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开展音乐唱游教学

2021-10-16 12:32蒋坤育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9期
关键词:玩中学小学音乐

蒋坤育

[摘 要]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学生机械地跟着教师学唱,达不到教学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玩中学”的教学模式,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唱游中学习音乐,深刻感悟音乐艺术。

[关键词] 小学音乐;唱游教学;体验感

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音乐教学很容易产生与音乐审美相悖的问题,过多地强调识谱、音符等理论学习,学生的学习体验差,甚至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唱游教学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律动,进而提升主动性和参与度,改善学习体验。因此,音乐教学中应积极探索“玩中学”的唱游教学模式。

一、追本溯源,探析唱游教学的基本功能

音乐本身是一种美的艺术,感知这种艺术以及发现其中的美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唱游教学中,从音乐本身入手,通过欣赏、唱歌或者演奏乐器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让理论学习过程变成欣赏、唱歌和演奏乐器的一种自然演化。通过唱游,即使是乐谱这种非常“无趣”的理论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得到审美感受,进而体会音乐的本质。

(一)结合身体动作,增强节奏感

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的来源就是人类自身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是通过表情、动作表现出来的,因而人的体态活动是音乐学习的起点。可见身体动作对音乐教学非常重要。当学生感受到音乐律动的音高、音色和节奏变化,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动作与音乐律动协调一致,进而有助于节奏感的增强。

在学习“太阳出来了”一课时,首先,笔者给学生观看了一段彝族人民歌唱这首歌的视频,学生可以看到他们载歌载舞的状态;其次,发动学生随着伴奏自然地律动起来,教师并不过多地打断大家的“表演”;再次,让学生开始一边动作一边歌唱;最后,笔者再给学生讲解了其中的一些关键音乐理论知识。通过这种先动后学,学生的节奏感和理论知识得到了同步发展。

音乐教学不同于传统学科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是其教学的唯一重点。音乐本身具有的艺术属性与情感密切相连。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结合小学生好动的天性,留出好动的时间和空间,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好动”中“乐动”,实现在感受音乐美中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目的。

(二)指导乐曲欣赏,发展审美性

乐曲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自然本性表达。培养学生乐曲欣赏的能力,提升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对学生未来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乐曲欣赏教学是唱游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教学“小山羊”一课时,笔者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歌词进行画面的想象。比如,“小山羊呀满山跑,吃饱了青草咩咩叫”,笔者问学生们:“小山羊在山上会干什么?”学生们回答:“会跑,会吃草,会咩咩叫。”笔者又问:“那你们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回答:“高兴,想追着小山羊满山跑!”随后,再让学生欣赏和演唱整首歌,学生发现整首歌都是一种欢快、优美的旋律,音乐律动与歌词相互呼应。最后,笔者再给学生介绍这种旋律是侗族大歌的重要特点:高雅平和、优美抒情,细腻微妙。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欣赏了歌曲,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民族音乐文化,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音乐教學中的乐曲欣赏不能忽视歌词本身,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教师可以先从比较直观的歌词入手,适当增加画面感和互动,再逐步推演到律动,以此实现在唱游中欣赏音乐作品,最终达到审美情趣提升的目的。

二、匠心独运,探析唱游教学的实施策略

唱游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必要的形式,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结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唱游教学一般选取具有动感的音乐,这样有利于教师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富有趣味性的手段,进而在课堂上实现学生在动动、玩玩、唱唱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探究音乐。

(一)结合思维活动,放飞想象

任何学习的过程必定伴随着学生思维的参与活动,音乐本是一种具有律动的声音,声音是具体的事物,但声音带给学生的感受却是抽象的。音乐旋律的起伏,在动与静、高与低、快与慢的变化中无不隐含着美。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音乐中遨游,大胆想象,陶冶他们的情操。

教学“忆江南”一课时,必须注重学生想象力的激发,让学生从景、乐、诗、歌多个维度感觉江南春光的秀美,进而从内心产生一种意境美。对此,笔者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抛开音乐本身,利用多媒体呈现江南的春光,如盛开的桃花,流淌的小溪,湖畔的日出;借助这些图片,让学生朗读这首词,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们讨论,在这种情景和感受下,给词的配乐应该是什么样的。通过这样的引导,后期再播放伴奏,学生结合刚才的思绪体味伴奏,很容易就实现了情感的融入。

虽然新课标对小学音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意味实际教学必须采用特别复杂的手段。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需要注意:音乐学习过程的核心是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音乐抽象的感受和想象是教师在逐步引导下渐渐形成和增强的。

(二)鼓励个性创编,拓展创新

奥尔夫认为:“让孩子自己去做,使孩子感到自己在和音乐合作。”个性创编是一种让小学生注重将自己与音乐合作的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编歌舞,根据音乐设计舞蹈动作,表演自己的作品。

学习“秧歌舞”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视频自编自创舞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的学生结合广场舞进行舞曲排练,有的与现代舞融合,有的把武术融入秧歌舞中。学生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学会了秧歌舞的扭步方式,同时体会到了秧歌的奔放情绪和豪爽的基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体验快感的同时,也会逐步建立对音乐学习的自信,提升音乐创新兴趣和能力。

三、躬身实践,探析唱游教学的课堂模式

唱游方式的音乐教学,有效避免了单纯枯燥的课堂讲授,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真实美感。笔者在探索唱游式教学模式过程中,结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提出利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情境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学习和自我纠正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技术动作。

(一)创设情境,点燃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法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目的是为学生打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释放好动天性。情境创设并不意味着课堂必须有新的教具,既可以利用现实生活常见的物品,也可以借助其他手段,不管哪种方式,都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凯皮拉的小火车”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注意动车的声音变化,能初步辨别并模仿出声音所代表的不同进程。再聆听课程内容,学生发现,原来音乐的节奏不仅可以体现动车速度,还可以让人感知动车的力度等,再加上汽笛由低到高或者由高到低的声音,学生好像看到了动车由远到近、由近及远的行驶过程。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根据擅长的角色,演示小火车行驶的声音、鸣笛的声音以及呼啸而过的声音,通过情境演示,学生发现通过电子音乐,拍桌子、跺脚、口哨等,都可以演示出小火车的行驶过程,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的唱游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和环境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能快速进入游唱的学习状态,不仅快速掌握了课程内容,在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自主学练,体验技术动作

音乐学习和其他课程类似,都需要培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而唱游式音乐自主学习,重点和难点集中在動作的技术性方面。

学习“中国功夫”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成龙的电影片段,要求学生根据影片模仿其中某个动作,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不断询问同学的意见,逐步改进动作,同时根据影片为其他同学提供参考,在自我展示、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再展示的过程中,建立了充足自信,也培养了自主学练的习惯。在自主学练的过程中,学生学到了准确的技术动作。

自主学练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度体会音乐艺术的过程。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学生才能深刻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综上所述,唱游的音乐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上述教学方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循环发展。“玩中学”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趣味性,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直观感受到音乐的意义和美妙,实现了音乐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丛小丹.“唱游”让小学音乐教学充满张力[J].新教育,2019(14).

[2]王雅君.试论小学音乐唱游课教学活动有效开展途径[J].北方音乐,2018(22).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玩中学小学音乐
在玩中学,学中练,打造小学体育活力课堂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小学体育之玩与学
如何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