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某院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1-10-13 02:37张莉莉王妍妍朱辉赵永新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烯类西林青霉

张莉莉,王妍妍,朱辉,赵永新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检验科,河南 新乡 453003)

血流感染是全身感染性疾病,指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血流所致的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全球每年平均发生约3 100万例血流感染[1],我国每年约发生486万例血流感染[2]。血培养是对血流感染进行诊断的最重要的病原学方法[3]。临床及时送检血培养,及早发现血流感染接受适当抗感染治疗,不仅可以降低病死率,还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住院成本。本研究旨在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近2 a内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2020年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5 348套,成人每套包括1瓶需氧瓶和1瓶厌氧瓶,儿童瓶1瓶为1套。如需氧、厌氧同时报阳且鉴定为同一病原菌的只计算1例阳性标本,共分离408株病原菌。

1.2 试剂和仪器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T 3D60及其配套培养瓶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PHOENIX100购自美国BD公司。M-H平板、血平板、嗜血型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均购自郑州博赛生物技术公司。所需药敏纸片均为英国OXOD公司产品。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及粪肠球菌(ATCC29212)均购自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

1.3 研究方法

1.3.1临床标本采集 临床根据血培养采集指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成人采集8~10 mL,儿童采集3~5 mL注入血瓶,混匀后及时送检。

1.3.2细菌培养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 血培养瓶放入Bact/ ALERT 3D6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血瓶报阳后取出进行涂片革兰染色观察并报临床危急值,然后接种至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上。采用美国BD公司 PHOENIX100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微生物鉴定及药敏试验。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来自WHONET 5.6 软件。

2 结果

2.1 送检血培养前5位科室及阳性率儿科送检血培养最多,但阳性率较低仅为4.4%,其次为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新生儿科,其中重症医学科的阳性率最高为18.8%。见表1。

表1 不同科室送检血培养标本量及阳性率

2.2 主要病原菌及其构成比分析全院2 a内共送血培养5 348套,报阳408套,阳性率为7.6%。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81株,阴性杆菌222株,真菌5株。分离的病原菌前5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占比24.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6%、肺炎克雷伯菌14.0%、金黄色葡萄球菌9.3%、鲍曼不动杆菌3.4%。见表2。

表2 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

2.3 常见病原菌对不同种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2.3.1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 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1.8%、84.8%,对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未发现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高达94.7%,但是对头孢类抗菌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喹诺酮类耐药率低,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7.0%;非发酵菌细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率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42.9%;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高超过40.0%,但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15.4%。见表3。

表3 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

2.3.2常见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分别为87.0%和84.4%,耐苯唑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为70.1%,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样对青霉素和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是94.1%、79.4%,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1.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见表4。

表4 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侵袭性操作不断的增加及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的不合理应用,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4]。目前血培养仍是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9—2020年共送检血培养5 348套,送检最多的科室为儿科,可能与儿科医生重视血流感染有关,但阳性率不高仅4.4%;重症医学科阳性率最高18.8%,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功能差,自身免疫力低下,如机械通气、中心静脉插管、导尿管等侵袭性操作较多,病原菌可通过自身结构如荚膜、菌毛等形成生物膜黏附在医疗器械表面进入血流[5]。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高于革兰阳性球菌,阴性菌位居前2位的分别是大肠埃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球菌检出前两位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与李轶等[6]研究报道一致。

对2 a间病原菌的耐药数据分析后发现,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及头孢类抗菌药物表现较高的耐药性,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超过50%,但是对酶抑制剂复合类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性高。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广泛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日益增多,未发现耐碳青霉烯类的大肠埃希菌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高为45.6%,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7.0%,较大肠埃希菌偏高。研究显示,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在同一病区时间≥1周是相互传播的危险因素[7]。非发酵细菌检出率偏低,但是耐药情况与肠杆菌科细菌明显不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92.9%),并且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42.9%),除去对部分药物天然耐药外,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略高(超过40%),但对阿米卡星及喹诺酮类有较高的敏感性,这提示抗非发酵菌可以选择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以及左氧氟沙星。

在检出的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位居首位,MRCNS检出率为70.1%,其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因其可产生黏质多糖附着于人体皮肤黏膜,操作不规范易导致污染,一定要结合临床判断是致病菌还是污染菌[8]。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致病力相对确切,能产生多种毒素,甚至引起脓毒症休克,MRSA检出率为41.2%,与全国趋势[9]一致。在该研究中发现,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对利福平、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较敏感,可作为抗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选择。本研究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

本研究意义在于总结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血培养阳性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病原菌耐药差异很大,多重耐药菌株检出较多。本研究不仅可以指导临床掌握常见病原菌耐药规律,还可以为临床及早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改善血流感染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烯类西林青霉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开展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的影响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血培养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酶的对比研究
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adeB基因检测分析
题西林壁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西林教案160年祭(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