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鲁迅:他一直还在

2021-09-29 15:17周洁
新民周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内山梅干菜苋菜

周洁

浙江绍兴鲁迅故里景区大门。

18岁时,鲁迅离开绍兴去南京读书,并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毕业。由于鲁迅成绩好,获得了公费去日本留学的机会。尔后,鲁迅完成了弃医从文的转变,世间多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他离开我们80多年了,但直到今天,他依然不是一个隔着历史长河的模糊的背影。鲁迅还在,在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人间烟火

绍兴是黄酒之乡,鲁迅的《孔乙己》中,也对绍兴老酒不少着墨,还让“咸亨酒店”家喻户晓。咸亨酒店,是绍兴最负盛名的百年老店,建于清光绪甲午年(1894年),最早是鲁迅的堂叔周仲翔开设的。

“咸亨”两字取自《易經.坤卦》中的“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寓意酒店生意兴隆,万事亨通。现在的咸亨酒店分为“大咸亨”和“小咸亨”,两者都与鲁迅纪念馆相邻,不少外地游客慕名来访。

酒店门口,设立了一座“孔乙己”的雕像,两边挂了一副对联,“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店内陈设,也遵循了鲁迅笔下的描写:三开间平屋,无窗,无分隔墙,西首朝外摆开曲尺形柜台,“太白遗风”青龙牌高竖台上。

老酒是绍兴人日常生活中最最常见的“饮料”,生下来就会喝的,小伊娃头(婴儿)还在襁褓之中,大人们就拿着筷子蘸了酒液逗弄小孩子。到了过年时节走亲访友,买上一箱老酒孝敬长辈,更是必备。

老一辈绍兴人离不开老酒,不要白酒不要啤酒,就要塔牌、古越龙山的老酒,每天吃饭的时候,来上一碗,而且凉着是不喝的,须得温了以后才能入口。这种习惯的背后还有科学道理:黄酒中所含的脂类芳香物随温度升高,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

绍兴黄酒和茴香豆。
梅干菜扣肉。

喝酒不能干喝,得配下酒菜。在绍兴人的桌上,卤豆干、猪耳朵、茴香豆、盐渍花生是最常见的下酒菜。游客点得最多的,当然还是有四种写法的“茴”香豆啦,这是用蚕豆加特殊香料茴香制作的下酒小食:好吃茴香豆,嚼嚼韧纠纠!不过吃不吃得惯还是见仁见智。

绍兴菜不像淮扬菜、鲁菜那样有鲜明的特色,如果非要说一个特色,就是——咸,好像菜就非得为了下饭似的。鲁迅就非常嫌弃绍兴菜,他在日记里写:

“我将来很想查一查,究竟绍兴遇着过多少回大饥馑,竟这样得吓怕了居民,仿佛明天便要到世界末日似的,专喜欢储藏干物品。有菜,就晒干;有鱼,也晒干;有豆,又晒干;有笋,又晒得它不像样;菱角是以富于水分,肉嫩而脆为特色的,也还要将它风干……”

确实,绍兴人爱吃各式各样的梅干菜,笔者也是从小吃到大的。每年家里人都要把芥菜、油菜、白菜的菜叶晒成干,堆黄,然后加盐腌制,又晒干,最后装坛,农村里到了做梅干菜的时节,家家户户都把菜晒在地上或者挂在晾杆上,也是一道极富生活情趣的风景画。

很多人吃不惯梅干菜的味道,绍兴人却甘之如饴:梅干菜蒸肉、梅干菜烹鸭、梅干菜饼、梅干菜包子、梅干菜烧汤......把梅干菜吃出了花。鲁迅虽然在日记里嫌弃着梅干菜,但常年离家,梅干菜扣肉成了他的最爱,在外聚餐,也多是挑一些绍兴饭馆,梅干菜承载了鲁迅的乡愁。

除了梅干菜,绍兴还有“臭名远扬”的“臭菜”。“臭菜”的代表作就是“蒸双臭”——臭豆腐+臭苋菜梗,冬瓜、萝卜、苋菜梗、白菜帮子也可化身“臭菜”。

臭苋菜梗可是一道充满了历史感的菜,据说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有个老人在吃苋菜时,又老又硬的梗子不舍得丢弃,就放进瓮里准备有空慢慢处理。结果过了几天再想起来,瓮中的苋菜梗已经产生阵阵香味,试着一蒸,鲜美无比,于是流传至今。

要做“臭菜”,必得有一坛子臭卤,谁家要开新坛,也要问左邻右舍借点“菜露”作为引子,越是祖传的臭卤,味道就越纯粹越鲜。说它鲜不是王婆自夸,也有科学道理:在腌制发酵的过程中,有益霉菌改变了它的植物蛋白,分解成多种氨基酸,从而提高了鲜味。

小时候,笔者实在是吃不惯臭苋菜梗的味道,腌制成灰绿色的臭苋菜梗,中间贮满淡绿色“臭汁儿”,一嗦,味道很咸又带点酸和霉味,是本地人(小孩)吃了都要皱眉头的菜,但家里的大人却很吃得惯,时不时都得蒸一盘下饭。其实,鲁迅的兄弟周作人也颇爱臭菜,吃到老乡送来的苋菜梗,说它有种江南的“旧雨之感”,带着故乡的潮气和腥气,是绍兴人独家记忆。

启蒙之地

鲁迅是著作等身的大家,关于家乡的话题,他写过不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篇。

“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也是清末民初绍兴城内有名的私塾,原名为“三余书屋”。

“三余”取自裴松之《三国志注》中的一句话“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大意就是要充分利用时间,努力读书。

后来,三余书屋被鲁迅的老师寿镜吾的爷爷改为了“三味书屋”。这一改的原因,也有很多种传说,一种是因为老先生喜爱苏东坡的一句诗:“此生有味在三余”;另一种,是因为宋代李淑《邯郸书目》中的一句话:“读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大意就是将读书比喻成了享用美味佳肴,读书人自当好好品尝其中滋味;还有一种是寿先生后人说的:“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读书滋味长”就是诗书的内涵意味无穷。

猜你喜欢
内山梅干菜苋菜
A Bit of a Pickle
内山完造的中国观
郭沫若与内山完造和内山书店
离家再远,也忘不了外婆制作的梅干菜烧饼
夏季,适当吃一些苋菜!
绍兴梅干菜
梅干菜炒四季豆
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