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麻醉的效果分析

2021-10-23 08:06毛洁王东青海仁济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丙泊酚苏醒胃肠

毛洁,王东(青海仁济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在近年来的胃镜诊疗中更多患者选择无痛胃肠镜[1]。无痛胃肠镜通过麻醉患者,使患者在胃肠镜诊疗过程中基本无感,不仅使体感舒适度提升,也显著减少了呛咳、恶心、呕吐等的发生。无痛胃肠镜在麻醉药物的选择中多选用丙泊酚,该药物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的特点,符合胃肠镜短时间麻醉需要[2]。但是丙泊酚的镇痛效果较差,单纯以丙泊酚难以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增大丙泊酚的剂量又会导致呼吸循环功能受影响,继而增大不良反应风险,因而在临床往往以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肠镜麻醉中[3]。芬太尼虽然有理想的镇痛效果,但是无痛胃肠镜麻醉的检查所需时间往往较短,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超过15min,一般患者5-10min可完成诊疗,应用芬太尼存在着苏醒较慢、麻醉不良反应风险高的问题[4-5]。本次研究为探究更理想的麻醉方式,尝试采用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案。阿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其镇痛效果、作用时间均不如芬太尼,但是作为5-10min的短时间麻醉使用,其应用场景更为合理。现已本院无痛胃肠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接受无痛胃肠镜诊疗患者169例,按照患者的麻醉方案分组。其中对照组(n=80)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n=89)采用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25-68岁,平均(44.68±15.24)岁。观察组:男性48例,女性41例;年龄24-69岁,平均(44.52±15.6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无麻醉禁忌;②均知情研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①近1年未接受麻醉;②滥用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消炎药史;③严重精神疾病和长期应用抗精神药物、镇静催眠药物史。

1.2 方法 患者在无痛胃肠镜前禁食8h,禁水6h。麻醉前开放静脉通道,持续监测血液、HR、心电图等指标。同时予以患者2%利多卡因局部喷洒至咽喉部,行局部麻醉。

1.2.1 对照组 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案,首先缓慢推注芬太尼1μg/kg,5min后再缓慢推注丙泊酚2mg/kg,待患者无睫毛反射、呼唤无意识后开展胃痛胃肠镜相关操作。若患者在术中出现体动等时,适当调整丙泊酚以维持麻醉深度。如患者术中出现心动过缓,则适量予以患者阿托品0.3-0.5mg;若患者在术中出现低血压,则予以患者麻黄碱5mg;如出现呼吸抑制,则面罩加压吸氧。胃肠镜结束后停止给药,待患者苏醒后送麻醉复苏室留观,待完全无碍后离开。

1.2.2 观察组 采用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案,麻醉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阿芬太尼剂量为20μg/kg。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②统计两组患者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③统计患者术后恶心、头晕、乏力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完成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或连续性校正,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生理指标变化对比 两组患者麻醉前MAP、HR、SpO2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5min MAP、HR、SpO2指标水平基本相当(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MAP、HR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生理指标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生理指标变化对比(±s)

2.2 两组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对比 观察组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对比(min,±s)

表2 两组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对比(min,±s)

2.3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恶心、头晕、乏力等总发生率为4.49%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

3 讨论

阿芬太尼作为芬太尼的衍生物,其作用机制与芬太尼一致,均为人工合成的甲基哌啶类麻醉镇痛药物,属于μ阿片受体激动剂[6]。其中阿芬太尼的镇痛效果约为芬太尼的1/4,维持效果时间为芬太尼的1/3,在小手术中应用更多[7]。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好,同时作用时间长;但无痛胃肠镜的诊疗时间较短,使用芬太尼可能造成苏醒延迟的问题[8]。而阿芬太尼作为芬太尼弱化版的镇痛药物,能够满足无痛胃肠镜的需要[9]。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麻醉5min MAP、HR、SpO2指标水平基本相当(P>0.05),提示两组患者的麻醉深度基本相当,其原因在于无痛胃肠镜无需切口等诱发疼痛的操作,采用镇痛效果更弱的阿芬太尼也能够满足麻醉镇痛需要。由于阿芬太尼的代谢时间更快,在手术完成时能促进患者尽快苏醒,因而在两组患者胃肠镜手术完成时的对比中观察组MAP、HR高于对照组(P<0.05)。阿芬太尼的有效维持时间短,因而在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的对比中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使用阿芬太尼进行无痛胃肠镜的优势还在于显著减少麻醉药物蓄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中,观察组术后恶心、头晕、乏力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可有效提升麻醉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9]。

综上所述,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肠镜麻醉中,能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并且可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丙泊酚苏醒胃肠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植物人也能苏醒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绿野仙踪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会搬家的苏醒树
空腹