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结合”,构建班级管理立体框架

2021-09-23 10:44刘帅
黑河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初中德育

刘帅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的学校教育面临着诸多需要破解的问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从班级整体与学生个体的角度构建班级管理立体框架,从制定班规、开好班会、有效竞赛、激励与实践、关注个体、因材施教、以身作则等方面抓细抓实班级管理工作,把整体的“面”与个体的“点”相结合,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德育

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一个班集体的氛围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班集体的管理风格也会影响学生日后为人处世的态度。因此,班主任要优化班集体建设,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要从两个方面抓好班级管理,即班级管理的“面”和班级管理的“点”。“面”是针对班级整体,以团队为单位,统一要求整齐划一;“点”是针对学生个体,逐一交流,因材施教。管理“面”是制度,是班级管理的筋骨,而管理“点”则是爱护,是班级管理的灵魂。“点面结合”,宽严相济,细致入微,爱心交融,构建班级管理立体框架,形成和谐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风班貌。

班级管理“面”之一——制定班规

几乎所有的班级都有自己的班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规是整个班级的导航仪,指引着学生努力的方向,推动着整个集体的进步。在班集体建立之初,就要制定规范的班级守则,要求每个学生认真细致地学习并遵守履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集体的荣辱与自己密切相关。班規的制定可以参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但班规的内容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先给出简单标准的几条班规,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之后再逐一细化。有时心急的班主任会发布几十条班规,出发点是打造优秀的班集体,但学生会觉得无从做起,顾此失彼,效果不佳。在学生已经把基本班规烂记于心、付之于行动之后,针对班级最需要改变的现状,逐次研究制定并实施相应新的班规。一个新集体经过一两个月的班规约束,就能形成积极向上、旗帜鲜明的班风。

班级管理“面”之二——开好班会

单纯地制定规章制度,给学生灌输德育思想,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硬性接受管理,不仅无法提升班级管理质量,还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自我意识强,具有独立的人格,不愿被动接受父母、师长的安排,时常还会故意唱反调,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成熟”。这就需要班主任精心设计主题鲜明的班会,用生动具体的事例来演示利弊,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来阐述道理,以此触动学生的思想,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深刻理解规章制度的指导意义,领会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比如,班里的一些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在父母和老师的重压下被迫学习,每天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成绩不高,情绪却不少。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一堂讨论孩子该不该学习的班会,课上先出示解放前的小报童、小戏子、放牛娃的悲惨生活,接着展示发达与落后地区的照片,分析产生区别的原因,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再展示100年前旧中国受列强侵略的苦难,向学生介绍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一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有志青年。我适时引导,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怎么选择?孩子们的情绪被感染,纷纷表示要学知识造飞机大炮。那么,新时代需不需要知识了呢?我接着介绍当今世界格局,西方国家对我国高科技的封锁、贸易的打压、舆论的抹黑,在竞争科技实力的今天,祖国更需要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我还引入了网络上热门的点赞和评论功能,学生想点赞的时候就举起手中的点赞卡,主持人随时播报;想评论的时候就举起评论卡,发言讨论。这样的班会,内容详实,气氛热烈,有的放矢,贴近生活,不空谈泛谈,能够震撼学生的心灵,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级管理“面”之三——小组竞赛

规范学生行为的长效机制就是竞争与监督。只有规范,没有监督,那是不完善的管理。班规班纪要想得到真正落实,就要让制度活起来,渗透在学生具体的学习和生活中,让他们时刻以规矩为尺衡量自己的行为,这就需要小组竞争与合作,可以将班级分成两大组,将班规细化成评比标准,两组互相监督,达到要求加分,达不到要求扣分,最后计算团体总分。每个学生都属于不同的团队,不但竞争对手会监督他,自己的队友也会时时提醒他,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守规矩的习惯。实践证明,两个组比四个组的竞争更强,竞争的结果也更残酷,不是赢就是输,这也需要班主任给予正面引导,控制个别学生的不正当竞争手段,维护良好的竞争合作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自律性的优秀学生。

班级管理“点”之一——关注个体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广泛传播,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认知感也极大地提高。班主任仅靠制度和自身的威信难以管理好班级和学生,如若无法掌控学生的动态,学生会有疏远感和逆反情绪。因此,班主任要深入到班级学生之中,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防微杜渐。看到学生表现出优秀品质时要及时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树立学习好榜样,强化集体正能量。若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倾向,要及时处理,端正学生的思想,纠正学生的行为,遏制不良的苗头。要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爱和关注,从而尊重和信任班主任。有一次,我发现一名学生听课不认真,心神不宁,慌张急躁,了解之后得知,该生父母今天外出,让她去接残疾的妹妹放学,因放学时间不一致,又赶上下雨,她既不敢跟我请假,又担心妹妹,在那坐立不安地等着下课。我轻声地对她说,有困难就跟老师说,老师替你去接妹妹,你安心上课。她深受感动,以后有什么悄悄话也愿意跟我说。如果那天我没有细心观察,就不能得知她的困难,也许日后也很难获得她的信任。所以,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多了解学生,以便更好地管理班级。

班级管理“点”之二——因材施教

班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他们认知事物、对待事物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分析学生的性格和习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心理承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现在的学生普遍抗挫折能力较弱,当他们犯错误时,教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近年来,频频报道的校园事件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教师在处置学生的错误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仔细斟酌,因材施教。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受伤害,而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班级管理“点”之三——以身作则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管理艺术,整个班级的班风班貌,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班主任重视什么,学生就会发展什么,班主任强调什么,学生就会偏爱什么。所以,班主任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轨道。班主任应尊重每个孩子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独立,让学生体会理解爱的含义,学会互助友爱;班主任应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不忽视、不歧视任何有缺陷的学生,这样学生就会跟随班主任一起去帮助弱者,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班主任带领班级参加学校比赛,应表现出胜不骄败不馁的态度,教会他们如何面对人生的成功与失败;班主任应营造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让所有学生都在快乐愉悦中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待写的书,每个心灵都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绿海。在孩子的世界里,同样也有丰富的喜怒哀乐,但这种喜怒哀乐要得到正确的引导,才能书写出绚丽的篇章。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既要宏观规划,确定好团队前进的方向,又要微观细化,察觉学生每一次的开心与失望,共享他们的幸福喜悦。班主任要用担当和爱,当好一颗启明星,照亮学生人生的航程。

参考文献:

[1]韩强.浅谈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

[2]谢丽珠.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读与写,2017,(07).

[3]吴茂森,王建火,吴泽武.网络环境视野下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9).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初中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