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021-10-15 13:13张丽敏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4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有效策略

张丽敏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是常识性的。那么,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學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有效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由此可见,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的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数学问题。

一、 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

现在很多小学生都存在读题读不懂的问题。那么,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较好的审题能力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养成好的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读题目,建立表象、明确问题、找出关键,并作记号。

例如这道题:"上衣每件用料1.4米,一匹布可以做120件上衣,裤子每条用料1.2米。用这批布可以做多少条裤子?"可将"1.4米""120件""1.2米"等条件摘录出来,便于分析。教师还可以时常出些“陷阱题” “刺激”学生,如常见的"扩大了几倍"与"增加几倍",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审好题目的重要性。

二、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

目前小学生解决实际题的能力还是相当薄弱的,找不准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分析提取不出一些重要信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如能正确提取信息,分析出问题的解题思路,为正确选择问题解决思路就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数学分析可以从条件入手,分析已知条件,思考哪些个已知条件组合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个已知条件再与哪个已知条件组合,又能解决什么问题,直到最终解决题里要求我们解决的问题。如“原计划每天烧2吨,36天烧完。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吨?”我们根据这两个条件条件分析,就是求36个2是多少?

数学分析还可以从问题入手,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看看这两个条件是否已知。如果已知,则可顺利解答;如果未知,就把这个条件转变成子问题,找出解决这个子问题所需的条件,直到所需的条件全部已知为止。这种分析方法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方法,它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一瓶药50片,每天3次,每次3片,这瓶药够吃7天吗? 我们就可从问题入手,算一算7天可以吃多少,从而来解决问题。

三、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 “归一应用题”时,我把教材中的题目“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改为 “小明买4本笔记本用去了16元,照这样计算,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由于要知道“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知道笔记本的单价”又如,第六册例3“挖一条水渠,计划每天挖30米,8天挖完。实际每天挖40米,实际几天挖完?”,我在教学时也将例题作了一点修改“小明家夏天吃冷饮,一家人计划每天吃3块,30天吃完,实际每天吃了5块,实际几天吃完?”由于要求“实际几天吃完,必须知道冷饮有多少块”这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解答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活跃了。

四、反思评价优化解决策略

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回顾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极大的提高,更能在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使学生得到极大提高,所以在反思和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问自己或他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是怎样使用已知信息的?);指导学生评价方法的合理性(这样对吗?有不合理的地方吗?);指导学生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性(还有其他方法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例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后,学生掌握了“剪、拼、割、补”等方法,体验了“转化”的思想,在后续的“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上节课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回顾反思中迁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评价过程中,对照目标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馈。

五、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

课堂教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是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关键所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环境,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的问题情境。还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从而形成知识链,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给学生创设了一道开放题:“计算装修自己家的房子要用多少钱?看谁家的装修既漂亮又省钱?”大家想想要用到多少知识:长度的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商品价格的调查、装修材料的选择,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化和个性化,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巩固。

总之,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意义,并且积极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师要巧妙的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同时还要丰富数学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多样的数学世界里感受到乐趣,最后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有更加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勋.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1):107-108.

[2] 孙劲松.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指导与策略[J].考试周刊,2015(A2):85.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有效策略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应用策略的提出
小学高年级数学演绎推理能力的元认知思路构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例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