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办高职院校基建项目管理效率的探索与研究

2021-10-16 09:56黎名滇
工程质量 2021年9期
关键词:公办事项项目管理

黎名滇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0)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推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效率和质量,各级人民政府印发了一系列政府机构改革及行政审批事项改革要求。新时代新要求的形势对国家公办高职院校基建项目带来了新的挑战。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基建项目的管理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以提高公办高职院校基建项目管理效率,使管理工作更规范、更合理。

1 我国公办高职院校基建项目审批现状

公办高职院校基建项目多数为政府投资类项目,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比社会投资项目更复杂,办理项目审批涉及部门更多、审批流程更为繁琐。另外,基建项目属于廉政风险较高的领域,各级部门对基建项目的招投标要求更严格。

1.1 涉及审批部门多

一般情况下,公办高职院校为国家教育部或省教育厅或市教育局直属的事业单位,公办高职院校实施基建项目计划时,首先应取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同时,政府投资类项目还需财政部门明确项目资金的来源方式。教育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同意项目实施后,高职院校基建部门方可向发改主管部门申请项目立项审批,待项目立项审批同意后向规划及建设等部门申请审批,其中还有可能涉及交通、水务、人防、文物、城管、城市轨道等主管部门的意见征集。项目完成后,建设单位还应向规划及建设等部门申请竣工验收,同时还需向教育或财政主管部门申请竣工结算。从项目立项到项目竣工验收结算完成,涉及审批部门非常多。

1.2 审批事项及审批流程复杂冗长

以广州市白云区某高职院校基建项目审批为例,在该校已办理好征地手续的前提下,办理高职院校基建项目审批时,须历经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立项审批、项目设计、初步设计概算审批、设计方案技术审查、测绘放线、规划许可审批、项目施工招投标、规费缴交、施工许可审批、质量安全监督、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监督、规划消防人防等专项验收、单位工程竣工结算等审批事项,上述审批事项都有办理时限,虽然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某些事项需等前面事项审批完成后方能开展。因此,高职院校基建项目的审批事项及审批流程非常复杂及冗长。图 1 为广州市白云区某高职院校基建项目审批流程图。

图1 广州市白云区某高职院校基建项目审批流程图

1.3 项目招投标要求严格及耗时长

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反腐倡廉,制定了一系列廉政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廉洁自律。综合来看,涉腐人员大多涉及在工程领域中违规或违法操作,工程领域成为廉政风险高危地带。因此,为防范廉政风险,审计监察部门对高职院校基建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需委托招投标的内容越来越多,公开招标限定金额也越来越低,基建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所耗时间也越来越久。

2 目前公办高职院校基建项目管理存在的困境

2.1 高职院校基建管理专业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基建项目不同于一般建设工程,一般建设工程有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及充足的管理人员,高职院校基建工程主要是为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提供硬件基础支撑及后勤保障,在整个高等教育提高体系中,扩大高职院校基本建设规模只是其中一项起辅助作用的内容。综合比较高职院校管理中的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训、科研投入等来看,高职院校基建工作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但高职院校基建项目往往又是投资成本大、专业性较强的项目。高职院校基建管理人员往往是从其他职能部门或与建筑专业有关的专任老师中抽调或兼任,这些人员对建设工程的认识及经验不够丰富,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审批程序不够熟悉,从而造成很多基建项目的管理比较混乱。

2.2 高职院校基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基本建设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建设工程项目,其基建工程既受高职院校管理的制约也须严格按照建设工程中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规定执行,因此,对高职院校基本建设的管理需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和调研,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基建管理制度普遍不够完善,仍存在不少改进之处,特别是在当前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改革及各政府职能部门不断转变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基建管理制度也应该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的改革完善。

3 提高公办高职院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3.1 创新基建项目管理模式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很多,传统的有设计-招标-建造即 DBB 模式、阶段发包即 CM 模式、较新颖的工程总承包即 EPC 模式等 7 种[1],各种管理模式都有其优缺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基建项目管理中采取最多的是 DBB 模式,该模式对于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来说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当发生设计变更及签证或工程量减少时,竣工结算时可进行灵活控制建设成本,但该项目管理模式时间跨度长,与高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已不太适应。

笔者认为,在国家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水平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基建管理者可大胆尝试采取 EPC 模式进行项目管理,但采取 EPC 模式进行管理的前提须严格做好项目的方案及初步设计,待完成初步设计概算工作后方可进行 EPC 单位招标,同时,对合同条款必须严格把关,避免在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图预算阶段产生较多争议[2]。这种情况下,在编制施工图预算时有一个清晰的概算额限制,可避免 EPC 中标单位故意提高建设成本。此外,做好方案及初步设计后采取 EPC 项目管理模式,既可以推进项目进度,又可节约建设单位与 EPC 中标单位“谈判”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同时还可以保障各方主体的利益。

3.2 新项目审批方式

由于高职院校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大多为财政资金,高职院校需不断地与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发改部门等沟通协调后才能可取得项目立项。据不完全统计,传统的高职院校基建工程审批方式中,项目建设从立项审批到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后开工建设时间大约需 3 年,有些基建工程经历的时间可能更长。

对此,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对项目审批方式进行创新。①创新资金来源,采取置换资金方式配套项目资金,即财政部门所划拨款项用于高职院校日常运转,而用高职院校自有学费等收入用于基本建设,这样用于高职院校基建项目的资金为学校自有资金,可纳为社会投资类项目非政府投资类项目,项目立项及后续各项审批时限大大缩减;②分阶段审批,按建设主管部门要求将基建工程划分为±0.000 以下阶段、±0.000 以上阶段进行审批;当±0.000 以下部分条件成熟后高职院校可先实施,±0.000 以下部分可以加快建设进度;③采取承诺制,在项目审批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流程限制有些事项无法在短期内完成而又急需获得另一审批事项的许可,建设单位可按要求承诺在限期内完成某一审批事项的方式加快项目审批[3]。

3.3 配备充足的专业技术力量

专业事务应由专业人士进行管理,高职院校基建项目也属于建设工程项目,需由具有一定建设工程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笔者认为,至少须配备足够的技术总工、建筑结构及水电专业设计工程师、土建及安装工程师、土建及安装造价师、专职基建档案管理员等专业技术力量以加强高职院校基建工程管理。

4 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高职院校基建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基建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也必将不断发展。相信通过不断地总结与完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高职院校基建工程管理的效率会得到很大提升。Q

猜你喜欢
公办事项项目管理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