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俄罗斯林业合作问题研究

2021-10-14 07:48张凌志塔什干经济大学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5期
关键词:原木中俄木材

张凌志 塔什干经济大学

一、中俄林业合作互补性分析

木材是中国重要的生产物资,而中国在林业资源方面资源有限,我国森林总面积为1.749 1亿平方米,人均占有量非常少,是木材极为缺少国家。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木材产量为8 432万立方米,根据预测2020年中国木材需求量将达到8亿立方米,按照2018年的生产水平,中国木材供需缺口达到将近7亿立方米。而在进口方面,我国进口原木从1997年的447.1万立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5 975.10万立方米,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原木进口量增加了13倍多。而在原木进口的国家排名中,俄罗斯仅次于新西兰排在第二位,在锯材进口国家排名中,俄罗斯排在第一位。从市场需求角度,木材将是中国市场的主要需求产品,这为中俄林业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中俄林业合作特点分析

(一)政策分析

中国是木材进口大国,而俄罗斯具有丰厚的林业资源,两者资源互补性决定了农业产业是中俄农业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政策上中俄两国政府为林业合作提供了充足的政策保障,特别是2016年6月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林业局和俄罗斯联邦林务局关于林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将林业合作确立为农业合作的重要领域,并在保护环境基础上,平等互利的进行林业领域的投资和开发。

表1 中俄林业合作协议

(二)投资企业特点分析

在我国林业投资主体中,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国有企业则占很少一部分。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林业对外投资的主体为民营企业,占总投资额95%,而国企则仅占不足5%。在林业合作中我国主要以黑龙江和山东两省为主。截止到2015年底,黑龙江在俄罗斯的林业企业达到170家,投资总额达到22.7亿美元①,而在投资过程中,很多民营企业成长起来,实力不断壮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黑龙江兴邦国际资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中航林业有限公司,绥芬河林木业城投资有限公司,牡丹江龙跃经贸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除了绥芬河林木业城投资有限公司为国企和民企共同投资经营的企业外,其他企业均为民营企业。而这些企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实施项目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俄罗斯实施的项目中,大部分企业实现或是将要实现森林资源开发、采伐、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在建设的林业产业园区中吸引大量中小企业入住,形成“抱团式”发展模式。

(三)林业合作优势产业特点分析

目前在中俄林产品贸易结构中,中俄林产品贸易主要以原木为主,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全年进口木材达到11 194.4万立方米,其中来自俄罗斯的木材达到3 470.3万立方米,占进口总量的31%,而从俄罗斯进口原木进口数量占总量的62.7%。从数据上可以看出,现阶段中俄林业产业合作还停留在产业上游的采伐、加工的初级阶段。

(四)基础设施特点分析

林业经贸园区是中俄林业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中国企业目前在俄罗斯兴建的海外合作园区达到近40个,其中种植园区和木材加工园区占多数②。在林业产业合作园区中,较为大型的中俄林业合作园区包括:俄罗斯北极星林业经贸合作区,俄罗斯托木斯克州经贸区,绥芬河林木业城园区,俄罗斯龙跃林业经贸合作区等。现阶段这些园区多数处于建设中,而建成部分主要以木材加工业为主,目前在俄罗斯运营的木材加工区包括: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木材加工园区、俄罗斯耐力木材园区、俄罗斯格城新北方木材加工园区、俄罗斯巴什科沃木材加工园区,俄乌苏里克木材加工厂等。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体量上,中俄林业经贸区已经初具规模,为中俄林业产业合作提供了充分的合作平台。

中国进口俄罗斯木材主要通过陆上口岸和海上港口两个路线,陆上口岸主要包括:满洲里口岸、绥芬河口岸、二连浩特口岸、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吉林珲春口岸等,而满洲里口岸和绥芬河口岸是陆上进口重要口岸,进货量达到总进口量的九成以上。满洲里口岸为中国进口俄罗斯木材进口最大的口岸,2017年进口木材达到1 184.1万立方米。绥芬河则是中国最大的俄罗斯木材进口集散中心,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累计进口俄罗斯木材达到8 517万立方米。而海上港口,主要是中国江苏太仓港口,现阶段该港口已经成为中国进口俄罗斯木材的第一大港口。

三、中俄林业合作存在问题

(一)贸易壁垒阻碍了中俄林业合作

虽然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多项促进林业合作的协议,但俄罗斯不断将原木出口政策收紧,严重制约了我国木材的进口。特别是2008年以后,俄罗斯政府多次上调原木出口关税,使其成为全球原木出口关税最高国家。而2019年俄罗斯将出口配额外的关税在原有水平上又提高了40%,而且俄罗斯政府还决定,每年将关税税率提升20%,2021年提高到80%的水平。在有限的配额下,实行高额的出口配额外的税率,无疑阻碍了两国林业合作的进程。

(二)合作领域狭窄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从投资角度看:我国对俄罗斯的林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原木开采和初级加工领域,林业产业链尚未形成,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从木材贸易领域来看,中俄两国主要以原木和锯材贸易为主。无论是林业的投资还是贸易领域合作范围相对狭窄,不利于提升两国林业合作水平。

(三)企业规模较小,缺少龙头企业

我国与俄罗斯林业合作中,合作主体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由于实力不强,导致林业合作范围一直处在上游,而高附加值的下游产业很难发展起来。虽然上规模的企业有几家,但能够达到龙头企业水平的很少。由于缺少龙头企业,极容易造成同质化竞争,不但阻碍林业产业链的形成,同时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企业后续扩大再生产。

(四)产业合作园区有待完善

虽然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建立了多国林业产业园区,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建设期过长,有些至今还没有正式运营,如中航林业有限公司前身烟台西北林业有限公司承建的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从2000年就开始运作,该园区计划面积为6.95平方公里,总投资116亿元,涉及纸浆、模板、旋切板、家具等产品的一系列深加工产品的生产采伐—储运加工—批发交易的“一条龙”林业产业格局,经过近20年的发展,该项目的四个组成部分:木材加工厂、生活小区、纸浆厂和水利枢纽以及“林桨一体化”工业园区中仅完成木材加工厂和生活小区的建设,而另外两个组成部分还在建设中。然而要形成林业产业一体化发展,纸浆厂及工业园区不可缺少,但其建设进度远远跟不上产业发展需要③。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国家层面沟通,建立有效共同机制

2013年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农业合作分委会正式成立,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在农业合作分委会成立的五年时间里,中俄两国在国家层面上讨论农产品市场准入、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互相投资、加强农业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两国应该借助该沟通机制,加强林业方面的沟通,建立国家部委层面和省级层面的协调机制,为林业合作提供政府层面的机制保障。

(二)完善林业产业合作园区建设

林业产业合作园区是中俄林业合作的主要途径,目前在俄罗斯境内成立农业产业合作园区近40个,包括种植园区、木业园区、木材加工区以及商贸园区。这些园区为中俄林业企业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不仅可以规避林产品贸易中的风险,解决贸易壁垒问题,而且为中国林业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提供了有效载体,能够从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林业产业合作园区是带动林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与平台。

(三)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林业合作速度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获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俄两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木材储备库、加工区建设,借助互联网建设木材交易平台,为中俄两国林业企业提供相关信息保障。

注释:

①黑龙江日报[N].2016-07-14(02).

②https://cbc-spb.com/rkpb.2019-09-06.

③黑龙江日报[N].2017-07-18(01).

猜你喜欢
原木中俄木材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原木、锯材
原木、锯材
大玩原木设计,写意自在又轻松!
原木、锯材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
严格木材认证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