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传播与教育:新世纪以来国内邓中夏研究述评

2021-09-27 10:14曹紫建
大连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邓中夏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化

曹紫建

(中共常州市委党校,江苏 常州 213000)

邓中夏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小组最早成员,中国共产党早期为数不多的理论家。他始终都在为无产阶级成为民主革命而奋斗,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指导中国工人运动实践等方面贡献突出,且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留下了宝贵的经典文献。如邓中夏于1924年11月在《中国工人》第2期发表的《我们的力量》一文,就提出“只有无产阶级有伟大集中的群众,有革命到底的精神,只有它配做国民革命的领袖”[1],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较早且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的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生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贡献。新世纪以来,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研究逐渐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其中,邓中夏研究在史料发掘、方法创新和学科融合等方面涌现出了许多新成果。2021年,恰逢邓中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00周年,梳理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邓中夏研究现状,既可以展现邓中夏研究成果的概貌,还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总体研究概况

通过检索与筛选,发现湘潭大学邓中夏研究的学术研究能力最为显著,共获取数据15篇,其次为湖南科技学院,发文量为12篇;再次为华南农业大学,发文量为7篇。邓中夏学术研究能力最为显著的代表作者是湖南科技学院的杨军和华南农业大学的徐大兵,发表学术研究成果依次分别为9篇和6篇。学术研究成果刊载于92个期刊,其中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为《兰台世界》,载文量为6篇;其次是《党史文苑》和《湘潮》,载文量分别为4篇和5篇。学术研究成果中,华东师范大学付延功撰写的《论邓中夏对工人运动的理论贡献》,下载频次最高,频次为534;湖南科技学院杨军撰写,且刊载于《甘肃社会科学》的《邓中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及贡献》引用频次最高,频次为15;借助图悦软件对数据源进行词频分析得到表1,发现“邓中夏” “思想”“理论” “教育”“贡献”“革命”“探索”“实践”和“中国革命”等是新世纪以来国内邓中夏研究中出现频次较多的关键词(如表1)。可以看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对邓中夏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邓中夏“思想”“教育”“革命”“实践”的探索及其对当代启示的发掘和思考。

表1 新世纪以来邓中夏研究高频词分布表

二、研究的主要关注点

自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以邓中夏的生平活动和思想主张为核心论题,形成了一系列多视角、高质量的理论成果。

(一)邓中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邓中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邓中夏研究中备受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论题。20年来,学者们立足双重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1.邓中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客观条件从主观层面看:其一,邓中夏好学上进、勤奋钻研的优良品质;其二,坚定赤诚的爱国主义情怀[2];其三,积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3];其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指导工人运动;其五,参与组建进步团体传播马克思主义[4];其六,救国救民的价值追求[5]。从客观层面来看:其一,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其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其三,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其四,中国革命对科学理论的迫切需要;其五,严师的指引和挚友的帮助[6]。

2.邓中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容

其一,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一方面,邓中夏提出工人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力和领导,实现路径为促成工农联盟的建立,这是邓中夏工人运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7];另一方面,他在分析了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历史条件后,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是:三座大山压迫与革命意志坚定相统一;绝对数量不多与分布较为集中相统一;文化素养不高与迫切寻求教育相统一[8]。其二,工会思想;邓中夏工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与中国工会运动实际相结合的优秀成果,主要包含科学认识工会组织、充分肯定工会地位;确定工会组织原则和组织系统;正确处理工会组织过程中遇到的矛盾[9]。其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显现着鲜明特色,即明确提出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即工人阶级只有在夺取政权后才能获得彻底的解放[10];另一方面,邓中夏认为工人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一日缺乏之事,提出如无革命的知识便无革命的行动的重要理论,其中提高革命知识的重要路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则是坚持劳动运动、文化提高和政治宣传三者的有机统一[11]。其四,青年运动思想;邓中夏在热忱投身革命的实践中,认识到焕发青年产生新的觉醒,不仅需要青年坚持党的领导,还需要成群结队的进入民众间,走青年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12]。其路径和方法具体表现为: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其次坚持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领导;再次巩固青年运动的联合战线;最后则是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组织[13]。除此之外,诸多学者还对邓中夏推进了马克思农民运动思想、美学思想和新闻传播思想等中国化研究作了研究和探讨,鉴于篇幅,此难尽述。

3.邓中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邓中夏作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直接参与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和工会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为:其一,邓中夏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青年运动,在革命运动过程中,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理论基础[14];其二,邓中夏是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一位重要的理论家和学者,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原则[15];例如,为贯彻正确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他最先站出来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思想和政策,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工人武装,是红二军团和湘鄂西苏区纠正立三路线的领导人等[16];其三,邓中夏作为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参与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的创办,受聘为直隶省立高等师范教授,且主政上海大学,培养了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主体保障[17]。总之,邓中夏始终站在中国革命尤其是工人和工会运动的前列,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工人与工会运动理论建树与实践方面,做出了不同凡响的伟绩[18],是一位“有学问的实行家”[19]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人物。

根据式(20),由于|m|-|n|+1≥1,d0→0时,Pd→Ptt0.因此,在实际测量中,若定向耦合器3端口的测量值随着可调衰减器衰减量的增加趋于一稳定值时,则该稳定值即为发射机在d0=1(可调衰减器的衰减量为0dB)时的互调发射电平Ptt0,利用该值可计算出被测发射机的IMt.

(二)邓中夏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

邓中夏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工人运动领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研究邓中夏,其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必然是一个重要课题。新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围绕邓中夏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展开了多维视角的讨论,成果丰硕。

1.参与创办社团组织和刊物传播马克思主义

其一,创办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早在1919年3月,时为北京大学文学系学生的邓中夏,就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胡适等帮助下,组织发起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旨在“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特别是在五四运动爆发后,邓中夏带领讲演团成员奔走于大街小巷发表多次演讲,其中就包括对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其二,发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倡导组织下,邓中夏等发起组织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期间他们多方搜集购买马克思主义书籍、成立共产主义室、定期组织研讨会、举行马克思诞辰、列宁逝世纪念大会等,是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重要基地[20]。其三,创办主编进步刊物。邓中夏不仅是组织领导能力出众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还是理论水平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先后共创办、主编《国民》《劳动音》《先驱》《中国青年》《青年工人》《新民国》《新建设》《平民周报》《工人之路》等多个刊物,同时借助刊物构筑了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高地,凝聚人心,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作斗争[21]。总之,参与创办社团组织和刊物是邓中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载体,也是他从事革命活动的主要特征,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22]。

2.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邓中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组织和领导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拓荒者,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的领军人物。他始终站在工人运动的前列,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作出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卓越贡献[23]。其一,组织和领导长辛店工人运动;1918年是邓中夏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的历史起点,这一年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工人全体罢工事件,以上海、杭州和苏州等最为激烈,这其中,最让他震惊的则是与毛泽东等在长辛店对工人阶级的考察,这是他组织领导工人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础。1919年暑假,回到湖南老家的邓中夏,恰逢遇到当地煤矿工人为夺取采煤权与县老爷的斗争,他立刻加入了工人斗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经过实际调查后,为工人夺回了采矿权,这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积累了实践经验。而其真正通过工人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则是在长辛店工人运动中,他在及时了解工人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水平后,开办了劳动补习学校,期间他还邀请李大钊、陈独秀等作为客座老师,为工人讲解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共训练铁路工人2000名[24];其二,组织和领导唐山劳动立法运动。1922 年5月,邓中夏出席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并提出劳动立法倡议,随后他在组织和领导唐山劳动立法运动发展过程中,深入矿井、工棚和锅炉房等工人工作场所,组织集会和讨论会等,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劳动立法,不仅提高了工人的思想政治觉悟、阶级觉悟和革命自觉性,还为后来工人运动的成功开展奠定了基础[25];其三,组织和领导开滦工人运动。早在1920 年,邓中夏在主持创办指导工人运动刊物《劳动音》期间,他就深入开滦工人生活和工作环境,进行了实地调查,这为他组织领导开滦工人运动奠定了基础。在组织领导开滦工人运动期间,他不仅深入矿区指导工人运动,还组织成立了工会补习社传播马克思主义、补习文化和技术,为开滦革命斗争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这都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有着重要历史地位[26]。除此之外,他还组织领导了省港大罢工等多次工人运动,在推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从学理到实践均作出了诸多探索,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3.邓中夏参与学校创办传播马克思主义

其一,组建劳动补习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年,邓中夏组织创建了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一方面对工人进行文化基础知识培训,另一方面,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和阶级斗争意识等教育,除此之外,还经常会带《共产党》等期刊去补习学校,以供工人阅读和学习[27]。其二,在高等院校开展工作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邓中夏应邀到保定高等师范开展工作,他不仅编写《新文学讲义》目录,组织进步学生与封建势力作斗争,还邀请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讲授马克思主义,即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在保定青年中的影响,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又如,1923年4月,邓中夏在李大钊引荐下开始主持上海大学行政工作,为上海大学制定了学校章程、办学宗旨和未来规划等,特别是社会科学系的创办,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平台。其中,邓中夏主要负责讲授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等。当时,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大学传播,他还在上海大学校内设立了书报流通处,提供包括《共产党宣言》等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供学生学习和研究[28]。在青年导师邓中夏等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群体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大学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马克思主义者,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29]。

(三)邓中夏教育思想研究

新世纪以来,学者们在聚焦邓中夏研究方面,更加注重对他教育思想的考察,现择取其中三个代表性方面进行阐述:

1.邓中夏平民教育思想

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四个自信”和国民素养等紧密相连,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早在20世纪初,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邓中夏就号召“学理”既需要向知识阶级进行宣传,还需要融入无产阶级,即开展平民教育。其中,邓中夏平民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救国救民”;宗旨是教育平等与普及;现实依据是立足国情;教育理念是实践与创新的相统一[30]。特别是他提出的“共和国家”理念,是平民教育的逻辑归宿[31]。平民教育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教育救国是初心;人人平等是宗旨;敢于创新是理念。对当今教育的启迪为:贯彻落实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坚持群众路线和集中力量教育的相统一;改革创新与探索实践的相统一;立足国情与中国发展相结合[32]。邓中夏平民教育思想,不仅有助于提高无产阶级的思想觉悟,还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邓中夏工人教育思想

邓中夏是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中杰出的工人运动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他不仅成功领导和组织过多次工人运动,还创办和主政多所劳动补习学校,对工人进行了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各方面教育,形成了独具中国工人特色的教育思想。其工人教育思想内容有:基础知识普及;阶级意识灌输;领导意识教育;全球视野培养;团结理念培育[33]。教育方式为:适宜的标语口号;生活化的课堂教育;多样化的实践活动[34]。

3.邓中夏成人教育思想

从倡导平民教育到创办劳动补习学校,邓中夏不仅在具体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和理论,还提出了成人教育的重要学术思想。他认为要实现“救国”,紧靠学生的力量远不能及,还需要教育广大成人,让成人认识自己的力量、克服自己的弱点,分清敌友,团结一致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35]。

除上述三方面内容外,邓中夏青年教育思想、农民教育思想和知识分子教育思想等也是国内学界探讨的关于邓中夏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篇幅所限,此难尽述。

三、未来深化研究的几点思考

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邓中夏研究形成了历史研究范式为主,功能范式研究为辅的学术研究路径,聚焦邓中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邓中夏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和邓中夏教育思想研究形成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较为全面地展现了邓中夏研究的现状和水平。但须看到,邓中夏研究还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空间。

(一)进一步提升邓中夏研究的力度和基础论题研究

新世纪以来,虽然国内学界以邓中夏研究为课题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研究的力度和深度都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力度来看,邓中夏作为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人物,在中国知网数据库(2000年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中仅有研究成果444篇,而同时期李大钊研究数量为4215篇,陈独秀有7801篇,说明邓中夏在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中关注度不高。从深度上来说,邓中夏不仅是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工人运动领导者,他还翻译了《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邓中夏为何翻译《哥达纲领批判》?邓中夏版《哥达纲领批判》译文问世后何以传播?社会反响怎样?与其他版译文包括最新版文本的对比研究、教育研究等都是目前邓中夏研究中力作不足的研究视角。又如,邓中夏在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学校建设等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文本和书信,其文本考证研究,与同时期人物的关系研究,对中国共产党创建和中共一大召开的贡献研究等都是亟待学界进一步提升邓中夏研究的基础课题。

(二)打破邓中夏研究中历史范式为主的研究格局

新世纪以来,国内邓中夏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领域,学科边界和研究视野较为单一,研究内容较为集中。虽然也有学者基于不同视野对邓中夏展开了研究和探讨,但邓中夏研究范式表征总体体现为历史范式有余,功能范式不够充分。当前国内邓中夏研究范式体现为对邓中夏革命思想和革命活动的历史梳理,但其政治范式、社会范式和解释范式等功能性范式研究关注度不够。例如:邓中夏作为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他在革命实践中领导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政策及其在中国政治史上具有何价值,他在众多社会团体和工人运动中扮演何种角色。又如,他多次深入工人生活和工作的具体场所进行了实地考察,他在调查过程中采用的调查方法是什么?对中国社会结构、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做出了哪些方面的解释等,都还须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实际上,邓中夏革命斗争、理论观点和人际交往的解释范式研究,对其人物形象塑造和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有助于邓中夏及其思想、革命斗争全貌的全方位、精准化呈现,这也是未来国内学界邓中夏研究的路向和使命。

(三)加强史料发掘和比较研究

邓中夏研究是建立在一系列文献史料基础之上的,文献史料发掘和掌握是邓中夏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但当前研究中仍存在史料不新和不充分的现象。尽管当前研究中大多研究成果都是历史范式研究,但是就邓中夏研究整体来看,史料发掘仍不充分。就中共党史视域中的邓中夏研究而言,史料较为丰富的时间段集中于1917—1928,而对其革命生涯后半段的史料发掘,特别是他在湘鄂西根据地工作时期的革命活动和思想发展,又如他在赴莫斯科开会期间的活动等史料发掘尚不充分。就大历史观而言,邓中夏思想转变、革命斗争和革命生涯三者之间(理论、实践和历史)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五四运动中的邓中夏研究;中国共产党创建中的邓中夏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邓中夏研究等都有待深入探讨。此外,比较研究成果也相对不多。同是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何叔衡、澎湃等与邓中夏思想转变、革命斗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等方面存在哪些异同,邓中夏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接受、传播与日本、俄国等地区知识分子有何区别?又如中国学者对邓中夏研究与英语国家、俄语国家和日语国家对邓中夏研究相比有什么特色?加强史料发掘和对比研究,不仅可以认识多个视野中的邓中夏,还有助于显现邓中夏研究的独特性。

一言蔽之,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研究虽可圈可点,但邓中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历史范式主导下对其革命活动和思想发展的史实描述是当前邓中夏研究的主要特点,其学理化研究数量则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猜你喜欢
邓中夏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化
邓中夏:化成灰我也是共产党员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邓中夏:“我邓中夏烧成灰也是共产党的!”
邓中夏: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
邓中夏:用生命诠释初心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观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