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对术后并发症及卵巢功能的影响

2021-10-23 08:06潘慧敏江西省寻乌县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22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9期
关键词:开腹宫腔镜肌瘤

潘慧敏(江西省寻乌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2200)

子宫肌瘤是发生在女性生殖器官中的一种良性肿瘤,临床治疗中非常常见,目前我国育龄期妇女中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女性患有子宫肌瘤,其中黏膜下子宫肌瘤占到了30%左右[1]。患病后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白带异常、经期时间发生紊乱,虽然黏膜下子宫肌瘤的面积并不大,但是却很容易造成患者的子宫频繁出血,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2]。以往治疗该病通常使用传统开腹手术,但是这样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创伤,而且在治疗时容易引发并发症,但是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使得临床治疗这种病症有了新的进展,现在临床治疗常用宫腔镜手术治疗,这种治疗手段能够帮助患者身体的创伤减少,而且出血量小,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偏低,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3]。本次实验为了研究宫腔镜手术对于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应用效果,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接受救治的80例患者展开调查分析,现将具体的实验内容作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接受救治的8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各4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为56岁,平均年龄(41.63±3.74)岁,病程最短为5个月,最长为3.5年,平均病程(1.68±0.84)年。参照组患者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年龄为57岁,平均年龄(42.05±3.26)岁,病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3.6年,平均病程(1.71±0.7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根据临床检查确诊为黏膜下子宫肌瘤;首次接受有关治疗;同意参与本次实验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子宫肌瘤症状逐渐恶化;相关资料不全者;有关检查没有完善者;不愿意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手术的具体步骤包括:将患者调整为仰卧位,然后在硬膜外进行麻醉处理,将耻骨上两厘米的位置行手术切口,将子宫以横向方式暴露,对暴露部位进行直视观察,留意子宫肌瘤的情况,然后对肌瘤进行切除,使用1-0的线对切口进行缝合处理,手术后使用抗生素治疗,密切留意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避免并发症发生。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手术的具体步骤包括:手术前实施卡前列甲酯栓对宫颈部位进行软化处理,选择膀胱截石位,进行静脉麻醉处理,然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以及宫颈扩张后,选择B超引导下进行,使宫颈管内电切镜缓慢放入[4]。按照肌瘤直径的大小状态,使用最合适的切除手段:当肌瘤直径小于三厘米时,B超引导下进行等离子电切;若肌瘤直径大于三厘米时,需要对肌瘤进行分次等离子电切;使用电凝方式对患者实施止血处理,手术结束后将宫腔镜取出,用碘伏再次消毒宫颈,并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密切留意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防止并发症发生[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子宫穿孔、低钠血症);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卵巢储备功能指标(FSH、LH、E2)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2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0%(子宫穿孔1例,低钠血症1例),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5.00%(子宫穿孔3例,低钠血症3例),差异明显(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由表1得出,研究组患者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指标 由表2得出,研究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

表2 两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指标(±s)

表2 两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指标(±s)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在子宫肌层的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发生增殖从而形成的良性肿瘤,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目前无法确定,引起病症的原因很多并且相互关联[6]。有研究结果发现,子宫肌瘤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患者体内的雌激素对病情恶化有着极大的影响力[7]。按照肌瘤和子宫肌壁之间的联系可以把肌瘤分成三种类型,主要是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但是因为子宫肌瘤患病后很多患者都没有非常明显的症状出现,所以,这种病症的发病率很难得到正确的统计结果,临床研究中的数据远低于真实数据[8]。

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是使用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又分为了传统开腹手术和宫腔镜手术。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创伤,并且治疗时间长,手术中的出血量难以控制,患者手术后需要住院的时间很长,并且术后极易发生感染和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康复带来了不便[9]。而宫腔镜手术对患者身体伤害小,因为宫腔镜手术不需要进行开腹处理,可以减少手术带来的创伤,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所需时间,对患者的身体恢复起到了助力作用。宫腔镜手术不但不会对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还能够对有妊娠需求的患者得到满足[10-11]。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低于参照组,这表明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更高,可以加快患者的身体恢复;在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SH、LH、E2水平都要低于参照组患者,表示使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比之使用传统开腹手术来说,对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的伤害更低;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表示使用宫腔镜手术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帮助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来说,对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方式更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优化手术指标,不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极小,手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开腹宫腔镜肌瘤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