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土地股份合作 推进粮食规模经营
—— 崇州市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粮食规模经营的实践

2021-10-21 11:05罗加勇杨成伦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1年8期
关键词:入社经营权经理人

文/罗加勇 杨成伦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全域面积1090平方公里,辖9个镇、6个街道,常住人口7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2万人,耕地面积52.14万亩。近年来,崇州市针对粮食生产中存在的土地细碎化(户均耕地3.5亩左右,平均分散5~7块,最大田块面积不超过2亩)、农户兼业化(农业人口46.2万人,2020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8.68万人,比2013年减少3.52万人,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比18.8%)、劳动力弱质化(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50岁以上劳动力占78%以上)、粮油副业化(以粮油为主的纯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粮食生产失去了支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功能)等问题,充分运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成果,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形成“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的“农业共营制”,推进粮食规模经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走出一条小农户融入大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主要做法

1.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粮食规模经营。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运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成果,率先在全国探索成立农村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社。一是以自愿为前提,确保农民愿意干。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引导农户以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价折资、折股,注册成立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社。按照《章程》选举理事会、监事会,产生理事长、监事长,建立健全合作社各项规章制度。二是以成员为主体,确保农民说了算。借鉴现代企业治理制度,公开竞聘农业职业经理人,形成“理事会+职业经理人+监事会”运行机制。理事会代表入社成员决策“种什么”,监事会负责监督合作社财务收支执行情况,农业职业经理人负责“怎样种”“如何种”。三是以利益联结为保障,确保大家有钱赚。本着经营收益多方共享、分配方式灵活多样的原则,由合作社、入社成员、职业经理人共同协商,采取经营纯收入按比例分成、保底二次分红、超产分成等方式,保障入社成员收益。

2.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紧扣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解决土地股份合作社“谁来种地”问题。一是建立选育机制。主动适应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需求,开展以农业职业经理人为重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选择有志于农业经营管理的大中专毕业生、种养能手、返乡农民工、外出经商人员等作为培育对象,通过建立专家学者、农技推广人员互为补充的教学师资队伍,培训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人才,构建形成“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化生产经营管理团队。二是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初、中、高“三级贯通”的评定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农业职业经理人颁发相应等级证书,实行准入及退出动态管理。三是构建激励机制。制定出台职业经理人享受粮食规模种植补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信用贷款贴息扶持等办法,健全职业经理人产业、科技、金融等“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体系,成为全国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市)。

3.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紧扣土地股份合作社生产经营全产业链,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搭建服务全川的农业科技共享平台。联合中国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五院三校”,建成四川农业大学“两化”科技总部、长江中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等6个科研平台,为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了农业科技服务。二是搭建服务全川的农村社会化服务平台。引进世界500强中化集团,集聚先正达、安道麦、中种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成四川农村社会化服务总部崇州中心,为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了选种、配肥、植保、检测、粮食收储等优质粮油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三是搭建“农贷通”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搭建“农贷通”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农贷通+农村产权交易+农村电商”农村金融生态圈,畅通金融下乡“高速路”,建立农村金融“数据库”,为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了信贷融资服务。全市累计为土地股份合作社发放贷款685宗、金额2.53亿元。四是搭建服务全川的天府好米运营平台。联合京东农场、苏宁易购等组建“天府好米联盟”,培育“崇耕”区域公用品牌和“小亭米”“稻虾藕遇”等特色粮油品牌,隆兴大米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推进崇州大米上“京东”、卖“苏宁”、进“红旗”,为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了粮油产品销售服务。

4.强化政策扶持措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紧扣土地股份合作社示范创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规范土地股份合作社健康发展。一是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的实施意见》《崇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方案(试行)》等政策。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的力度。对土地股份合作社连片规模种植小麦、水稻50亩以上的,财政分别按小麦、水稻每亩200元标准,给予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补贴。对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财政按当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30%~80%给予贴息补贴。对土地股份合作社修建日粮食烘干能力200吨及以上设施、2000吨粮食周转仓储的,财政给予补贴200万元。三是发挥示范创建引领作用。按照“五个一标准”,即一个良好的产业依托、一个灵活的运行机制、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一个团结能干的团队、一个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示范创建。全市示范土地股份合作社达4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土地股份合作社3家、省级示范土地股份合作社16家。

二、初步成效

1.粮食生产地位得以巩固。全市土地规模经营率76%,粮食规模经营率92%,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90%,成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2020年,全市水稻、小麦单产分别为544公斤/亩、307公斤/亩,分别比2010年增加14公斤、47公斤,连续5年被省政府表彰为“粮食生产先进县”。

2.三大主体得到迅猛发展。经营主体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265家,入社面积31.6万亩,入社农户9.2万户,均占全市耕地面积、总农户的61%。服务主体建成粮食烘储加工中心21个,培育植保、农机等粮油专业化服务组织78个。专业团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4151人,其中农业职业经理人2461人。解决了一家一户传统分散经营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合算的问题,提高了农业组织化水平。

3.新业态新经济蓬勃发展。以“大农业”为本底、“合作社”为载体、“小农户”为细胞,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2020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3年的15.6 : 48.7 : 35.7调整为12.4 : 47.0 : 40.6,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2.8万人,带动18.5万个农民从中受益。

4.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增长。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47元,实现自2013年以来年均增长14.6%。2020年,全市农民工资、经营、财产、转移四项收入结构比由2013年的54.92 : 35.97 : 2.57 : 6.54调整为49.31 : 30.02 : 9.07 : 11.6,土地承包经营权以财产形式入股收入大幅提高。

三、实践体会

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的前提下,盘活了分散且固化的土地经营权,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生产方式的结合奠定了组织基础,探索了基本经营制度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有机衔接的现实路径。通过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职业经理人创业增收、专业化服务增收、入社成员持续分享经营效益的增收机制,推动土地股份化、田型标准化、生产机械化、农民职业化、管理智能化、服务专业化,实现了经营主体“共建共营”、经营收益“共营共享”、经营目标“共营多赢”。

猜你喜欢
入社经营权经理人
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需要备案而非登记
《民法典》时代农村土地经营权法律问题探究
浅论九三学社组织开展入社谈话的方法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三权分置下的农村土地经营权研究
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出台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寿光10万农户“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