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病句备考的逆向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2021-09-30 02:30张坤
高考·下 2021年7期
关键词:病句语法

张坤

摘 要:病句这个题型需要扎实的语法体系作为支撑,同时配合领悟病句类型方可完成。专业的知识体系本身难免枯燥,在打语法基础、落实病句类型的同时,可以运用逆向教学设计。学生在逆向教学环节中运用既得病句基础知识和技能,自己将正确的句子做出病句,并给出清楚的解析。据此来解决具体题目中因语句表述复杂而干扰病句类型判断的问题,在选择题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改错题中可以给出准确的答案。学生自主出题,更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据此提高语言建构能力,进而促成核心素养的实现。

关键词:病句;语法;病句类型;逆向教学设计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新版课标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方面之一,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三方面的基础。可见,准确的语言表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语文学科的试卷中,处处都体现着语言的理解表达,但是有一个题型对于语言的准确表达有着苛刻的要求,学生要做到零失误才能过关,这个题型就是病句。

病句是高考题型中相对稳定的题型,目前在考查的形式上,有以下两大类: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另外这几年的一个变化是,在一个语段中,给出划线的有语病的句子,然后或者要求在题目中选出改正正确的选项(选择题),或者直接要求学生进行修改(表述题)。在近五年的题型纵向比较中可以看到,后者越来越受到出题者的青睐。

病句这个题型对语法的要求很高,同时又具有因语句表述本身的灵活多变,让语病的表现形式也跟着多变的特点,这让很多学生对这个类型题感到棘手。一些学生凭借自身的语感做选择题还是可以应付,但是随着病句修改以表述题形式出现,这种凭借语感给出答案的应考形式,显然是拿出招架之功都难,更不好谈有还手之力了。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依据学生的以上具体困难,在病句模块复习过程中做了针对性安排。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打好理论基础,第二是运用逆向教学设计进行反向训练。让学生从两方面入手,良好的理论知识储备和逆向训练双管齐下,强化语病这个题型。以下是具体的实践环节。

一、学习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一)学习现代汉语语法,掌握正确的汉语表达

语法基础是语病题型不可以绕过的第一环,但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对现代汉语语法做了相对淡化的处理,很多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语法了解不够透彻,语法本身有一定抽象性的特点,很多学生心理也就产生了不求甚解的想法。但是薄弱的语法知识是语病这个题型的理论基础,这个部分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后续的病句类型分析过程中可以很快找到答题方向。

好的语法基础会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对一个语句做出基本判断:先确定该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就先从复句关系入手,做出相应的判断;如果不是复句关系问题,就从各个分句入手,这时,就需要单句的语法基础了。

打语法的基础一般从经典类型句子入手,然后用生活常用的语句给学生做参考,让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经典语法以后,可以照搬到日常的表达,对自己日常说的话进行语法分析,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强化练习的强度,不能脱离课堂就扔掉语法知识,二是及时发现日常表达中的病句,及时自我检验和纠正,防止在题目处理过程中被错误的习惯误导。

(二)认识病句的基本类型,在实践中学习类型的判断

在以上语法基础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语病基本类型的讲解。常见的病句类型有以下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和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在学习这六种基本语病类型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将之前学习语法知识落实到判断语病的基本类型上来。

比如,判断搭配不当的类型,一定是可以正确划分句子成分,找不到主语和宾语,就对主宾搭配不当无从判断;判断成分残缺或赘余的类型,一定是整理句子内部成分以后,缺少成分或者会发现多余的成分无从安放。语病的判断不能只是依靠语感,似是而非地得出结论,语感“对于大部分师生而言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力量’,难以直接作为一种可操作的方法来使用,单纯依靠语感来攻克病句辨析的难关是不靠谱的”。[1]依据良好的语法基础做出的判断,能让学生在答卷过程中找到答题的节奏感和自信,同时学生在完成修改病句的题目的时候能够表述准确,提高得分率。

二、运用逆向教学设计,提升备考质量

从语法讲解到病句类型的学习,是语病这个题型的常规操作。在这个过程里,学生可以完成找出病句判断病句类型,依据语法知识修改病句的任务。笔者发现,在学生日常刷题过程中,會出现因语句表述复杂而难以判断出病句类型的问题。学生会感到,看例题很清楚,却棘手于陌生题目,还是会有畏难情绪。这种状况,归根结底还是对现代汉语语法和病句的类型掌握得不扎实。基于此,为了锻炼学生的基本功,提升备考质量,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大胆运用逆向教学设计,利用选择题正确的选项做文章,要求学生先分析出该句的语法结构,然后再将正确的句子依照病句的基本类型改成错误的句子,并给出详细的答案。

逆向教学设计的灵感来自美国教育学者威金斯和迈克泰格的“逆向设计”理论。“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先确定学习的预期结果,再明确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最后设计教学活动以发现证据的教学设计模式。”[2]在笔者的课堂实践中,在布置作业的一个环节中,要求学生完成用既有的语法和语病类型知识来做一个病句,在做出这个病句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在反复运用这两个知识的过程中来理解它们。

在逆向教学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运用已经获得和发展的知识、技能深入思考如何回答问题。这样的教学和学习经验……它还要求遵循一系列原则,以便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3]学生根据自己前期积累的语法和病句类型的知识,自主设计病句,以此来验证自己已经获得的语病方面的知识体系。据此获得病句这个模块的解题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逆向设计一共分成两步。

(一)要求学生将正确选项的那个句子划分好句子成分,这个锻炼过程是学习语法的环节完成。选择题中正确选项的句子在语法上都是十分经典的,学生在划分句子成分的过程中逐渐体会语法的内在结构和语句的节奏感,在反复的讨论和切磋过程中,学生会慢慢找到学习语法的乐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个步骤可以说是逆向教学设计核心环节的一个前期铺垫。

(二)要求学生将正确的句子改成一个错误的句子,这个任务是在学生学习六个基本语病类型的环节完成,是本逆向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这里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求给学生很具体的要求:首先,改病句不是随便增删词句,或者调换词语的位置,而是要按照病句的基本类型来处理;然后,要求学生要能够将病句做成有迷惑性的样貌,而不是明眼一看就是一个病句,要有一定的质量;第三,做病句的同学要同时完成能经得住推敲的答案;最后,要求学生统一完成指定的3-5个句子,这样即便于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相互切磋,又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有一个总量的控制。

在学习语病这个模块,逆向教学设计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个教学模式。首先它颠覆了学生一味被动接受抽象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且迎合了青年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所以,最初的时候学生兴趣很浓,跃跃欲试,但是在拿出句子来交流的时候,就会发现问题:一些同学只会一两个固定类型的病句,走不出自己在类型方面的舒适区,几乎大部分的病句都集中在那一两个类型上;一些同学很难做出有迷惑性的病句,让题目没有一定的难度差,质量不高;还有的同学为了追求难度,做出的句子不够通顺,相应的答案也是不明不白;还有的同学做出的病句不是他自己预期的病句类型,体现出在理解病句类型的过程中基础不牢靠的问题。

以上种种情况,都会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自己在语病这个知识模块上的问题,然后很快他们就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正如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说:“没有概念的生成过程,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的迁移,更不能对新体验产生更好地理解。”学生在这个逆向教学设计的引导下,在做出病句的过程中,验证自己已经获得的语病方面的知识体系,据此获得病句这个模块的解题能力,更可贵的是更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以上是病句备考过程在,逆向教学设计的全部环节。

“病句题型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为提高语文素养奠定基础。”[4]但语病这个模块的学习,从打好语法基础到学习病句的类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纯粹的语言知识,难免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运用逆向思维,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来出一道题目,学生顿感耳目一新。课堂上能互动起来,讨论前期学习的知识体系,让知识在正向和逆向思维之下得到了强化和巩固,学生的收获也就自然登堂入室,渐入佳境了。

直观上,学生在这一逆向教学设计过程中,获得的语病模块的应考能力,对语法和病句类型的理解更加透彻。然而补课小觑的是,准确的语言表达的训练这一语言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很强的实操性。可以说,“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地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5]以逆向教学设计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与建构能力,在知识体系的实践运用过程中,学生的思維方法也得到了良好的锻炼。这与当前我们正在推进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是高度一致的[6]。

参考文献

[1]陈恒舒.谈病句辨析题的备考[J].中学语文教学,2019(01):72-75.

[2]叶海龙.逆向教学设计简论[J].当代教育科学,2011(04):23-26.

[3]秦亮.指向高阶思维的逆向教学设计[N].中国教师报,2020-09-23(004).

[4]林萌、张丽娟.高考语文病句题型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6):12-14.

[5]黄厚江.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共生关系[J].语文教学通讯,2017(31):7-12.

[6]郑钢.逆向设计:从“知识教学”走向“素养教学”[N].中国教师报,2020-09-23(004).

猜你喜欢
病句语法
怪才
跟踪导练(二)4
浅谈修改病句教学的几点思考
参考答案
小学生作文中的“病句专项练习”
语法拾趣“尚未”和“仍然”
“病句城”历险
依特征断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