抓住时机,逐层达成目标。通过恰当的品德教育,帮助班级形成向心力。

[关键词]品德教育;时机;目标达成

作为班主任,深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和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在班级管理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表现,采用适合个体发展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一、找准时机,育可创造之人

“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育的可塑性角度阐述教育的最终目的和作用。教师的职业担当是要从每一个学生身上发现并发掘其内在的、可能他自己都未曾发现或感知到的创造潜力,然后把握住良好的创造时机做好德育工作。

1.氛围创设,发挥集体效应

为了保障班级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对学生的集体管理中重点强化纪律观念、时间观念和卫生观念。特别要规范课堂和课间纪律,要求“入班即静,入座即学”。而每一项要求都要落到实处,进行口头和积分奖励,从课堂到课间,从语文课、数学课到科任课,从屋内到屋外,强调集体纪律性,内化集体荣誉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每项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讲明讲清,让他们按照要求进行自我养成教育管理。

2.个别谈话,采用方法要得当

学生品德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逐一突破或集体舆论教育。多年的班主任经历让我意识到初入学的学生或者新入班的学生适合个别教育。每次谈话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如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学生外在和内在的一些特点等,这都是需要注意的。谈话的内容和范围不要只停留在学生犯了错误才谈话的狭义认知上,要知道谈话是一种沟通教育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解惑,可以沟通师生感情,可以是表达赞扬等多方面内容的谈话。谈话的方式也需要教师特别注意,如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式的谈话需要教师站在学生视角思考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惑;赞赏性的谈话方式适合性格内敛、不自信的学生,这样的学生需要教师的鼓励,放大其闪光点,逐步树立“我能行”“我可以”的倾向,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對于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谈话要切中要害,严厉训斥,单刀直入,明确谈话目的。有时在个别谈话时还要注意采用列举示例的方式进行暗示性谈话,这主要针对的是很敏感、内心较为脆弱的学生或一些敏感性话题(如早恋、隐私等)。

3.以错改错,耐心教育

每个班级中都会有几个令教师头疼的学生,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给自己或他人找一些麻烦。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与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后,我都会交给他一个任务——那就是做教师的“眼睛”,帮助教师找寻那些犯错误的学生。这也是一种信任——相信学生的本性和内心中都有向善的一面。因为他也不想每次都被教师叫到办公室去“谈话”。作为班主任都有所感知,经常容易犯错误的都是那些后进生或是想得到别人注意的学生。所以,只要教师重视他们,真心对待他们,他们会因你的关注而有所改变。即使为了“迎合”教师,他也会把自己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因为不常去做“坏事”,感受不到做坏事的“快乐”,所以慢慢地他们也不愿意去做了。改变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教师付出足够的耐心。

二、确定目标,分阶段缓步落实

为了使班级形成凝聚力,校规、班规都要落实到对学生的细节管理中。“入班即静,入座即学”是常规管理中的重要一条。为了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律性,我借鉴雷夫·艾斯奎斯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道德发展六个阶段的做法。这六个阶段分别是: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要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有同理心;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六个阶段是我和学生努力的目标,虽然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有时有偏差,但不影响这目标的逐步实现。

1.实际观察,有的放矢

为了让学生快速适应疫情后的学校和班级管理,我在班级设定值班班长轮流制,采用自主申报、全班学生推选任命的方式,一任两个星期,负责协助教师管理班级各项任务。如每周的前后左右串座、发作业、发积分卡、查看班级卫生、管理班级纪律、上早自习、体温测量、课间维持纪律、组织上操等,要求担任过值班班长的学生,头脑中有“一日班长,一直是班长”的思想,协助值班班长做好学生自律管理。工作中,兼用个别谈心、小有惩罚等方式进行自律养成教育。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特别提出在班内评选“学习之星”“德育之星”“文明之星”,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此外,在教室后面设立“文化书屋”,书籍来源有我为学生准备的、家长送给学生的、学生自己带来互换阅读的,这样的流动书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抓准教育契机,信任改变行为

由于年龄特点和家庭、成长阶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表现的情态、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都会有所不同。从一年级我就采用积分奖励的办法对学生进行激励,当学生的积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有奖状,更有奖品,奖品是家长自愿购买奖励给学生的学习用品。这样做的原因是发现很多学生都停留在“我想要奖赏”这个阶段。我了解学生道德成长发展的阶段轨迹,更知道这样的方式所起到的正面效应不是绝对的,关键看奖赏是否是学生靠自己的真实努力获得,这是建立积分奖励的最终目的。但也不乏个别学生会出现“走捷径”的情况。大约10月中旬,有个男生连续三周拿来他积累的积分卡换取奖状和奖品。按常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这么多的积分数额。为了帮助他改正错误,我单独找到这个学生,他哭着告诉我是他从教师这里偷拿的(我给学生充分的信任,让学生自己换取积分卡)。而他频繁换取奖状和奖品的情况已经被班里的几个“小精灵”发现了。为了平复学生的猜疑并杜绝效仿,更为了保护这个男生的自尊心,我利用班级的早会时间,郑重地讲了这件事,但侧重点放在如何获得积分卡,如何正确对待积分卡的奖励上,大致过程如下:

师:今天的早会,我们来说说积分卡。同学们,你们说说积分卡的作用和积累积分卡的目的。

生1:积分卡是证明自己努力的标记。

生2:积分卡得自己靠努力获得。积分卡多,我的努力就多。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呀,老师为什么让你们自己换取积分卡呢?

生3:老师信任我们。

生4:老师告诉我们要诚实,所以我每次不会多拿。

师:你们都很懂事,因为老师还有很多事需要做,所以我很信任你们,只要你们自己能做好的事,都希望你们自己做,因为我们彼此信任。今天大家觉得xxx同学很不值得信任,他多拿了积分卡换取奖品。但是同学们还不知道,他已经在昨天把奖状和奖品主动退了回来,这也是一种诚实——是知错就改的诚实。请这位同学上来和大家说说,我相信他。

这时,我看到xxx低着头走了上来,当他站定,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看看我,眼圈有点红,然后说:“是我不对,我应该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积分卡,不应该偷拿老师的积分卡,我以后不会了。”

师:同学们,xxx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并能够自己主动归还,知错就改。我们应该继续相互信任,请同学们把掌声送给xxx同学。让我们一起努力,相互信任,改掉缺点。

经过这件事,我发现这个男生有时来换积分卡會变得很小心,他会特意让我看看他获得的笑脸图标,并且告诉我换几分,而我总是鼓励他。有一次,他捡到一张50分的积分卡送到我的手中,告诉我是他在座位下捡到的,不是他的,我非常正式地表扬了他的做法。慢慢地,他的错误被学生忘记了,而这个男生的学习也非常努力。

“积分卡”事件是预料中的事,这既是教育契机,更是师生建立彼此信任的金钥匙。人无完人,成人会犯错,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错误。作为教师需要在学生犯错误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要端正态度,帮助迷途的学生知返,并让他们看到教师的信任与帮助是真诚的。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在育人的这条路上,有先行者,更有后来者,众多同行的伙伴是我不断进步的引路人,大家目标一致,乐此不疲,都在圆自己育人路上的追寻之梦。

参考文献:

[1](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2]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时机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师生互动4时机
把握引导时机,促进有效教学
发现并抓住有效的教育时机
微博时代下小学品德教育的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